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完成转化Ⅲ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F﹣F、H﹣H、H﹣F,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__;计算可得:H2(g)+F2(g)=2HF(g)H=___________
(2)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1mol白磷(P4,s)和4mol红磷(P,s)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E表示能量)。

P4(白磷,s)=4P(红磷,s)H___________0(填“>”或“<”),物质的稳定性:白磷___________红磷(填“>”或“<”),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P(红磷,s)+5O2(g)=P4O10(s)H=___________kJ•mol1
(3)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
Ⅰ.2Na(s)+O2(g)=Na2O(s)H=﹣412kJ•mol1
Ⅱ.2Na(s)+O2(g)=Na2O2(s)H=﹣511kJ•mol1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10-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二上·广东·期中
2 . 已知:(1)Zn(s)+O2(g)=ZnO(s),H=﹣348.3 kJ/mol
(2)2Ag(s)+O2(g)=Ag2O(s),H=﹣31.0 kJ/mol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 kJ/molB.﹣379.3 kJ/mol
C.﹣332.8 kJ/molD.+317.3 kJ/mol
2021-10-22更新 | 1363次组卷 | 10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测试A卷
3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充电电池、干电池的叙述合理的是___
①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②锌锰干电池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电器
③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④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2)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二氧化碳再次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H2(g)+O2(g)=H2O(l) ΔH1=-285.8kJ/mol
②C2H5OH(g)+3O2(g)=2CO2(g)+3H2O(l) ΔH2=-1366.8kJ/mol
③H2O(l)=H2O(g) ΔH3=+44kJmol-1
则CO2与H2反应生成C2H5OH(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3)镁和铝插入NaOH溶液介质中,___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
(4)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于溶水但能溶于酸。正极的反应式是___
(5)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___电极(“填A或B”)流向用电器。内电路中,CO___电极(“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_
2021-10-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化学试题
4 .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H2O(g) H=+41.3kJmol-1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 H=-210.5kJmol-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H2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H___0(填“>”或“<”),图中压强p1___p2(填“>”或“<”)。
②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则Q点H2的转化率为___
③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10-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1-4班)化学试题
5 . 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②增大O2浓度可提高SO2的反应速率
B.含1mol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NaOH固体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途径②中SO2和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若ΔH1<ΔH2+ΔH3,则2H2O2(aq)=2H2O(l)+O2(g)为放热反应
6 . 以锌锰废电池中的碳包(含碳粉、Fe、Cu、Ag和MnO2等物质)为原料回收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
I.将碳包中物质烘干,用足量稀HNO3溶解金属单质,过滤,得滤渣a;
II.将滤渣a在空气中灼烧除去碳粉,得到粗MnO2
III.向粗MnO2中加入酸性H2O2溶液,MnO2溶解生成Mn2+,有气体生成;
IV.向III所得溶液(pH约为6)中缓慢滴加0.50mol•L-1Na2CO3溶液(pH约为12),过滤,得滤渣b,其主要成分为MnCO3
V.滤渣b经洗涤、干燥、灼烧,制得较纯的MnO2
(1)Ι中Ag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II的灼烧过程中同时发生反应:
MnO2(s)+C(s)=MnO(s)+CO(g)       H=+24.4kJ•mol-1
MnO2(s)+CO(g)=MnO(s)+CO2(g)       H=-148.1kJ•mol-1
写出MnO2和C反应生成MnO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H2O2的电子式为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III中MnO2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解一定量的MnO2,H2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5)IV中,若改为“向0.50mol•L-1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III所得溶液”,滤渣b中会混有较多_____杂质。
(6)V中MnCO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1-10-03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研究反应机理对于认识反应和调控反应意义重大。
I:NO和H2可以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其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历程包含下列两步:
①2NO+H2=N2+H2O2(慢) Ea1
②H2O2+H2=2H2O(快) Ea2
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c(NO)/(mol·L-1)c(H2)/(mol·L-1)速率/(mol·L-1·min-1)
I0.00600.00101.8×10-4
II0.00600.00203.6×10-4
III0.00100.00603.0×10-5
IV0.00200.00601.2×10-4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活化能Ea1___________Ea2(填“>或<或=”)。
(3)m=___________n=___________
II: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能加快反应速率。
(4)2SO2+O2=2SO3的速率很慢,NO和NO2都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发生两步基元反应,快速生成SO3。请结合催化剂的特点,写出NO做催化剂时,这两步基元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5)请在下图中画出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过程__________(已知该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8 .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该反应原理可设计氢氧燃料电池
B.可推算H-O键的键能为926.8kJ/mol
C.H2O(g)=H2(g)+O2(g) ΔH=+241.8kJ/mol
D.H2分子和H2O分子中都只含共价键
2021-10-01更新 | 5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 ΔH=_______kJ·mol−1。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C2H6(g)C2H4(g)H2(g)
燃烧热ΔH/( kJ·mol−1)-1560-1411-286

(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Cl2Br2I2HClHBrHIH2
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按照反应 I2+H2=2HI生成2 mol HI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2021-09-1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不论该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其反应放出或吸收的总热量不变。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mol碳燃烧生成1mol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Q1,1mol一氧化碳燃烧生成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Q2,1mol碳燃烧生成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Q3,则Q1、Q2与Q3的关系___________
2021-09-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讲 热化学-2020-2021学年秋季班高一上学期化学教材知识点精讲练(沪科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