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已知的值域为.
(1)求实数的值;
(2)判断函数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3)若,求证.
2024-03-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届高一试题(初赛)-“枫叶新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真题解析(高中版)
2 . 已知罗尔中值定理:若函数满足:①上连续;②上可异;③,则存在,使得
(1)试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若函数满足:①们上连续;②上可导,则存在,使得
(2)设的定义域与值域均为在其定义域上连续且可导.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存在互不相同的,使得
2023-07-3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清华大学暑期学校测试数学试题
3 . 阅读下面题目及其证明过程,在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已知三棱柱平面分别为 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解答:(1)证明: 在中,
因为 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
因为 平面平面
所以 ∥平面
(2)证明:因为 平面平面
所以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因为 平面
所以
上述证明过程中,第(1)问的证明思路是先证“线线平行”,再证“线面平行”; 第(2)问的证明思路是先证 ,再证 ,最后证“线线垂直”.
2023-02-05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1,AB为⊙O的直径,点P是直径AB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弦,垂足为P,过点B的直线与线段AD的延长线交于点F,且∠F=∠ABC

(1)若CDBP=4,求⊙O的半径;
(2)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3)当点P与点O重合时,过点A作⊙O的切线交线段BC的延长线于点E,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判断四边形AEBF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请在图2中补全图象并证明你的结论.
2022-08-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数学试题
5 . 某同学解答一道导数题:“已知函数f(x)=sinx,曲线yf(x)在点(0,0)处的切线为l.求证:直线l在点(0,0)处穿过函数f(x)的图象.”
该同学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因为f(x)=sinx
所以
所以
所以曲线yf(x)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x
若想证直线l在点(0,0)处穿过函数f(x)的图象,
只需证g(x)=f(x)﹣x=sinxxx=0两侧附近的函数值异号.
由于g'(x)=cosx﹣1≤0,
所以g(x)在x=0附近单调递减.
因为g(0)=0,
所以g(x)在x=0两侧附近的函数值异号.
也就是直线l在点(0,0)处穿过函数f(x)的图象.
参考该同学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请你解答下面问题:
已知函数f(x)=x3ax2,曲线yf(x)在点P(1,f(1))处的切线为l.若l在点P处穿过函数f(x)的图象,则a的值为(       
A.3B.C.0D.﹣3
2021-12-23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二次函数为实数,对任意的都有恒成立.已知的函数图象与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个公共点在第二象限.
(1)求证:
(2)若的最小值为-10,求函数的解析式.
2024-04-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届高一试题(B卷)-“枫叶新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真题解析(高中版)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点中点,分别延长到点到点,使.以点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在上方作两个半圆.点为小半圆上任一点(不与点重合),连接并延长交大半圆于点,连接.

(1)①求证:
②写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当最大时,直接指出与小半圆的位置关系,并求此时(答案保留).
2023-12-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8 .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的导函数.
B.数学归纳法证明)成立时,从左边需增加的乘积因式是.
C.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78.
D.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
2023-09-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已知为锐角的高,中点,于点,延长,使得.

(1)证明:
(2)证明:
(3)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2023-05-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已知都是正实数,且.
(1)证明:必在之间;
(2)请问:这两个数,哪一个更接近于,说明你的理由;
(3)请你再写出一个式子,使得它的值比的值更接近于.
2023-05-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