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片插入稀硫酸中:
B.放入水中:
C.用溶液腐蚀铜电路板: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2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相关实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序号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在含0.1mol的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和KI溶液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变成黄色Ksp(AgCl)>Ksp(AgI)

B

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酸性:H2SO3>HClO

C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紫色褪去乙醇具有还原性

D

向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水层几乎无色苯与溴发生了反应
A.AB.BC.CD.D
3 .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一定存在B.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C.溶液中D.溶液中
2022-01-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Al2O3、Al(OH)3还含有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2)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_________气体的方法来代替。(已知:通入该气体后,其产物之一可用来做发酵粉)。
(4)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即与少量熟石灰反应)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生产流程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A试管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实验时在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若将双球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18更新 | 35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6 .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称取氧氧化钠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因此,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必须__保存。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个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_
(3) B中集气瓶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___
(4)判断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___
(5)氧氧化钠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CO2的密度约为2.0g/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体积)。
(6)用上述装置不能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___
2020-07-30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化学试题
7 . 碳酸镧咀嚼片是一种不含钙和铝的磷酸盐结合剂,常用于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高磷血症。实验室模拟用LaCl3为原料来制备碳酸镧。为避免生成碱式碳酸镧[La(OH)CO3],整个反应在较低的pH条件下进行。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制备碳酸镧。

①在实验室用装置甲还可以制取下列中的气体: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O2 B.Cl2 C.H2 D.NO E.SO2 F.C2H2 G.C2H4
②仪器X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实验中应先开K2再开K1,原因是_________
④为保证碳酸镧的纯度,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答一条即可)。
(2)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氯化镧反应均可生成碳酸镧。
①为了高磷血症患者的安全,通常选用碳酸氢钠溶液,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②NaHCO3与LaCl3反应过程中会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A.____和B.H++=CO2↑+H2O。
③T℃时,碳酸镧的溶解度为1.0×10-7mol/L,的电离平衡常数为6.0×10-11。请计算反应A的平衡常数K=______
2020-08-22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4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我国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以及营养盐等,其中特种食盐又分为低钠盐、加碘盐、加硒盐、加锌盐、加铁盐等。低钠盐是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适用于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病患者长期食用。加铁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适用于铁缺乏人群。
I.某一实验小组对低钠盐进行研究。
(1)检验: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低钠盐固体,灼烧,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甲同学认为含,无。但乙同学进行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色,否定了甲同学的观点。
(2)的含量测定:取的低钠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干燥的白色沉淀质量为,便可以计算低钠盐中的含量。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若可行,请写出含量表达式:若不可行,请写出不可行理由)。
Ⅱ.另一实验小组对加铁盐进行研究。
(3)配制溶液:准确称量该加铁盐,配制加铁盐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_______
(4)定性检验:检验该加铁盐中是否添加有,并检验其是否变质。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成表格。
步骤操作现象结论
步骤1取所配溶液,加入①_______无明显现象该加铁盐中添加且未变质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②______________
(5)定量测定:加铁盐国标是含铁量为。取所配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加热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剩余红棕色固体为,计算该盐含铁量为_______
2023-02-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9 .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确认有氰化钠(NaCN)、亚硝酸钠等,氰化钠毒性很强,遇水、酸会产生有毒易燃氰化氢(HCN)气体。氰化氢的沸点只有26 ℃,因此相当容易挥发进入空气,这就大大增加了中毒的风险。同时氰化钠遇到亚硝酸钠会发生爆炸。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氰化钠遇水产生氰化氢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爆炸现场约700吨的氰化钠大约需要900吨的双氧水来处理。氰化钠与双氧水相遇后,会释放出氨气同时析出白色晶体,使得氰化钠的毒性大大降低,写出氰化钠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爆炸残留在废水中的CN可以用Cr2O处理,拟定下列流程进行废水处理,

①上述处理废水流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混凝法    b.中和法    c.沉淀法    d.氧化还原法
②②中反应后无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③中,每处理0.4 mol Cr2O时转移电子2.4 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0 . 电子工业上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是在敷有铜膜的塑料板上以涂层保护所要的线路,然后用三氯化铁浓溶液作用掉(腐蚀)未受保护的铜膜后形成的。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1)写出FeCl3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检验废腐蚀液中是否含有Fe3所需试剂名称: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3)向②中加入NaOH溶液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此过程的现象:___________,此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③中所含物质:________,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