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据《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秦朝时,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赋税和徭役繁重,刑罚苛严。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历史上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朝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末第一支农民起义队伍是谁领导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统治者应如何治国?
2023-11-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的规定有何特点?周朝和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体现了秦朝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的情况导致什么后果?写出秦的兴亡带给你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据《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官员都由中央任命,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据《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是对哪一行政制度的评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3)秦朝在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方面还有哪些创新?
2023-10-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古代哪两种政治体制?
(2)材料二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秦始皇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秦与六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赢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1)依据材料一表格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原因。

材料二: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其中在地方上的措施有何变化?

材料三:“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纪录片《中华文明》的解说词),其要旨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对后世有何影响?
2023-09-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1)依据君臣相见之礼的变化,分析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体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2)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朱元璋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政体进一步加强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2023-09-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等3地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3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条件。

材料二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


   
(2)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填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图二、图三的两位人物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各起到怎样的作用?
2023-09-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凤阳县李二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秦国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使命?

材料二



(2)图1“秦朝的政治建制”的目的是什么?该“建制”中郡县制的实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2023-08-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公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改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摘自《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中的“皇帝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当朝统治者推行了什么制度?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为巩固统治,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统治者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共同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添注涂改地在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之于唐”,中央政权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秦(朝)至宋(朝)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材料二: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都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中断了自己璀璨的古代文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中国文化在同其他文化相遇时,往往能够避免你死我活的所谓“文明的冲突”,能够与之和平共处……。中国文化能够数千年绵延不断,汇聚成博大精深的体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基因是其重要原因。

——据《中国文化善于对外来文化予以本土转型》等摘编


(2)“中国文化在同其他文化相遇时,往往能够避免你死我活的所谓‘文明的冲突’,能够与之和平共处”。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历史中举一贴切事例加以说明。
2023-06-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