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汉武帝对待儒家的这一态度对儒学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旬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文化加强】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首先以强硬的手段要求“书同文”,创制出一种新文字……虽然秦统一文化靠的是强权,但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1)材料一中的“新文字”指的是哪一字体?材料一反映秦始皇统一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经济发展】

材料二:汉武帝刘彻一生致力于文治武功;创立伟业。继位后,虽然继承了“文景之治”的物质财富,但他觉得还不够,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大胆地进行创新”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
【民族关系交融】

材料三:


       
                            图1                                                                                       图2
(3)材料三图2A处是什么地方?C处西汉朝廷设置什么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图l与图2有什么内在联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

材料四: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魏书》

图A图B

(4)材料四图A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改革,请你说一说这次改革有何影响?根据图B概述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请你说一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024-02-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酝酿】

材料一: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摘编自《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带来的影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二: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道路的军事用途。

——摘编自《新全球史》

(2)秦始皇实现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秦王朝道路修建的特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三:汉初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元朔二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问题。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变迁】

材料四:


北魏帝王、贵族出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摘编自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2-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决定“书同文”,他规定使用的统一文字为(     
A.草书B.隶书C.小篆D.楷书
2024-02-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孔子像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对殷商以来的传统道术有所继承,但又都以从不同角度突破传统道术的局限为特色。百家之学,齐流并进,虽观点不同,主张各异,但却殊途同归,都关注社会,着眼于现实问题。

——摘编自赵世超《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图B   秦坑儒谷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图C   汉代讲经图

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并以董仲舒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郭厚安等《中国儒学史》

(1)简述材料一中图A所示人物的主要贡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子百家的共同之处。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图B所示反映了什么史实?秦朝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产生的影响。
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怎样的思想统治政策?为培养儒学人才,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了哪一机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派别。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
2024-01-3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防,蒙恬奉命把旧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整,筑成了一道长达五千余(公)里的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伴随着经济文化上交流与融汇,北方各族人民之间“胡”“汉”观念日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修筑长城主要为了抵御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请写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孝文帝改革中推行的一条汉化措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4-01-30更新 | 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代表。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     
A.促进商贸B.便利交通C.宣扬国威D.军事防御
2024-01-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经济上,秦始皇时期统一度量衡、统一____(货币),汉武帝时期统一货币,铸造____(货币)、实行盐铁专卖。
2024-01-26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公元前117年,汉武帝规定,招募盐户煮盐,资用自理,由官府供给煮盐用盆,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则规定在产铁地区设立铁官,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利用收集废铁冶铸。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南渡的人道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图A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颁行的圆形方孔________钱。图B是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后,统一铸造的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的经济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对南方地区产生的影响。
10 . 作为秦始皇推广至全国的规范文字,它字形整齐,结构规范,字形线条细腻流畅,没有生硬的转折和突兀的变化,刚劲有力,十分优美,为书法家所青睐。这一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楷书C.隶书D.小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