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6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为熟悉的称呼是“大科学装置”,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其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是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长期运行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科学装置”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自诞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便将其建设作为提升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加速布局期。

总的来看,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专用研究设施类,是为特定学科或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而建设的研究装置,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追求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设施开展的研究内容、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特定、集中,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

二是公共实验设施类,是为多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服务的研究装置,为多个领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户提供实验平台和测试手段,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关键支撑,追求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全面完整,如上海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等。

三是公益基础设施类,是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设施,主要满足国家和公众需求,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长短波授时系统、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

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统计显示,当前长三角已建成“大科学装置”23处,其中上海市10处,江苏省10处,安徽省3处,主要为专用研究设施类和公共实验设施类“大科学装置”。

(节选自《“大科学装置”助力长三角打造科创高地》,上海华略智库,2022年11月29日)

材料二:

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样大科学时代离不开先进的科学装置,现在没有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很多科学基础的研究很难突破。在基础性的科学性研究中,大科学装置发挥着策源地的作用,也是基础研究工作必须依赖的一种条件支撑。

大科学装置为我们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比如探索未知世界、发展发现规律、实现技术变革,也是需要大科学装置。通过大科学装置为我们提供大型的复杂系统的研究条件,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学问题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必须要有这样的装置。

大科学装置的意义,从科学价值来看,是原创性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成果,也是发挥了策源地作用。在产出应用方面,它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在国际合作方面,由于大科学家装置是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装置,也是国际上这方面的科学家所期盼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同行业专家期盼的装置,所以又有国际合作很好的作用。

从大科学装置的影响来看,我们要想建设像光明科学城这样的科研创新基地、科学创新中心,必须要构筑大科学装置平台,发挥大科学装置平台的优势。在深圳光明要建设10个左右的大科学装置,依靠这个平台的支撑作用,可以汇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这个装置上进行科学研究。只有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才可以聚焦解决大科学问题。现在解决大科学问题,必须是以团队作战,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科学研究的范式已经从单一作战到集团式作战的阶段。从世界来看,1970年以来利用大科学装置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越来越高,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达57%,所以证明了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器。

在2005年之前我国的大科学装置还是单点建设的,只有到了“十一五”才成规模化建设,有顶层设计的推进建设。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建成、在建的大科学装置有将近60个。

大科学装置要发挥集群效应,还要加强研究手段合作,一个区域建设大科学装置不可能全覆盖,要依靠多区域共同协作推动装置发挥效能。比如推进多学科交叉,要促进多维度、多尺度创新研究,引领前沿科学领域快速发展,催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节选自韩杰才《大科学装置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上海证券报》,2023年5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公共设施,所以它由国家统筹布局,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B.专用研究设施类的“大科学装置”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C.“大科学装置”可以汇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起进行科学研究,聚焦解决大科学问题。
D.我国对于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的建设要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的组成部分。
B.大科学装置发挥集群效应,不仅是要聚焦一流的科学家们合作,还要加强研究手段的合作。
C.“大科学装置”是基础研究工作的一种条件支撑,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D.发达国家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大科学装置”重要的一项是(     
A.自“大科学装置”诞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便将其建设作为提升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B.从世界来看,1970年以来利用大科学装置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越来越高,从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达57%。
C.今年8月,国家发布的《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着力构建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谋划筹建一批前沿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D.2005年之前我国的大科学装置是单点建设,到“十一五”才成规模化建设,有顶层设计的推进建设。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在建的大科学装置将近60个。
4.根据材料一,给材料中的“大科学装置”下一个定义。
5.习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以大科学装置推动创新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例如云计算、通讯技术等技术供应商,以及师资课程和配套设施的资源供应商;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录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等;下游主要是用户,包括B端用户和C端用户。

(摘编自《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材料二:

如果说,疫情间接推动了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那么信息技术,尤其是5G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则是在线教育行业提质的最大支撑力量。

一是5G+AR使远程教育的场景更加多元。只要戴上头盔,不仅可以将传统的视频演示和虚拟事物更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眼中和现实场景中,还可以进行互动。二是5G+AI将使教育更智慧。各种在线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等。与此同时,5G也将为远程教育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撑。

当然,一个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些乱象,而在线教育行业同样存在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教学效果很难考量。在线教育强调的是一人讲课、几万人听的规模效应,这与当下倡导的小班化教学、导师制教学明显相悖,对教学质量来说,很难说是一种优势。第二,消费维权难。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出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指出,在线教育消费维权问题频现,在线教师资质造假、机构无证办学、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解除合同退费难等行业乱象丛生。第三,平台重营销而轻教学质量。铺天盖地的在线教育平台广告,是烧钱式营销。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学质量,靠营销推广获得的用户流量缺乏黏性,即便是掏出真金白银购买课程的消费者,上完课后继续掏钱买课的比例也不高。

无论是商业在线教育平台,还是传统公立教育的线上化,其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短期来看,疫情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但中长期看来,在线教育能否走好下半场以及未来如何破局,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摘编自吴晓芳《在线教育市场火爆,5G将推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

材料三:

在流量红利和资本裹挟之下,融资、流量、变现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线教育机构动作逐渐走形。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指出,在线教育不是靠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获得市场的选择与青睐,而是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很多走形动作都似曾相识:请网红充当教育专家输出价值观,一会儿在这家充当数学老师,一会儿在那家充当英语老师,类似早年保健品行业请演员扮演神医的桥段;不断融资大手笔打广告,是当初外卖APP“百团大战以及共享单车、网约车烧钱营销的翻版;线上教育顾问实际是以促单为目的的销售,制造焦虑、诱导网贷、退费困难。烧钱模式下,有在线教育机构高峰期广告费一天投出2000万到3000万,各家都在亏钱抢市场,一些机构所谓的巨额教育研发资金实际投在营销上。

声音越大,内在越虚。在资本簇拥和畸形竞争之下,在线教育行业面临诸多问题:获客成本过高、流量转化为付费用户难、内容模式同质化严重、规模越大教学质量越难保障……一旦资金链断裂,机构关门跑路状况频出,危机四伏。当资本冷静退潮后,野蛮生长带来的硬着陆可能使行业一片狼藉,最终损害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利益,成为一大社会隐患。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确实迎来了发展风口和历史机遇。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借助网络、科技、传统教育、资本等各方力量,盘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开创世界未来教育新模式,让教育公益覆盖更深远更广阔,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中提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中国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置身于全球独一无二的试验场,中国在线教育已经占得先机,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正当其时,也应担负起引领世界同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行业最忌喧嚣,需要沉下心来,久久为功。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在线教育行业监管是亟需应对的时代课题。让在线教育回归教育本身,才能真正赢得时代、赢得发展、赢得信赖。

(摘编自尹孔阳、钟勇《在线教育应回归教育本身》)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供应商和师资课程等资源供应商。
B.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职业教育等。
C.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是用户,包括以学校为主的B端用户和以个人学习者为主的C端用户。
D.在线教育教学效果很难考量,这是因为在线教育强调的是“一人讲课、几万人听”的规模效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有助于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而5G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则是在线教育行业更加繁荣的最大支撑力量。
B.一个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些乱象,但在线教育行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乱象丛生。
C.请“网红”充当“教育专家”输出价值观,不断融资大手笔打广告等,都是在线教育被资本逐步主导和影响的必然结果。
D.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迎来了发展风口和历史机遇,回归教育本身,才能使在线教育真正赢得时代、赢得发展、赢得信赖。
3.在线教育如何才能担负起引领世界同业发展的使命与任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3-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追光动画出品的《长安三万里》在2023年暑期大火,引发中国观众全年龄段的观影热潮。专家和坊间的评论都指向了作品的中国特质。

《长安三万里》选取了唐朝作为故事背景,但是突破了作为一个王朝的政治属性,将重心放到空间上,以多样但关联的地理空间来呈现更宏阔的中国这个国家属性。

长安是一个地理空间,属于当时中国的中心;而三万里显然是一个虚指,是被长安影响下的中国。影片一开始,就是老年高适所在的一个人迹罕至的边陲的视觉意象,边陲战事直接关系长安的安危,需要通过边疆战争,吸引吐蕃军力来解长安之困。这一场戏中,反复出现的长安一带的地图以及持节监军的到来,无不体现着空间的关联。影片中有很多这样暗处着墨的细节,比如:青年高适第一次去往长安之路,清晰地向观众叙述了地理方位图从广陵出发西行,到洞庭湖;身在广陵的李白所写的《采莲曲》已经出现在长安歌女的表演中。有历史学家认为,各区域之间因为壤地相接,并无难以跨越的障碍,以致文化发展与其相邻文化经常相互影响,甚至逐渐融汇

除了地理空间,人物设定也同样表现出一种中国性中的复合与杂糅。电影采取了双男主的人物设定,一位是以边塞诗为国人所知的高适,另一位则是出生于碎叶城的李白,他们的身份就显示着一种模糊的边界。影片还勾勒了哥舒翰这一藩将的形象。作为突厥的后裔,他忠诚于唐王朝,强调藩将并非皆是叛臣。影片无意于对唐朝时的边疆局部战争、安史之乱、永王之乱做正义性的评价,而是在一种更宏阔的层面观照中国历史。中国性的呈现并非要以现代中国的政治边界去判断历史。

众所周知,唐代是杂糅性非常强的一个朝代,贸易通商使得唐朝的文化中有很多外来的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同样以糅合的方式出现在《长安三万里》中,由此被识别为中国风。在漫长的历史绵延中,唐代有很多被具象化了的中国符号,我们能从舞者的花靥、花钿中轻松地识别出中国,而不会单纯觉得这是西域舶来品。多元经验构筑起我们的历史思维,中国并非单一的民族化。

(屠玥闫虹《<长安三万里>:一个诠释中国性的角度》节选)

材料二

为强化故事生动性,《长安三万里》虚增了李白教授高适相扑术的情节,还将高适塑造成擅使长枪的高手,为了平衡性别虚构了裴十二,并多处改动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但主要情节和人物命运不违史实。《长安》上映后,网上对于影片中种种不符史实之处争论不休,多数人持赞同至少是容忍态度,但也有斥责批评乃至要求制片方道歉的炒作。

其实历史剧的重构改编是传播策略的重要内容。如果将史实作为左边的一极,将虚构作为右边的一极,考察影像作品改编与史实的关系,可以区分出历史剧改编的不同的文本传播模式(见图1)。最左边的可称为史志模式,以复原史实为追求,致力于叙述历史真相,并不追求叙事的曲折与情节的动人,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历史纪录片;往右则是演义模式,是民间对官修史书的通俗化演绎,方便普通大众阅读传播,达到易风化俗、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央视拍摄的《三国演义》等大致忠实于原著进行拍摄,可以认为遵循了这一模式;再往右是正剧模式,也即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模式,按照大致的历史逻辑,重新进行虚构演绎,以表现时代精神,阐释主创者眼中的历史伦理;再就是戏说模式,抛开历史史实进行大幅虚构,以曲折的情节满足观众的审美趣味,比如《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第五种仙魔模式位于最右侧,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敷设仙侠魔幻故事,比如《封神榜》《狄仁杰》系列。

图1   影像作品与史实的关系

《长安》本质上是一部关于文化传承的电影,它将48首观众耳熟能详的唐诗精巧地嵌入剧情之中,并借高适之口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将这种传承主题提升到家国观念和文化认同的高度。《长安》一片中的李白和高适相识于青年时代,他们乐观进取、相互砥砺的精神状态极富感染力。这种面对逆境毫不妥协、匹夫不忘投身报国的理想情怀可能就是后来被称为大唐气象的时代精神。影片最后高适与书童做关于长安的猜诗游戏,以及影片结束时以字幕大量呈现关于长安的唐诗,其实点出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他们对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与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爱国将士所做出的事功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定位于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讲述方式,代表了动画电影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这也是当下所有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影视作品的共同特征。

(陈可红马晨荇《<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节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和坊间都认为《长安三万里》以唐朝为故事背景,又突破王朝政治属性,极具中国特质,这些评论引发了中国观众全年龄段的观影热潮。
B.影片中的“长安”是一个地理空间,“三万里”则是被长安影响下的中国,当时各区域之间并无难以跨越的障碍,文化发展经常相互影响,甚至逐渐融汇。
C.影片以高适和出生于碎叶的李白为“双男主”,同时又有乱臣与出身突厥的忠臣哥舒翰,这些身份设置使影片能够在更宏阔的层面观照中国历史。
D.我们所说的“大唐气象”,表现为一种乐观进取、相互砥砺的精神状态,以及面对逆境毫不妥协、匹夫不忘投身报国的理想情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从学术角度对《长安三万里》做了解读,区别在于论述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于“中国性”的复合和杂糅,材料二则侧重于传播策略和文化价值。
B.画线的“中国性”一词,从材料一可推知,其内涵是多元的,它以“中国的”作为核心,超越了单一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具有复合性与杂糅性。
C.从材料二推测,为了情节更生动及主题需要,影片中哥舒翰强调“藩将并非皆是叛臣”,及高适大破吐蕃大军、拯救长安、谦让功绩等情节未必完全符合史实。
D.央视拍摄的《三国演义》忠实于原著,对三国史进行了通俗化演绎,情节曲折,既叙述了历史真相,也达到易风化俗、道德教化的目的。
3.按照影像作品与史实的关系,《长安三万里》是属于哪种文本传播模式?(     
A.史志模式B.演义模式C.正剧模式D.戏说模式
4.《长安三万里》的情节有种种不符史实之处,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对此“多数人持赞同至少是容忍态度”的理由。
5.近年来,基于《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洛神赋》等古代绘画诗文作品改编的《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洛神水赋》等舞蹈频频“爆红出圈”,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原因。
2024-03-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湖南长沙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中国烟花之乡——长沙浏阳市的沙市镇,穿过乡道上写着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对联的三层门楼,便进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沙市镇秧田村。

勤耕重读是秧田村家家户户盛传的家风。恢复高考至今,该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硕士研究生和上千名本科生,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数百年流传下来的耕读文化助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秧田村通过以文促产,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研学旅行融合发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学品牌,不仅盘活了农村资源,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秧田村将耕读文化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修复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老建筑。为弘扬耕读文化,激励学生读书,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两层楼高的博士墙,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成就。墙上写着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

青砖土瓦、飞檐翘角,一座透着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紧邻秧田村小学,这是秧田村的农家书屋,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习俗,它功不可没。农家书屋,人气最旺。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退休教师在这里看书;农民施肥、养殖遇到问题,也会来书屋查找相关资料。村民邓加长告诉记者。张秋香老人也经常来书屋学认字,看书读报。母亲认识4000多个字,经常给子孙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家国情怀。张秋香的儿子罗碧儒说,因重知识的家风一代传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学生、2名博士。在秧田村,每家父母都跟子女约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机。邻里之间也不比谁家富裕,就比谁家孩子会读书,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秧田村勤耕苦读、诗礼传家等家风祖训,也成为秧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元素。该村各家族族谱里相关的风范和规诫,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忠君爱国”“身正为范”“耕读不辍”“和睦乡闾等,都蕴含着,各家族以此来劝谕族人乡亲。秧田村把家风祖训融入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沟通、发展和谐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摘编自中新网长沙202383日电)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耕读文明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大为不同,但这些思想理念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读书学习,以耕养读、以读馈耕、耕读一体,是中国农民世代沿袭、经久传承的基本生活方式。耕读文明能够代代相传,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可以说,耕读传家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

中小学要大力传承耕读教育理念。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不同程度忽视。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培养胸怀乡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学校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重知识的良好家风。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完善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当前,涉农高校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针对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技术,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丰富耕读教育内涵,拓展其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新探索新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厚植大国三农情怀,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摘编自李长生《把耕与读传下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市镇秧田村通过修复老龙井、罗氏老槽门等老建筑以及打造“博士墙”的方式,传承与创新本村的耕读文化。
B.秧田村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等便利条件,对延续崇文重教、勤耕重读习俗起到了重要作用。
C.以村庄为载体的乡村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D.材料二末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句,意即新时代青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成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秧田村成为湖南省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与传承崇文重教、勤耕重读的优良传统有密切关系。
B.秧田村通过家族风范和家族规诫来劝谕族人乡亲向“善”向“美”,这对秧田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C.新时代,我们传承农耕文化,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不仅应重视学生的读书学习,更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
D.材料一介绍了秧田村在传承耕读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材料二则围绕耕读文明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C.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轼《三槐堂铭》)
D.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钱澄之《田园杂诗》)
4.某旅行社欲推出沙市镇“博士村特色研学”亲子活动,请结合材料一列出研学活动的内容。
5.在新时代,社会不同层面应怎样传承耕读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
2024-03-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礼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具有先天优势,理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积极作为。

礼仪文化是以礼仪为内核的文化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器物等的总称,内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礼仪文化相比,中华礼仪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修齐治平”就与礼仪息息相关:“修身”就是要造就彬彬有礼的君子;“齐家”就是要长幼有序,家庭和睦;“治国”就是重视礼仪熏陶,实现以礼治国;“平天下”更要以礼服人,实现天下太平,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心灵里,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

中华礼仪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各民族存在文化禀赋、宗教风俗、价值体认等差异的前提下,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彼此接触、相互融会、协同内聚,在礼仪文化上逐渐呈现出共同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打下了深厚根基。

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抓手。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高度重视礼仪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传承弘扬优秀礼仪文化,进一步优化礼仪教育课程,丰富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家庭、社会、社会教育主体合力。通过礼仪文化教育,用共同的民族文化凝聚民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蒋璟萍《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无法”的乡土社会,缺乏维持秩序的力量,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
B.立足行为规范,礼与法律无异,而从维持规范的行为力量上说,两者存在差异。
C.礼不需要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只要善于教化,就能使个人养成敬畏之感。
D.做了不道德事不仅见不得人,还会遭人唾弃。由此看来,道德的教育重于“礼”的教育。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与礼仪息息相关的“修齐治平”造就彬彬有礼的君子,礼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
B.代代如是的乡土社会里,可以信任的不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前人的生活经验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生活指南。
C.“礼治”不像“人治”,它不易引起误解,原因在于礼是传统,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礼治。
D.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重视礼仪文化,以礼仪教育为抓手,有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中庸》:“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为父母守孝,彰显了我国的“忠孝”文化理念。
B.《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座次不一,体现了尊卑有别。
C.在公司年会上,小刚和一名女同事作为优秀员工同时登台领奖,小刚主动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女同事,这一举动说明他懂得女士优先,知道公共场合的礼仪。
D.《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代男子举行冠礼来表示其已经成年,可以以成人的角色参与事务。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费孝通先生说:“人服礼是主动的”,孔子也很重视人服礼的主动性,材料二却说“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两者矛盾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2024-03-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

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弹幕是观众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发到屏幕上飞快闪过的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特点,与传统文艺批评几乎完全不同的即兴评论。
B.传统文艺批评与弹幕都诉诸文字符号,但前者受印刷文化制约,节奏相对缓慢,后者则依赖网络,具有前者无法企及的“速度”。
C.作为一种奇特的屏幕现象,弹幕既深受年轻观众追捧又受到某些年长网友的贬抑,这种两极评价实际上是代际差异产生的结果。
D.平台把弹幕用户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迎合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快乐”闭环,这是需要警惕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
B.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
C.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直击键盘,才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D.传统的文艺批评的“深度”无法替代弹幕文化生机勃勃的喧嚣产生的号召,而与“速度”随之而来的零碎化、平面化、拒斥精英趣味则是我们应审慎看待的弹幕表征。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唐僧正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孙悟空两手抱头痛苦不堪。弹幕:“师父,别念了,我背书。”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名校模拟精编》。”
C.《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冒出一句“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弹幕”这一评论方式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
5.2023年,B站用户发送弹幕“啊?”共计超过1320万次,“啊?”成为了B站2023年度弹幕。这一弹幕不仅表达了无数网友在观看视频时的惊讶、疑惑、不满或惊喜,也已正式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民俗展厅”,记录并见证当代年轻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现象的看法。
2024-03-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全面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给各级治理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继续发展和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传统具有阶层冲突性和政治诉求的社会矛盾不断减少,和谐社会秩序正在达成。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如何建设更加良善的日常社会秩序,成为考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议题。

②以乡村领域为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农民在经济收入、社会权利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方面,都有巨大改观。与此同时,乡村的自我秩序生成能力却走向弱化,农民日渐生活在“陌生化”的社会环境中。

③传统时期,村庄作为熟人社会,在密集交往中生产出社会资本,不仅通过互助合作解决个体急难之事,而且还生产出社会规范,提供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作为生产生活共同体的村庄熟人社会,在市场力量的冲击下正逐步走向解体。

④在村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减少、期待降低,温情脉脉的关系被理性算计所替代,传统的“共同体”演变为没有人际关联的现代“社区”。实际上,不仅乡村社会在解体,在城镇化背景下走出村庄的农民,进入到小城镇、大城市定居生活,村民变成居民,也进入到更加陌生的城市生活单元。也就是说,在城镇化的牵动下,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单元都变成“陌生人”社会。所有中国人生活的基层社会秩序,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家治理需应对这一既微观而又具有全局性的社会变革。

⑤在“陌生化”的村庄和由五湖四海人组成的城市小区中,人与人之间很难自然形成信任,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与人之间就不需要联系。无论是村庄公共物品供给,还是城市小区的物业管理,都需要人们合作完成。除了物质层面的秩序之外,还包括村庄和小区的文化氛围。好的生活体验离不开这些。美好生活建立在美好社会环境的基础上。

⑥由于“陌生化”的环境不能提供人际信任,每个人“小心翼翼”,一是尽量避免打交道,二是在无可奈何时的互动也是一次性的。这样的生活秩序不仅压抑,而且缺乏万一发生矛盾之后的化解机制。

⑦村庄与城市小区都是紧密空间,利益高度交互,日常摩擦在所难免。任何社会场景都有可能发生磕磕碰碰。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化解办法。没有人说中间话,社会没有了公道,人人关起门过日子,这样的日子一定难过好。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后一定是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小道理满天飞,社会充满戾气。这不仅不是美好生活环境,而且容易因怨气得不到释放而爆发剧烈冲突,一个火星子就会演变成一场火灾。

⑧因而,社会治理不仅要保持经济进一步发展,推动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提高科技工具的更好应用,而且还要将社会进步的力量转化为在更加微观细致领域中的秩序生成能力。中国正在建成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社会治理进入强国家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提升社会治理的“场景化”水平。

⑨具体到这些日常生活领域来说,秩序的维护仅仅依靠国家、政府和成文法律是不够的。包括村庄和城市小区在内的基层社会环境建设,要注重社会的主体性,要发挥群众的能动性。很多的农村日常纠纷,牵扯的是家庭间的世代问题,村庄和城市小区中的日常摩擦看似不大,却头绪复杂。处理这类纠纷,仅靠法律是不够的。一是很多事情缺乏明确的法律裁决依据,二是法律处理的成本很高,且也不能化解矛盾背后的“气”。

⑩日常领域的摩擦多因关系紧密而产生。解决日常摩擦必须依靠社会秩序建设。也就是说,当紧密生活在一起的人都有善意时,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相互多了一分理解,对自己更自觉,对别人更宽容。这时就算发生一些磕绊,也容易自己协商解决,或是找基层干部调解。而在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中,国家法律进入社会更加柔软,社会正义更加包容,社会治理成本也更低。

⑪俗话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没关系。在今天以村庄和城市小区为代表的基层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正在解体,新的关系还在建立中,社会治理需要耐心引导。

⑫以村庄和城市小区为代表的基层中国借助一些“事件”性治理来激活基层自治力量,培养社会规范,培育社会力量,让人心走向更齐,避免社会“荒漠化”和“冷漠化”。这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也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桂华《乡村“熟人社会”正逐步走向解体》,内容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环境的改善减少了传统社会矛盾,社会秩序也一步步走向和谐。
B.现代乡村自我秩序生成能力变弱,人际关系趋向“陌生化”,信任难以自发形成。
C.传统时期作为村民们生产生活共同体的村庄,人与人联系紧密,彼此间充满温情。
D.费孝通描述的“乡土社会”变为当下的村庄和城市小区,传统社会关系已被替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时期,熟人社会内部生产的社会规范有助于解决邻里之间的冲突。
B.大量农民由村庄走入城镇定居,带来基层中国城镇化的根本性的变化。
C.城市小区的物质秩序和文化氛围决定了小区居民的生活体验是否美好。
D.提升社会治理“场景化水平”,离不开微观细致领域的秩序生成能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段观点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建设,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B.锡林浩特市针对植被退化问题,组织牧区群众对退化放牧场进行生态修复。
C.邯郸市肥乡区村民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现象,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
D.天津市根据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划分等级,完善小区设施,降低小区风险。
4.作者认为当下的基层治理面临着哪些挑战?请根据文本概括。
5.深圳某小区居民经常因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及噪音等社区公共管理问题产生矛盾,2024年1月,物业管理邀请业委会就此商讨解决方案。爷爷作为代表将要参加这一会议,询问家人有什么好的建议。请根据材料内容,给爷爷提供一份简要建议。
2024-03-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时强调,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放眼全球,这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效解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

在各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绝非自然而然,而是要面对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极价值文化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日益暴露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一些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深陷两极分化、政治动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技术化、资本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诸场景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第一,近代社会人性位格的降低,导致物质享乐主义的盛行,加剧了对价值的消解。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既有以感性为基础的肉体性和物质性的人性位格,也有以理性为基础的灵魂性和精神性的人性位格。纵览西方主流思想史流变,不难发现近代以来人性位格呈降低趋势。工业革命以来,以霍布斯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偏重人的感官感受,肯定苦乐感对社会成员行为选择的支配性,推崇快乐生活,助推以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感官快乐为宗旨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潮的流行。及至当代,质疑理性是后现代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对普遍化道德的否定,对个体感受性喜好性的强调,不仅加剧了社会价值的分歧与冲突,而且使一些人由价值虚无走向了精神空虚。

第二,工业化、科技化、信贷化的聚合效应,导致以个人自我满足和快乐为目的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大生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物质产品愈益丰富,为社会成员的消费和享受提供了充足物质基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消费信贷的耦合,不仅刺激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欲望,而且加剧了商品的非价值膨胀,形成了超前消费、符号消费等无节制的物质享乐和消遣的消费主义社会思潮。

第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利倾向和货币的泛化,诱发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盛行。自由主义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的大繁荣,却也使得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出现了美国学者桑德尔所说的市场和市场价值观侵入了它们本不属于的那些生活领域的现象,出现了市场跨界的货币泛化问题,致使我们从‘拥有一种市场经济’最终滑入了‘一个市场社会’,其结果是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人们的生活价值观由注重精神生活向物质生活的偏移,一些人把物质享受当成了人生的唯一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面对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等问题,也要面对物质主义、货币文化、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对精神文明的挑战。如果不能避免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式微的现象,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自《如何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极价值文化只会冲击精神文明的发展。
B.人性位格是以感性和理性为基础,包括肉体性、物质性和灵魂性、精神性,后两者比前两者高贵。
C.质疑理性否定普遍化道德,加剧了社会价值的分歧和冲突,使一些人由价值虚无走向了精神空虚。
D.社会财富增加和消费信贷的结合,使社会成员消费和享受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导致物质享乐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霍布斯偏重感官感受的思想与后现代质疑理性的风潮,旨在展现近代“人性位格”降低趋势。
B.文章引用美国学者桑德尔的相关理论,有效论证了市场经济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这一观点。
C.文章从人性位格降低,工业化、科技化、信贷化聚合效应,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弊端三方面展开论证。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以及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来构思全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二者间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提供有效方案。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物质愈加丰富,使以自我满足和快乐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文化盛行。
C.现代社会自利倾向和货币泛化会使人的生活价值观从精神生活向物质生活偏移,一些人把物质享受作为唯一价值目标。
D.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面对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等问题,还要迎接物质主义、货币文化、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挑战。
2024-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庄子》中庖丁解牛、匠石运斧等生动事例都反映了古人对工匠精神本质的深刻认知:道技合一,独具匠心。以道技合一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立足新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智造业强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回归体现了对劳动者价值和生命存在的尊重,不仅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能动性,激发劳动者的创造精神,消解和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真正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对人的潜能开发、能力发展、精神境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强调坚守但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注重开拓创新,要求劳动者把产品当作工艺品进行精雕细琢、追求卓越。新时代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劳动的创造性、自主性、智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要不断注重对技艺的革新,创造出设计新颖、品质卓越的劳动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智慧、创造等全身心地投入劳动过程中,达到与劳动产品完全融合,摆脱异化劳动的低智力性和强消耗性,使劳动不再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劳动者在劳动中不再受分工限制和束缚,使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在劳动中都得到发展。同时,数字化劳动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的劳动逐步升华为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对于工人而言,劳动仅仅是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工人在劳动中受折磨,而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幸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肯定了劳动的谋生性工具价值,但更深层次突出了劳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匠精神的弘扬,将使劳动回归本真的模样,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体力、智力、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劳动者超越了劳动的谋生工具性目的局限,以劳动者的兴趣爱好和对所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的信仰为出发点,排除纷繁世界的功利性,摒弃浮躁,执着坚守,刻苦钻研。

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在劳动中合理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遵守基本职业伦理规范,担负起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树立质量至上、用户至上、服务社会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专注执着的精神不断对产品进行改造、打磨,创造出品质优良、质量过硬的劳动产品,在为自身劳动的同时也是为他人和社会劳动。因此,工匠精神不仅关注劳动者的自我发展和实现,更凸显了劳动的社会价值。

(摘编自李国娟《工匠精神:超越异化劳动的劳动解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与职业之间没有高低的差别,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职业品质有很大的差别。
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它对企业、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C.工匠们“躲进小楼成一统”,虽同世界脱节,但他们也是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D.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都认为劳动能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运用类比论证,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突出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B.在新时代大背景下,要建设智造业强国,仍然需要像庖丁那样以“道技合一”为核心追求的工匠。
C.要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就必须革新技艺,创造出设计新颖的、品质卓越的劳动产品。
D.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融合,摆脱异化劳动,这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焊工李万君带领团队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革新数百项焊接工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B.广西优秀毕业生杨晨煜高考取得历史性高分,最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智班学习。
C.王亚明从小对刺绣艺术情有独钟,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他最终成为了江南刺绣的代表性刺绣大师。
D.张秉贵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耐心解答顾客的询问,用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了群众。
4.请简述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现已成为许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员工的守则,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2024-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更多关注的,不是剧情,也不是人物,而是影片中的48首唐诗。影片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名篇巧妙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诗歌不仅为电影成功引流,也为影片提供了不一样的质地,让人们看到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相较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诗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那些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诗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引出,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写就了盛唐的诗意与失意。当那一首首曼妙的唐诗从电影中“走出”,不仅激活了观众关于唐风诗韵的记忆,也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文学之美”的大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之美、“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之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纤秾之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豪放之美……单纯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却带来关于美的想象,创造出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这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古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韵律情感。为提升作品的美感,像《长安三万里》一样借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菊花台》,歌词使用了“菊花残”“花落人断肠”“北风乱”“影子剪不断”等大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旋律则巧妙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晓畅和谐的韵律之美。由于古典诗词的美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意识之中,所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音乐作品,融入古典诗词之美总能够使欣赏者陶醉。

不仅是古典诗词,现代诗作品同样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诗歌《打个响指吧》曾多次出现,与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密切配合。更可贵的是,它充分发挥了诗歌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既像剧情的预言,又如令人难忘的回响,大大提升了剧集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

在《长安三万里》的结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想告诉人们,长安的“形”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安的“神”却已然永恒。对影视作品而言,华丽的特效、精彩的台词、曲折的故事,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观众遗忘,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却具有恒久的魅力。

“文学之美”,不仅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也不仅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更美在创造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学的一大优势是讲故事的能力十分强大,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都是文学叙事的长项。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作品在文本特性描述方面处于劣势。

影视作品要想体现“文学之美”,需要在创作中借鉴文学的优势。《长安三万里》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让观众作为旁观者的内聚焦视角,通过高适来讲述李白起伏的一生,进而来展现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并捎带着勾画出王昌龄、岑参、王维、杜甫等人的命运轨迹。这些诗人的命运轨迹,共同编织出一首长安史诗。相较于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高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陌生而又“普通”,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叙事,能够展现出凡人姿态,传递出高适作为“普通人”的情绪,这样容易拉近观众与历史和剧情的距离。

呈现“文学之美”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影视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文学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文学的语言属于单一媒介,而且比较抽象。相较于文学,影视在再现具象事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影视是更通俗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挖掘“文学之美”、呈现“文学之美”,需要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以文学涵养影视创作,以影视带动文学传播。在具体的影视创作中,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动画因为有更强的虚构能力和创造自由,在呈现“文学之美”方面具有优势。比如,《长安三万里》以动画来呈现诗歌意象就是成功的尝试。

在全媒介时代,为了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也为了让作品中的“文学之美”得到广泛传播,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已开始有意识地将影视产品的衍生转化前置,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影视艺术的特点,强化对影视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的运用。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将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等不同文化资源进行自由整合。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出版后迅速进行了影视化改编,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共振传播。

中国文学不仅有诗词,也有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体裁;不仅有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也有丰富的文人形象和文学故事。随着全媒介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可以用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传播严肃文学的魅力,让“文学之美”以更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

(摘编自桂琳《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由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谈起》)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
B.充分发挥现代诗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注重其与剧情、人物的搭配,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
C.影视作品往往追求特效、台词、故事层面的完美,忽视了“文学之美”,但其实“文学之美”才能让它走得更远。
D.《长安三万里》叙事上采用的内聚焦视角,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和剧中人物的命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中的48首唐诗展现了“文学之美”,引发了更多关注,相对而言,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表现力较弱。
B.文学和影视各有优势,文学善于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而影视更擅长再现具象事物,且艺术形式更通俗。
C.如果作家能在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将影视艺术的特点整合进文学作品,就更有利于“文学之美”的广泛传播。
D.乘着全媒介时代的东风,严肃文学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将自身传播给大众。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词动漫》充分发挥动画强大的虚构能力,将诗歌意象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B.《中国奇谭》通过动画手段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彰显了传统文化韵味和文艺美学精神。
C.张爱玲《金锁记》被改编成了舞台剧,较之原著,人物对比鲜明,并且更为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剧情。
D.《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动画片均由儿童文学改编而来,借助动画的形式,再结合既搞笑又温馨的文学精彩内容,让观众在笑和泪中得到了启发。
4.《长安三万里》引发关注,诗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5.学校动漫社和诗词社计划合作拍摄一部动漫微电影《古诗遇到月亮》,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如何让诗词在影片中发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