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定国建制】

材料二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同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加强统一】

材料三


      
(1)“皇帝”是谁?“尽并兼天下诸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加强统治的措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2023-10-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乡镇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时期实行了什么制度?“天下初定”指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的什么事件?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以上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3)为巩固统一,秦朝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举出三例。
2023-10-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列举一个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从谁开始的?
(3)材料三描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5)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10-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帝”是指谁?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秦皇帝”功绩很大的理由。

材料二   秦皇帝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选自《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措施,分别是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何作用?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战;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秦朝定都何处?
(2)结合所学知识,“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为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二,“焚百家之言”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023-10-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东县杨山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秦由战国七雄之一到一统天下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崛起的密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见证】

材料一:(秦王)命蜀守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料实证】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开创之举】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蜀守”是谁?为“壅江水”而修建的工程是什么?
(2)材料二中“商君”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写出图中A、B处对应的内容,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秦统一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事业刚刚完成后,就在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体制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廷尉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诸侯所造成的。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摘编自《晋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分封制带来的弊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主张的哪一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深远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3-09-2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秦国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使命?
(2)图1“秦朝的政治建制”的目的是什么?该“建制”中郡县制的实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2023-09-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下表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摘编自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三   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反映了西周推行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制度的发展演变,得出了什么重要启示?
2023-09-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时期,大刀阔斧地推行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中央与诸侯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和变革。

——王子今《秦汉相继,百代相承》

材料四:地方权力到中央权力的集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都是某一时代特定的产物……集权组织机构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古贤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2)在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中,中央和地方官员是如何产生的?写出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完成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协调中央与诸侯的关系”方面又进行了哪一制度创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政治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09-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电机子弟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