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踏着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2)根据材料二中图片及文字,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三



(3)请写出材料三中《史记》的体例以及医圣的代表著作。
2022-06-13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百校联赢”大联考一(3月)历史试题
2 . 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发据的战国时期文物



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铁锄范

材料二   


材料三   年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能获取的直接历史信息是什么?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所示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在地方管理制度上有何创新?
(3)材料三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2-04-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仔细阅读下列图文信息,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图A的统一局面什么时候出现?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B与图A在疆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和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4 .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代贵族等级示意图



(1)如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商鞅自魏入秦,得到孝公信任,于公元前356年,实行第一次变法……凡努力生产粮食和丝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凡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困的人,没入官府为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促进经济发展,商鞅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的效果?

材料三:如图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材料四:“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纪录片《中华文明》的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思想方面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是哪位大臣提出的?
2022-03-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材料二   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统治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只能采取据点式的城邦国家,以间接统治溥天之下。——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



(1)材料一谈论的是远古社会的哪一制度?为了达到材料二中的“间接统治溥天之下”,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天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根据图示指出秦始皇是如何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秦朝政治的特点。
2022-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如何巩固统治是统治者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个动荡的历史时期?首先起来称霸的是谁?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式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变法?写出最能体现这次变法性质的措施。

材料三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两个角度概括秦朝的政治制度。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举两个)。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有何作用?
8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哪一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在地方上为此皇帝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拆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表》


(3)材料三中西汉王朝初期政治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2022-01-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材中有关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资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材料二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分天下为三十郡。


(1)据材料一回答,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2021-12-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变的一个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下,与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墨子》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四: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 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 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 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 史从书·西周史》

材料五: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位先贤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任选一例。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说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
(4)秦朝开创并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沿袭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5)为了解决材料五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那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1-11-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