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对于分式不等式有多种解法,其中一种方法如下,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然后将对应方程的所有根标注在数轴上,形成五个区间,其中最右边的区间使得的值为正值,并且可得x在从右向左的各个区间内取值时的值为正、负依次相间,即可得到所求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此法求解下列问题:定义区间的长度均为,若满足x构成的区间的长度和为2,则实数t的取值可以是(       
A.B.C.D.1
2023-11-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条件开放型【练】【通用版】
2 . 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高次代数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一牛顿法.首先,设定一个起始点,如图,在处作图象的切线,切线与轴的交点横坐标记作:用替代重复上面的过程可得;一直继续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的数,…,,…在一定精确度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当近似值相等时,该值即作为函数的一个零点.若要求的近似值(精确到0.1),我们可以先构造函数,再用“牛顿法”求得零点的近似值,即为的近似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意
B.若,且,则对任意
C.当时,需要作2条切线即可确定的值
D.无论上取任何有理数都有
3 . 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内装有4张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卡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其中红色卡片与蓝色卡片各两张,从中一次性地任意取出2张卡片,则事件“取出的2张卡片都是红色”与“取出的2张卡片都是蓝色”为对立事件
B.若其中红色卡片与蓝色卡片各两张,从中有放回地取3次,每次取1张,用表示取得红色卡片的次数,则
C.若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0,2,5,5,现甲从中取出一张卡片记录卡片上的数字后便放回,然后乙再从中取出一张卡片,若乙取出的卡片上数字大于甲即可获胜,则在乙获胜的条件下,甲取出的卡片上数字为2的概率为
D.若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0,2,5,5,从中无放回地取3次,每次取1张,用表示每次取到的数字,则“”恰为数字“520”的概率为
2021-05-29更新 | 983次组卷 | 2卷引用:8.2 古典概型与条件概率(精练)-【一隅三反】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
4 . 已知函数的零点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构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       
A.在单调递增
B.
C.把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的图像
D.若上有且仅有两个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2022-01-18更新 | 68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导数及其应用小题大做-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冲刺横向强化精练精讲(新高考专用)
5 . 已知是虚数单位,是复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则不可能是纯虚数
B.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
C.
D.,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集合确定的图形面积为
2023-06-27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章复数章末十五种常考题型归类(2)-【帮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已知某随机试验的两个随机事件AB概率满足,事件“事件A与事件B恰有一个发生”,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若,则是互斥事件
B.若AB是互为独立事件,则AB不可能是互斥事件
C.
D.
2022-07-07更新 | 90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0讲 第十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综合测试)
7 . 已知i是虚数单位,z是复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若,则不可能是纯虚数
C.若,则在复平面内z对应的点Z的集合确定的图形面积为
D.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
2022-07-18更新 | 79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5讲 复数的几何意义
8 .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依次成等差数列,若这组数据丢失了其中的一个,剩下的六个数据分别是2,2,4,2,5,10,则丢失的这个数据可能是(       
A.-11B.3C.9D.17
2021-05-14更新 | 624次组卷 | 5卷引用:8.1 抽样方法及特征数(精练)-【一隅三反】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
9 . 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本题可参考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
0.1000.0500.0250.0100.001
2.7063.8415.0246.63510.828

A.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效果越好
B.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减少0.5个单位
C.在一个列联表中,由计算得,则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
D.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则
2021-09-17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54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独立性检验-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典型试题解读与变式
10 . 斐波那契,公元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他在自己的著作《算盘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与代数和几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有一段长为a米的铁丝,需要截成n(n>2)段,每段的长度不小于1m,且其中任意三段都不能构成三角形,若n的最大值为10,则a的值可能是(       
A.100B.143C.200D.256
2021-05-28更新 | 723次组卷 | 5卷引用:4.1数列(B 能力培优练)-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双培优检测(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