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的治国理念存在致命的缺陷:它只坚信旧时秦国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法治经验,单纯推行“以法治国”来统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庞大帝国,根本上忽略了社会和人的思想情感的复杂性,强抓“政统”而缺乏“道统”,只抓“法治”而没有统摄人的思想灵魂的意识形态。加之立国日浅、始皇早逝、奸臣作祟、统治者残暴腐败等因素,大秦帝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摘编自陈鷟《春秋战国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

材料三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二,分裂约占三分之一。分裂时期各地政权的首领,都以“一统江山”为己任,而少数民族首领亦以“混一六合(统一天下),以济苍生”为目标。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开辟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而且确立了历久弥新的中华大一统传统。

——摘编自彭年《大一统:适乎历史之潮流合乎民族之需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
(2)材料二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地点),史称西汉;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的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简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024-02-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奏章多达120斤,那时的公文一般用木简或竹简写成,相当于今天的60斤。60斤的文书正常可以写十多万字,秦朝时奏章的书写文字是(     
A.小篆B.甲骨文C.楷书D.草书
2024-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繁简不一,书法、形体各有差异。秦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为(     
A.甲骨文B.楷书C.小篆D.草书
2024-02-1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认为,治国之要在于“令民归心于农”,变法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发达的农业经济提升了秦国国力,保障了军事后勤,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秦国“农战”背景下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


                  秦始皇像       

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并从国库领取俸禄,不得世袭。为此,司马迁评论道:“使后无攻伐之患”(此后没有诸侯作乱的忧患)。

——摘编自朱汉国《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秦统一天下后)首先以强硬的手段要求“书同文”,创制出一种新文字……虽然秦统一文化靠的是强权,但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
(2)秦始皇于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新文字”指的是哪一字体?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统一文字产生的影响。
2024-02-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二   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首先是利润最高的产业改革:铸钱、煮盐、冶铁等有关的制造业被国营化;其次是流通改革:统购统销,物价管制,两者相互配合;第三是税收改革:征收商人资产税,致使大批中等以上的商贾破产。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汉武帝变法》

材料三   两汉地方官在江南地区推广先进的犁耕技术,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改变了江南的落后状况。汉末,中原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此时江南地区相对稳定。北人南渡,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且东吴政权采用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1)材料一所示图片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项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吴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2024-02-1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而经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通道),急耕战之赏(努力耕织、作战勇猛给予赏赐为急迫的事),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但仍以致力于根本的缘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商鞅铜方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应填空(不得照抄材料)。
类别措施积极作用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事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二……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钳)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2)据材料二分别归纳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2024-02-0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汉武帝对待儒家的这一态度对儒学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旬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文化加强】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首先以强硬的手段要求“书同文”,创制出一种新文字……虽然秦统一文化靠的是强权,但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1)材料一中的“新文字”指的是哪一字体?材料一反映秦始皇统一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经济发展】

材料二:汉武帝刘彻一生致力于文治武功;创立伟业。继位后,虽然继承了“文景之治”的物质财富,但他觉得还不够,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大胆地进行创新”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
【民族关系交融】

材料三:


       
                            图1                                                                                       图2
(3)材料三图2A处是什么地方?C处西汉朝廷设置什么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图l与图2有什么内在联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

材料四: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魏书》

图A图B

(4)材料四图A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改革,请你说一说这次改革有何影响?根据图B概述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请你说一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024-02-0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酝酿】

材料一: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摘编自《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带来的影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二: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道路的军事用途。

——摘编自《新全球史》

(2)秦始皇实现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秦王朝道路修建的特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三:汉初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元朔二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问题。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变迁】

材料四:


北魏帝王、贵族出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摘编自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决定“书同文”,他规定使用的统一文字为(     
A.草书B.隶书C.小篆D.楷书
2024-02-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