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1.3.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黎曼猜想是解析数论里的一个重要猜想,它被很多数学家视为是最重要的数学猜想之一.它与函数s为常数)密切相关,请解决下列问题.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
①证明有唯一极值点;   
②记的唯一极值点为,讨论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2 . 帕德近似是法国数学家亨利·帕德发明的用有理多项式近似特定函数的方法.给定两个正整数,函数处的阶帕德近似定义为:,且满足:.已知处的阶帕德近似为.注:
(1)求实数的值;
(2)求证:
(3)求不等式的解集,其中
2023-04-26更新 | 2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专注于使用数据和算法来模仿人类学习的方式.在研究时需要估算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样本间的“距离”,闵氏距离是常见的一种距离形式.两点的闵氏距离为,其中为非零常数.如果点在曲线上,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4 . 罗尔定理是高等代数中微积分的三大定理之一,它与导数和函数的零点有关,是由法国数学家米歇尔·罗尔于1691年提出的.它的表达如下:如果函数满足在闭区间连续,在开区间内可导,且,那么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
(1)运用罗尔定理证明:若函数在区间连续,在区间上可导,则存在,使得
(2)已知函数,若对于区间内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当时,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度记录在世界保持了千年之久,德国数学家鲁道夫(公元1540年-1610年)用一生精力计算出了圆周率的35位小数,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常数的精确度不断被刷新.例如:我们很容易能利用计算器得出函数的零点的近似值,为了实际应用,本题中取的值为-0.57.哈三中毕业生创办的仓储型物流公司建造了占地面积足够大的仓库,内部建造了一条智能运货总干线,其在已经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解析式为,其在处的切线为,现计划再建一条总干线,其中m为待定的常数.
注明:本题中计算的最终结果均用数字表示.
(1)求出的直线方程,并且证明:在直角坐标系中,智能运货总干线上的点不在直线的上方;
(2)在直角坐标系中,设直线,计划将仓库中直线之间的部分设为隔离区,两条运货总干线分别在各自的区域内,即曲线上的点不能越过直线,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6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余弦函数导数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具有的类似的性质(不需要证明);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求的最小值.
2024-03-10更新 | 11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数学试卷
7 . 丹麦数学家琴生是19世纪对数学分析做出卓越贡献的巨人,特别是在函数的凸凹性与不等式方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成果.设函数上的导函数为上的导函数记为,若在恒成立,则称函数上为“凸函数”,已知上为“凸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11-01更新 | 965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强基班学情调查数学试题
8 . 阅读材料一:“装错信封问题”是由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提出来的,大意如下:一个人写了封不同的信及相应的个不同的信封,他把这封信都装错了信封,问都装错信封的这一情况有多少种?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给出了解答:记都装错封信的情况为种,可以用全排列减去有装正确的情况种数,结合容斥原理可得公式:,其中
阅读材料二: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的泰勒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阶可导,则有:,注表示阶导数,该公式也称麦克劳林公式.阅读以上材料后请完成以下问题:
(1)求出的值;
(2)估算的大小(保留小数点后2位),并给出用表示的估计公式;
(3)求证:,其中
2024-04-30更新 | 91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九)(4月)数学试题
9 . 闵氏距离()是衡量数值点之间距离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设点坐标分别为,则闵氏距离.若点分别在的图像上,则的最小值为(       
A.B.C.D.
2023-04-19更新 | 97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联考数学试题
10 . 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代数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牛顿法.具体做法如下:如图,设r的根,首先选取作为r的初始近似值,若在点处的切线与轴相交于点,称r的一次近似值;用替代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称r的二次近似值;一直重复,可得到一列数:.在一定精确度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当近似值相等时,该值即作为函数的一个零点

(1)若,当时,求方程的二次近似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牛顿法中蕴含了“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直线常常取为曲线的切线或割线,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并证明:
(3)若,若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证明:
2024-04-24更新 | 77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强化训练(二)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