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四   汉武帝刘彻大事记

公元前153   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次年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   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   派使臣出使西域
公元前134   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   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   打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   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派一名刺史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1)材料一显示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是谁创立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御史大夫的职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军事领域的措施。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4-01-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写出秦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和其对后世是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的做法。
2024-01-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1)材料一表明秦朝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扬了秦王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请你说说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说明了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它们有何历史意义?
2024-01-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无论是“秦王列甲戈,叱咤扫六合”,亦或是“汉武揽英才,报君黄金台”都在印证中国的历史长河从不乏雄才,在历史的进程中虽有分裂,但统一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更是华夏儿女不变的追求。



某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1)上述材料中的示意图是指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系统?该朝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汉武帝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所派的两位将领分别是?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今新疆等地(西北地区)的管辖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3-12-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七年级某班同学以“秦的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材料三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答出两点)
(2)根据材料二,从“大一统的框架”中任选两个,举出其具体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11-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对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在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材料一中“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发生于哪一年?“统一宇内”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秦之固】

材料二:秦王朝组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之下设县,县下设乡、里。这就构建了从朝廷到地方的多梯级的统治结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实施的行政制度及该制度的实行的历史意义。回答“多梯级的统治机构”塔尖的职位名称。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措施
经济统一A_______制度;以秦国的B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通用。
文化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C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秦之亡】

材料四:秦王足以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祸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贾谊《过秦论下篇》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2023-11-1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组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它们见证了秦朝的历史。

材料二 学者眼中的秦始皇

作者著作观点
翦伯赞《秦汉史十五讲》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国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秦始皇无休止地征发徭役,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人。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口,其中有200万壮劳力脱离生产。同时,秦始皇时刑法已经非常苛重,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从文字、制度等方面)
(2)从材料二表中任选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2023-11-11更新 | 4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秦朝的建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制度,并将图二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写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谈谈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3-11-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2000多年,维护和巩固“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1)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提炼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并分析取得这些“突破性进展”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指出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运用这两个朝代的史实各一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5)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政府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023-10-25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赤峰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10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任写两点即可)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第一位霸主是谁?

材料三: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3)观察材料三,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哪一制度?示意图中秦朝中央政府机构A是什么?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秦朝疆域南达哪里?
2023-10-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