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已知直角梯形中,;设(其中),为线段的中点.

(1)当时,若三点共线,求的值;
(2)若的面积为,求的最小值.
2024-03-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二届高一试题(A卷)-“枫叶新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真题解析(高中版)
2 . 已知函数,其中为实数且.
(1)当时,根据定义证明单调递增;
(2)求集合.
2024-03-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三届高一试题(A卷)-“枫叶新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真题解析(高中版)
3 . 分别根据下列两个实际背景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的图象;
(3)求函数的值域.
背景1:在国内投递外埠平信,每封信不超过付邮资80分,超过不超过付邮资160分,超过不超过付邮资240,依此类推,每的信应付邮资(单位:分).
背景2: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边上有一个动点,从点出发沿折线.移动一周后,回到点.设点移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
   
2024-01-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4 . 有一电脑程序:每按一次按键,屏幕的区就会自动加上,同时区就会自动减去,且均显示化简后的结果.已知两区初始显示的分别是,如图,第一次按键后,两区分别显示:

(1)从初始状态按2次后,分别求两区显示的结果;
(2)从初始状态按4次后,计算两区代数式的和,请判断这个和能为负数吗?说明理由.
2023-12-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5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点A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A于点,点的坐标为,连接.设点A的纵坐标为的面积为

(1)当时,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关于的函数解析式为,其图象如图2所示,结合图1、2的信息,求出的值;
(3)在上是否存在点A,使得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A的坐标和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3-12-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作图题 | 适中(0.65) |
6 . 为了解疫情期间学生网络学习的学习效果,东坡中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位学生从“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次中,选择一项作为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的效果.现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活动共抽查了__________人.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学习效果“一般”的学生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张老师在班上随机抽取了4名学生,其中学习效果“优秀”的1人,“良好”的2人,“一般”的1人,若再从这4人中随机抽取2人,请用画树状图法,求出抽取的2人学习效果全是“良好”的概率.
2023-12-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7 .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与轴正半轴交于点,与轴负半轴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点的坐标.
2023-1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证明题 | 较易(0.85) |
8 . 实践操作:
第一步:如图1,将矩形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上的点处,得到折痕,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如图2,将图1中的矩形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点恰好落在上的点处,点落在点处,得到折痕于点于点,再把纸片展平.

问题解决:
(1)如图1,填空:四边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
(2)如图2,线段是否相等?若相等,请给出证明;若不等,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求的值.
2023-12-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点中点,分别延长到点到点,使.以点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在上方作两个半圆.点为小半圆上任一点(不与点重合),连接并延长交大半圆于点,连接.

(1)①求证:
②写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当最大时,直接指出与小半圆的位置关系,并求此时(答案保留).
2023-1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应用题 | 适中(0.65) |
10 . 用承重指数衡量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木板的最大承重量.实验室有一些同材质同长同宽而厚度不一的木板,实验发现:木板承重指数与木板厚度(厘米)的平方成正比,当时,.

(1)求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选一块厚度为6厘米的木板,把它分割成与原来同长同宽但薄厚不同的两块板(不计分割损耗).设薄板的厚度为(厘米),.
①求的函数关系式;
x为何值时,Q的3倍?[注:(1)及(2)中的①不必写x的取值范围].
2023-1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