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②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宜急分讨陈宫,使虏不得西顾,乘其而收熟麦,约食稿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今舍之而东,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兵则后不足固。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纵数城或全,其余非复己有,则将军尚安归乎?夫事固有弃彼取此,以权一时之势,愿将军虑焉。”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③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操从之。

④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而迎吕布       (2)乘其而收熟麦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徒以山东扰乱,未远赴(       
A.安定       B.匆忙       C.闲暇      D.惊慌
(2)事遂       
A.隐藏       B.变化       C.恶化       D.搁置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时曹操在东郡彧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

5.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史传文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以第④段内容为例对此加以分析。
2024-01-29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庄君钧,字振和。乾隆初,刘公奉节巡修畿辅河道。君年十九,随幕府,数为刘公言水利事,刘公甚奇之。当是时,直隶总督高公某方举能任河工者,即上其名,补霸州判。卓异。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

②及君之殁,而其子幼,无以知君之详,独得其卓卓称诵于人者三事。其一曰:磁州夏秋之间,水潦至,决溢四漫。濒河之吏岁赋帑筑堤而捍之。溃,又增焉,以为常。君至州,议曰:水方悍而挠之以堤,是搏之也;请穿河引之,势必总督方公然之,如君所欲穿者,漳患大息。其二曰:漳之濒有弃地数千顷,故民田也,为水败,独其存,吏以敲扑责之。君请尽蠲之。民祠君于漳水上。其三曰:君始为大名府,岁大旱,君谒守道,请发粟赈。道曰:太守之乎?咎谁执?君曰: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立檄大名元城,出谷四万石,与民,民无饿者。

③张惠言曰:君之子轸与予交,轸言君在东安时,民号哭而走送者,百里不绝。余以为世多言今之民情不如古,观于君,岂其然哉!惜乎,君之未得尽其所设施,而其事又不得而尽传之也。余尝游大名,大名之人,至今能道君之赈民粟也。

(节选自《茗柯文编》)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请穿河引之       (2)独其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势必(       )
A.杀戮       B.抑制       C.激战       D.败坏
(2)太守之乎(       )
A.自作主张       B.长于       C.占有       D.压倒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烨字耀卿,进士及第。积官秘书省著作郎。知龙门县,群盗杀人,烨捕得之,将械送府,恐道去,皆斩之。众服其果。通判益州,召还,时王曙治蜀,或言其政苛暴。真宗问:曙治状与凌策孰烨曰:策在蜀,岁丰事简,故得以宽假民。比岁小歉,盗贼窃发,非诛杀不能禁。然曙所行,亦未尝出陛下法外。帝善之。

②天禧元年,始置监官。帝谓宰相曰:谏官御史,当识朝廷大体。于是以烨为右正言。会岁荐饥,河决滑州,大兴力役,饥殍相望。烨请策免宰相,以应天变。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其地建祥源观。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皆不报。

③以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请京朝官遭父母忧,官司毋得奏留,故事当起复者如旧,乞免持服者论其罪。后累迁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河中府,卒。

④初,王曙坐寇准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烨叹曰:友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往饯之,经宿而还。尝善河中处士李渎渎死为陈其高行诏以著作郎赠之

⑤唐末五代乱,衣冠旧族多离去乡里,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惟刘氏自十二代祖北齐中书侍郎环俊以下,仕者相继,而世牒具存焉。

(《宋史》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恐道(       )    (2) 诏其地建祥源观(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 曙治状与凌策孰 (       )
A.更加         B.治疗        C. 胜出       D.执政
(2) 以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       )
A.知道        B.掌管         C.了解         D.通“智”,有智慧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烨曰:“策在蜀,岁丰事简,故得以宽假民。比岁小歉,盗贼窃发,非诛杀不能禁。”
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尝善河中处士李渎渎死为陈其高行诏以著作郎赠之
5.饥荒洪灾之年,刘烨上书请求罢免宰相,来顺应天变。对此你如何评价。
6.顾炎武《日知录》中说,史传往往“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旨)”。你认为本传记符合此观点吗?请简要说明。
2023-05-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刘海峰先生传

【清】姚鼐

①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

②当康熙末,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

③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

④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海宁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夺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节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注】①方侍郎苞:方苞,官至礼部右侍郎。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即其意而善效之
(2)邀之幕中阅文
(3)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海宁查侍郎慎行
(4)岂非其才之出今古者哉
2.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3.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4.本文给刘海峰作传,却用了不少笔墨写方苞,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原因。
2023-03-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凝,沧州无棣人。少有武勇,倜傥自任。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凝一发过,矢激十许步,抵大树而止,观者叹服。太宗在藩邸,闻其名,以隶亲卫。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稍迁散祗候班都虞候。

②咸平初,契丹南侵,凝率所部兵设伏于瀛州西,出其不意,腹背奋击,挺身陷敌。凝子昭远,年十六,从行。即单骑疾呼,突入阵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动。明年,契丹兵大至,车驾大名,凝与范廷召于莫州东分据要害,断其归路。契丹宵遁,凝纵兵击之,尽夺所掠生口、资畜。

③四年,代潘璘为邠宁环庆灵州路副部署兼安抚使。时斥堠数扰,转运使刘综惧飞輓①不给,问计于凝。凝曰:“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乃自白豹镇率兵入敌境,生擒贼将,烧荡三百余帐、刍粮八万,获牛马、器甲二万,降九百余人。

④景德初,迁本州防御使,又兼北面安抚使。时王超为总帅,以大兵中山,朝议择凝与魏能、田敏、杨延昭分握精骑,俟契丹至,则深入以牵其势。超尝请四人悉隶所部,上以本设奇兵挠敌之心腹,若复取裁大将,则无以效,乃令凝等不受超节度。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或问之,凝曰:“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上闻而嘉其有识。

⑤凝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训士卒,缮完器仗,前后赏赐多以犒师,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有删节)


【注】①飞輓:指迅速运送粮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凝一发       (2)车驾大名
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大兵中山(     )
A.疲弊       B.整顿     C.屯驻     D.据守
(2)则无以(     )
A.求取      B.责罚     C.要求     D.问询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
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
5.本文叙写了张凝的“勇”,内涵却各有侧重。请依据文意填写下表。

6.作者是如何塑造张凝形象的?请具体分析。
2022-12-1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独孤信传

(唐)令狐德棻

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候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相委任。

③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④时荆州虽陷东魏,民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东魏刺史辛纂兵出战。纵兵击之,纂大败,奔城趋门,未及阖,信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

⑤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⑥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⑦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删减)


注:①太祖:北周宇文泰。②魏孝武:北魏孝武帝元修。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武卫遂能辞父母,妻子 __________      
(2)信以同谋   _________
2.为下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最准确的一项。
魏孝武相委任(       
A.正直B.向来C.交往D.非常
3.为下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最准确的一项。
东魏刺史辛纂兵出战(       
A.约束B.强迫C.统率D.雕刻
4.下列对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胜弟岳为候/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B.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C.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D.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5.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
6.结合全文内容,推测第④段朝廷派遣独孤信前往荆州招抚怀柔百姓的原因。
7.隋朝建立后,追封独孤信为赵国公,谥号景。古代谥法解中记载“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德行可仰曰景”。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独孤信能够谥景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徐图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者甚众。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司衣: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②手实法:亦称“首实法”,唐穆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③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④粜(tiào):卖。⑤常平:古代一种筑仓储谷以调节米价的方法。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擅造律也(       ) (2)者甚众(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违制之     
A.座位             B.原因                  C.就任             D.定罪
(2)公徐图之(     
A.丈夫的母亲       B.父亲的姐妹        C.暂且            D.姑息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5.传记常以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欧阳修的话从侧面烘托出苏轼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苏轼在新法实行时和任杭州知县时的所作所为均可反映出他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屈原于顷襄王             (2)怒而
(3)形容枯槁             (4)是以
2.翻译句子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3.文中屈原和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怎样的感情?
2022-06-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张九龄,字子寿。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

②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说曰: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副知院事。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

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契丹败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④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⑤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谥曰文献。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下诏褒赠,赠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①尝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子谅劾奏门下省侍中牛仙客。帝怒,杖子谅于朝堂,九龄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虽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

②安禄山初以范阳偏校入奏,气骄蹇,九龄谓裴光庭曰:乱幽州者,此胡雏也。及讨契丹败,张守珪执如京师,九龄署其状曰:穰苴出师而诛庄贾,孙武习战犹戮宫嫔,守珪法行于军,禄山不容免死。帝不许,赦之。

(节选自《新唐书·张九龄传》)


【注】①上皇:即唐玄宗。公元755年12月发生安史之乱,后洛阳失守,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8月在灵武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                    (2)九龄举非其人(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书广州刺史(       )
A.求取功名                    B.干涉政务                    C.冒犯                    D.谒见
(2)臣请罪戮之(       )
A.因为                           B.趁着                    C.趁机                    D.经由
3.把甲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4.甲文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契丹败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
5.甲文①、②段塑造人物颇有特色,请举例简析。
6.结合乙文对张九龄的记载,推断甲文“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句中方框内应填什么词语?说说你的理由。
2022-06-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越国以鄙
C.晋函陵D.且君尝为晋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过也
B.以无礼于晋/吾还也
C.其无礼于晋/乱易整,不武
D.以其无礼晋/佚之狐言郑伯曰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追溯晋国曾背叛秦国的历史,瓦解秦晋联盟,是烛之武说服秦国撤军的策略之一。
B.晋文公拒绝了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并说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表现了他对秦穆公当年帮助自己回国当上国君的答谢,也有面对秦军违约撤退的无奈。
C.秦晋因“利”联合共伐郑国,盟约在前,但秦军又因郑国“利”诱而单方面撤军,违背了“礼”。由此可见,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在逐“利”之时已完全不受 “礼”的约束。
D.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请求先“辞”后“许”,虽有对自己有才华而不被重用的埋怨,但也表明了他在重兵压境、国家危难的情况下,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
4.请把文中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5.本文的对话描写极具艺术效果,不仅暗示了事件的发展,还渗透了作者的褒贬,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022-06-22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