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B.历史意义C.现实意义D.核心观点
2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A.“百家争鸣”B.“尊王攘夷”C.平王东迁D.诸侯争霸
3 . 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发展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兼爱篇》

材料二   “民为贵,社筱次之,君为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刑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有度》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思想学派?请依据材料概括三位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上述材料中多位思想家研讨学术,著书立说的局面出现在什么时期?
(3)上述材料反映的文化繁荣局面在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变革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新旧制度更替
2020-08-17更新 | 18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辛集育红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5 . 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有
①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②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
③封建制度进一步瓦解                 ④王室地位的不断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观察图片及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人物是春秋人,图三、图四人物是战国人,这四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四家思想学说?
(2)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图二和图四人物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 (写序号或者名字都可)   
教育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制园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人物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4)这些人物为战国时期出现的哪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这一繁荣局面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0-05-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连线搭配

2020-05-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这种现象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历史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以上这种现象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3)根据材料二,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列举通过这条道路,东西方各有哪些特产或技术传到对方?(每方各列出两项即可)

材料三   



(4)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推动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针对“文明·交流·互鉴”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2020-03-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因中,诸子百家埋生辉,儒道释和请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天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全体学习时的讲话


(1)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是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论述,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请写出材料三中“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史记》的作者是谁?请回答这部作品史学地位。
(4)结合材料四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围绕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说说你的建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洁难,相互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有十家学派。


(1)材料一中“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历史上称作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材料二   公元前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


(3)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历史上称作什么?该建议被汉武帝实施后,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2020-02-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