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3-14高二下·宁夏银川·期末
1 . 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2024-02-04更新 | 226次组卷 | 6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二中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化学试题
2 .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杀菌灭藻和鱼药制造。某校化学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制备亚氯酸钠(NaClO2)晶体。

[查阅资料]
①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②ClO2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沸点11℃。
③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使用浓硫酸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
(3)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55℃蒸发结晶→趁热过滤→38~60℃热水洗涤→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如果干燥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
(5)实验须使B中n(NaClO3):n(Na2SO3)=2:1,如Na2SO3过量,则滴加过量硫酸后使ClO2混有气体。装置D中可能产生,检验装置D中是否含有的方法是:取少量D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证明溶液中存在
(6)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mg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已知:)。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2024-01-31更新 | 42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化学试卷
3 . 锂辉石的主要成分有Li2O、Al2O3、SiO2,还含有少量Fe3O4、MgO等杂质,利用锂辉石制取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α- 锂辉石是致密坚硬的固体,β- 锂辉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ⅱ.CaCO3的溶度积常数为1×10−9,MgCO3的溶度积常数为1×10−6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
(2)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3)水浸时加入少量Ca(ClO)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方案中不选择H2O2做氧化剂的原因是_______
(4)中和过程中加入CaCO3,一方面是为了除去多余硫酸,另一方面是为了_______
(5)精制过程是为了除去钙镁离子,钙镁渣中含CaCO3、Mg2(OH)2CO3和MgCO3,写出生成Mg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精制过程中,当钙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c(Ca2+) 1×10−5 mol·L−1],溶液的pH为9,则CO的一级水解常数约为_______(忽略CO的二级水解及其他离子的水解)。
4 . 磷化铜(Cu3P2)用于制造磷青铜,磷青铜是含少量锡、磷的铜合金,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弹性原件。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价电子中成对电子数______个。
(2)磷化铜与水作用产生有毒的磷化氢(PH3)。
①PH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
②P与N同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____H3PO4(填“>”或“<”),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
(3)某磷青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该晶体中距离Cu原子最近的Sn原子有______个,这些Sn原子所呈现的构型为_______
③若晶体密度为8.82g/cm3,最近的Cu原子核间距为_______pm(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
5 . 草酸钴是制作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图:

(1)“550℃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
(2)“碱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钴浸出”过程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因为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污染环境,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净化除杂1”过程中,先在40~50℃加入H2O2,再升温至80~85℃,加入Na2CO3溶液,调pH至4.5.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金属离子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净化除杂2”过程中,加入NaF以除去原溶液中Ca2+(浓度为1.0×103mol⋅L1)和Mg2+,若控制溶液中c(F)=2.0×103mol⋅L1,则Ca2+的去除率准确值为________。[已知某温度下,Ksp(CaF2)=4.0×1011]
(6)如图为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摩尔质量为183g/mol)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300℃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写出B点物质与O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C点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 . 阿尔维德卡尔森因发现多巴胺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也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其结构式如下图a所示,化学式为C8H11NO2。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氧原子最高能级上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基态碳原子的一个2s电子跃迁到2p轨道形成激发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多巴胺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1 mol多巴胺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多巴胺易溶于水,理由是_______
(4)多巴胺与盐酸作用能形成盐酸多巴胺,结构如上图b所示,多巴胺和盐酸多巴胺中H—N—H键的键角,前者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_______

(5)盐酸多巴胺形成的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中阳离子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阳离子半径为R pm,则晶胞氯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晶胞的密度是_______
7 .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用作溶剂、防冻剂、燃料,也可用于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等,因此,探究甲醇的生产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2H2(g) + O2(g) = 2H2O(l)     ΔH1
H2O(g) = H2O(l)     ΔH2
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3
甲醇气体的燃烧热ΔH为_______kJ·mol−1(用ΔH1、ΔH2、ΔH3表示)。
(2)某温度下,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起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体积变为1.5 L,则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下列说法可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的有_______(填标号)。
A.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B.断裂3 mol H—H键的同时,生成2 mol C=O键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
(3)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③,某温度下,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x(CO2)]随压强(p)的变化关系,以及某压强下,-lg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CO2)~p对应图中的曲线_______(填“Ⅰ”或“Ⅱ”),该反应正方向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

(4)在利用CO2和H2合成甲醇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副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ΔH4 = +40.9 kJ·mol−1,若发现随反应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而甲醇的产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提高相同时间内甲醇产率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
8 . 一氯胺(NH2Cl)是一种长效缓释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一氯胺水解生成次氯酸。工业上常用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制取一氯胺(NH3 + NaClO = NH2Cl + NaOH)。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取原理设计了下列装置制取一氯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取一氯胺的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写出试管中所装药品的化学式:_______;仪器乙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乙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甲中将左侧导管插入下层四氯化碳中,其目的是_______,该装置中与其功能相同还有装置_______(填“乙”“丙”“丁”或“戊”)。
(4)实验过程中先关闭K1,打开K2,让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先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然后再关闭K2,打开K1,并_______(补充实验操作)。
(5)实验过程中若去掉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对一氯胺的产率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
9 . 25℃时,向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40 mL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 8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当溶液中c(HCO):c(CO) = 2:1时,溶液的pH = 10.2(已知lg2取0.3)
C.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能大量共存
D.pH = 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 c(HCO) > c(Cl)
2023-12-31更新 | 88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10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证明活泼性:Na > Cu将少量Na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红色固体
B证明酸性:H2SO3 > HClO将SO2通入漂白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证明H2SO4具有氧化性将少量稀硫酸滴入Na2S2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取适量淀粉水解液,滴入几滴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A.AB.BC.CD.D
2023-12-31更新 | 96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