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限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已地侯之。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1)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2)材料二示意图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图中丞相掌管什么事务?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上从其计”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4-02-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2 . 政策因时代发展而改变。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解读。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材料三   西汉建立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赣
邱穆陵独孤
步六狐贺楼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
(2)通过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在政治上加强统一的措施?那么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管理制度呢?
(3)为解决材料三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4)材料四反映的具体改革内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2024-02-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1)结合所学知识,将图3中①②处填写完整。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2)据材料二,指出周初在治理国家上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办法。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4补充完整。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法令所产生的影响。
4 . 秦始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他们都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之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控。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周法”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秦变“周法”后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和地方制度上各有什么表现?

材料二   武帝于元封五年,分全国为十三州部(监察区)。每个州部设刺史,刺史的权力是“六条问事”,其第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辖郡国,年终回京师向皇帝奏事。

——白寿彝《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职责是什么?秦始皇在监察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的共同目的又是什么?
2024-02-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实行郡县两级行政管理体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军事长官称为那尉,并设郡监主管监察。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县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则称县长。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渐渐地)弱矣”。

——《汉书》

材料三   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儒学史》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禁止郡国铸钱……统一由三暑铸造成五铢……实现了铜料国有和铸权国有……使五铢钱成为最稳定的方孔钱币,行用七百余年,至唐才废。

——摘编自任双伟《货币里的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体制是什么?并指出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示反映的历史问题,并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分别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024-02-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国策略?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影响。
(3)归纳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摘编自翦伯赞《秦汉史十五讲》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运用所学史实加以论述。

材料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影响
政治实施
①“____”,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
④____
思想文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②“____”,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③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军事北击匈奴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二序号后空缺的内容。
(3)“秦皇”“汉武”历来相提并论。你觉得我们应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8 . 中国秦汉时期在治国理政方面各有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管辖郡和人口数量图。


材料三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四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颁诏正式建立太学;将儒家经典“五经”确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1)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请说出图二中的秦统一货币的名称。
(2)材料二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3)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以上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和材料四介绍秦汉为实现思想上统一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并分析材料四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份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材料一反映出秦朝在地方建立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2)从材料二中你能找到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地做诸侯的目的吗?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成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敦煌的郡守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司隶校尉奏报给汉武帝”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作用。
2023-1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朝,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在大刀阔斧中行进,在农民战争的硝烟中灭亡。走进“大秦帝国”,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统一篇】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从图1到图2版图变化的历史意义。
【统治篇】

材料二: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摘编自柏杨《中国最短命的王朝:秦隋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
政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立①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②________
经济统一货币为③________,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为④________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西起⑤__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灭亡篇】

材料三:秦朝作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王朝,其实力自是不容人质疑。尽管实力强盛,但秦朝在历史上驻足的时间比起其他朝代来讲却少得惊人,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大到让六国屈膝的大国……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却草草地被义军收了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综合以上探究,分析秦朝的兴亡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2023-1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