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4 道试题
1 . 25℃时,一定量的(为二元弱酸)与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部分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Z表示微粒
B.
C.时,
D.时,
2024-05-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题
2 .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总数大于
C.常温下,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总数为
D.溶液中,
3 .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B.
C.D.
4 . 缓冲溶液是指加少量水稀释或外加少量酸、碱,自身pH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溶液。1L含1mol乳酸(HLac)和1mol乳酸钠(NaLac)的溶液就是一种缓冲溶液,该溶液的pH为3.85。下图是此缓冲溶液的pH随通入HCl(g)或加入NaOH(s)的物质的量变化的示意图(溶液体积保持1L),已知lg3=0.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缓冲溶液中(
B.通过计算可得出,a点溶液的pH约为3.37
C.根据图像可以判断,b点溶液已失去缓冲能力
D.当加入NaOH,且横坐标为0.5时,对应溶液中(
5 . 下列有关超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的特性
B.分子以共价键聚合形成超分子
C.超分子是由两种或多种分子形成的聚集体
D.分子形成超分子的作用可能是分子间作用力
2024-04-15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题
6 . 1~18号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C>D>B>AB.D>B>A>CC.A>D>C>BD.B>A>C>D
2024-04-13更新 | 3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镁―空气中性燃料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电池,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实验小组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制备,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时,乙池可能产生导致光化学污染的气体
B.石墨电极Ⅱ增重239g时,外电路中流过2mol电子
C.工作时,电源的正极反应式为
D.采用多孔电极有利于增大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扩散
2024-04-07更新 | 74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碘微溶于水,若水中含I,碘溶解度增大,因为存在平衡:。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从某废碘液(Ⅰ2和淀粉)回收Ⅰ2。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平衡常数测定,步骤如下:
I.将一定质量的单质Ⅰ2完全溶于溶液中(假定溶液体积不变),加入10mLCCl4,振荡,静置后分液;
Ⅱ.实验测得上层溶液中
Ⅲ.滴定下层溶液至终点时,消耗溶液
已知:不溶于CCl4;一定温度下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水混合液体中,碘单质的浓度比值即是一个常数(用KD表示,称为分配系数),且室温条件下KD=85。
①分液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②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废碘液(含有Ⅰ2和淀粉)回收Ⅰ2的实验过程如下:
i.还原:取100mL废碘液,加入Na2S2O3将Ⅰ2、Ⅰ3还原为
ii.浓缩:加热浓缩到原体积的50%;
iii.氧化:向浓缩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研细的FeCl3固体,充分搅拌,静置;
iv.过滤:得粗碘和碘水;
v.升华:粗碘中含有FeCl3等杂质,用升华法提纯得精碘。
①还原时判断Ⅰ2全部还原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还原和浓缩的顺序不能交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升华法提纯粗碘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已省略)。使用仪器A进行回流水冷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a”或“b”),小烧杯中放置P2O5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⑤碘水可用乙醚一四氯化碳的混合溶剂萃取进一步回收碘,萃取剂总体积为10mL时四氯化碳与乙醚不同比例下的实验对比结果如下表:
比例1:01:11:21:31:41:5
萃取后碘水浅黄红浅黄浅黄红较浅黄色接近无色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元素周期表中某些过渡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可形成两种简单离子,稳定性
B.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22种
C.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D.基态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
10 . 氧缺位体(CuFe2O4-δ)是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的催化剂。一种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Fe2O4-δ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Al3+和Fe3+
②25℃时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Fe(OH)3Al(OH)3Cu(OH)2Fe(OH)2
开始沉淀的pH1.93.46.47.0
完全沉淀的pH3.24.77.6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______族,______区。
(2)CuFeS2“焙烧”时生成三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加Cu“还原”的目的是_______
(4)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
(5)已知Cu(NH3)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则“沉铁”过程中生成的[Cu(NH3)4]2+的空间构型是______
(6)充分“煅烧”CuFe2O4得到的氧缺位体(CuFe2O4-δ)的质量为原质量的98%,则δ=______
氧缺位体分解水制氢分两步:
第一步________(完成方程式);
第二步:2CuFe2O4=2CuFe2O4-δ+δO2↑。
(7)四方晶系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CuFeS2晶体的密度是ρg•cm-3,则a=______(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4-03-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