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直线与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左焦点为,离心率为
(1)求C的方程;
(2)记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C的左支交于MN两点,M在第二象限,直线交于点P.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2023-06-07更新 | 4098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
2 . 如图,直线与直线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界)记为,其左半部分记为,右半部分记为

(1)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
(2)若区域中的动点的距离之积等于,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3)设不过原点的直线与(2)中的曲线相交于两点,且与分别交于两点.求证的重心与的重心重合.
3 . 我们把由半椭圆与半椭圆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如图,设点是相应椭圆的焦点,分别是“果圆”与xy轴的交点,M是线段的中点.

(1)若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求“果圆”的方程;
(2)设P是“果圆”的半椭圆上任意一点.求证:当取得最小值时,P在点处;
(3)若P是“果圆”上任意一点,求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横坐标.
2022-11-09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上海卷)
4 . 如图,为椭圆的两个顶点,为椭圆的两个焦点.

(1)写出椭圆的方程及准线方程;
(2)过线段上异于OA的任一点K的垂线,交椭圆于P两点,直线交于点M.求证:点M在双曲线上.
2022-11-09更新 | 7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北京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别为左、右焦点,M为左准线与渐近线在第二象限内的交点,且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设x轴上的两点过点A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使得l交双曲线于CD两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另一点E.证明:直线垂直于x轴.
2022-11-09更新 | 7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天津卷)
6 .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P.直线x轴交于点,过点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过点y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过点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这样一直作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点.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

(1)证明: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比较的大小.
2022-11-09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试题(湖南卷)
7 . 用解析法证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022-11-0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198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全国卷)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真题
8 . 现有一组互不相同且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其中.为提取反映数据间差异程度的某种指标,今对其进行如下加工:记,作函数,使其图像为逐点依次连接点的折线.
(1)求的值;
(2)设的斜率为,判断的大小关系;
(3)证明:当时,
(4)求由函数的图像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用表示)
2022-11-10更新 | 4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理)试题(北京卷)
9 . 设点和抛物线,其中由以下方法得到:,点在抛物线上,点的距离是上点的最短距离,……,点在抛物线上,点的距离是上点的最短距离.
(1)求的方程.
(2)证明是等差数列.
2022-11-09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试题(浙江卷)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用解析几何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2022-11-0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198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试题(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