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1 道试题
1 . 李鸿章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张之洞先后向清廷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但后来为“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这反映出(     
A.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急于求成B.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
C.洋务派应对社会变局的矛盾心态D.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
2 . 如表内容是康熙帝亲政后推行的部分措施。下述举措表明(     
时间措施
1673年颁谕举荐山林隐逸之士
1678年诏开博学鸿词科,吸收学行兼优、文词卓越的素有名望的汉族文人
1679年开明史馆,收罗汉族文人编纂明史
1699年开始大规模的经籍传注的纂辑
A.康熙帝的文化修养深厚B.康熙帝通过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加强统治
C.民族团结推动文化融合D.传统文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人于邵《送刘协律序》云:“(广东)南海,有国之重镇,北方之东西,中土之士庶,舟宗连毂击,会合于其间者,日千百焉”。时人亦有诗云:“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尝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唐代广东南海地区(     
A.南北交往频繁B.商业繁荣发展C.中外联系紧密D.政治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神宗说“先措置得兵乃及农”,因为“治农事须财,兵不省财,财无由足”,王安石则回答道:“农亦不可以为在兵事之后。前代兴王知不废农事乃能并天下。兴农事自不费国财,但因民所利而利之,则亦因民财力而用也。”王安石主要是为了(     
A.关注民生减小变革阻力B.积极发展生产开辟财源
C.以儒家义利观改革财政D.巩固小农经济主体地位
5 . 元朝自1271年建国起到延祐二年(1315年),即从内部关上了那扇科考大门。但一部分读书人“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据此可知,元朝停废科举(     
A.加速了自身政权的灭亡B.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C.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使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2年,在华英国人提出在上海外滩筑堤并建造外滩公园。时人便将外滩公园释以“公家花园”四字,并提议向社会募捐筹修建之资,而非向西方借贷,以免花园落成后“将禁华人入内游玩,以示结清严密之关防”。然而公园落成后,华人仍不免受到排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进一步向西方列强开放,全国各地外国商人开始提请建造“公众花园”。清朝末年,清廷派出考察团对西方各国社会进行实地体验考察后,发现城市中均大量建有公园等公共设施,于是将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设视为西方列国强盛的原因之一。受此启发,各省督抚纷纷开始重视创办公园,并寄希望于公园的建设能够“开各人智识”。社会舆论也将公园视为强盛国家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1917年,有文章指出,中央公园开放之后,一年四季,不仅“春秋佳日,士女如云”,即便“日暮天寒”,园中仍旧游人“往来如织”。公园如此受到市民的喜爱,可见此处“必有于心理上受无穷之感化,于身理上受无形之利益,而不自知者。”

——摘编自胡蝶《从清末民初公园论看近代中国“公共”意识的建立(18701920)》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公园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园发展的意义。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编写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加以评析。
2024-05-3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邓颖超在《五四运动的回忆》中提到,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等口号。在当时男同学中的积极分子,受其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被大大的打破了,对女同学都很尊重的。该现象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启蒙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转变
C.爱国主义得到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2年,康有为在《辩革命书》中指出,满族或蒙古族“皆吾同种”;梁启超提倡要摒弃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并首创“中华民族”一词。这(     
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开展B.意在抨击同盟会的反清革命主张
C.表明当前已不再聚焦于满汉矛盾D.体现了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追求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中叶韩愈率先提出“道统”说,其中所讲的上古时期的圣人包括伏羲、尧、舜、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到南宋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无不倡扬“道统”说。唐宋儒学家提倡“道统”说旨在(       
A.扭转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局面B.巩固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C.倡导士人传承上古圣王优秀传统D.抵制佛教和道教对儒家思想的渗透
2024-05-31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