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秦朝,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在大刀阔斧中行进,在农民战争的硝烟中灭亡。走进“大秦帝国”,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统一篇】

材料一:


【统治篇】

材料二: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摘编自柏杨《中国最短命的王朝:秦隋论》


【灭亡篇】

材料三:秦朝作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王朝,其实力自是不容人质疑。尽管实力强盛,但秦朝在历史上驻足的时间比起其他朝代来讲却少得惊人,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大到让六国屈膝的大国……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却草草地被义军收了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从图1到图2版图变化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
政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立①____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②____________
经济统一货币为③____________,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为④____________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西起⑤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综合以上探究,分析秦朝的兴亡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2023-1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为“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采取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3-11-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字、思想、制度等方面闪耀著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印记]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思想光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各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制度创新]

材料三: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此文字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2023-11-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3)材料三中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替代“古封国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对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3-11-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摘编自《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材料二   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材料三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替代“古封国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对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3-1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据《大道之行也》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据《诗·小雅·北山》

材料三 秦实现大一统后,为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革新政治统治模式,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至今。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分别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的制度及其目的。
2023-11-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的特点。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3-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探究。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作用。

材料二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立足唯物史观对西周这一制度进行评价。
【秦朝的制度建设】

材料三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部。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国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4)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新制度的生命力?
2023-11-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始冬裘夏葛,时之所宜。

——苏轼《秦废封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左和图右所反映出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别说出实行两种制度的目的。

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中农业上和军事上的内容,并说一说商鞅变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或改革的认识。(任选一个方面)
2023-11-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大秦帝国,在变革、创新中一路走来经历了兴衰与荣辱,留给后人警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摘自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材料二 秦朝在中央设置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摘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一夫作难而七隳(hui,毁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摘自贾谊《过秦论上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变法中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措施,结合所学指出该变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在中央主要设置的官职。并指出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最终目的。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从秦的发展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3-11-1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