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萘类物质的加成反应,可以合成多种环状结构的异构体,并在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利用1-甲基萘()制备四氢萘类物质(,包括)。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十氢萘()的副反应,涉及反应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焓变分别为,则反应的焓变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根据的结构及命名方式,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为______
(3)四个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中最稳定的是______
②不考虑生成,从反应进行程度上考虑,利于生成的条件是______
③若曲线c、d分别代表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
(4)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投入一密闭容器中,检测到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此温度下,如何更多的得到______
a.延长反应时间
b.增大压强
c.使用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
d反应初期生成较多时,及时分离出
(5)时,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假定只发生过程,足量,且反应过程中氢气的浓度恒定为,当的转化率为a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2 . 合成氨工艺是氮肥工业的基础,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甲烷水蒸气重整是传统的主要的制氢方法,发生的反应为   。已知:甲烷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是893 kJ∙mol-1和286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①△H1=___________
②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甲烷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φ,CH4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2)N2、H2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ⅰ);(ⅱ)
表面反应:(ⅲ);(ⅳ);(ⅴ)
脱附:(ⅵ)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ⅰ)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在上述历程中,(ⅰ)的反应速率最_____ (填“大”、“小”),原因是:_____
②反应过程中,如果仅增多Fe催化剂的量(不改变比表面积),下列选项有变化的是_____
A.反应热                                                                   B.化学平衡常数
C.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                                        D.活化能
(3)一定温度下发生合成氨反应时,反应物分子百分数和分子能量的关系如图,其中E表示分子的平均能量,是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

回答下列问题:
①活化能=_____(用含Ec、E的式子表示)。
②在上图中作出升高温度时,E~EC间分子百分数和能量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
2023-11-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师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3 .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钛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属于__________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物质A的目的是防止被氧化,物质A是___________,上述制备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副产物和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由二氧化钛制取四氯化钛所涉及的反应有:



反应___________
4 . 转化利用对化解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工作者致力于将转化为各种化工原料。
Ⅰ.早在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①生成;②分解生成尿素。
   
(1)活化能:反应①___________反应②(填“>”、“<” 或“二”);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Ⅱ.我国科学家研究电池,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电池中,反应产物为;和单质碳,正极电还原后与锂离子结合形成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


③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利用重整技术可获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重整过程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反应ii:
不同配比随温度变化对出口合成气中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对于反应i,试比较点和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或“=”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___,当一定,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4)当,温度高于900℃,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在930℃、101kPa时, 按投料比加入刚性密闭容器中,达平衡时,测得的转化率为90%,的转化率为95%,试计算反应ii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10-15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5 . 已知存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氢气燃烧
②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2H2O(l)=2H2(g)+O2(g) ΔH2=+571.6kJ·mol−1
③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H2O(l)=H2O(g) ΔH3=_____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反应①为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在反应②中使用催化剂,ΔH2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反应③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4)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则M的化学式为_____,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填“M”或“N”)。
(5)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238.6kJmol1,则a_____238.6(填“>”“<”或“=”)。
(6)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7)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
(8)已知:


(均大于0)
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则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
2023-09-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2021年以来,全国十六个省市将氢能源写入“十四五”规划中,氢能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新能源,以CH4为原料制H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催化重整制涉及以下反应:
主反应:CH4(g)+CO2(g) 2CO(g)+2H2(g) H1=+248 kJ·mol-1
副反应:CO2(g)+H2(g) CO(g)+H2O(g) H2=+41 kJ·mol-1
(1)写出CH4与H2O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我国学者模拟主反应重整制H2,研究在Pt-Ni合金和Sn-Ni合金催化下。甲烷逐级脱氢的反应。不同催化剂的甲烷脱氢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吸附过程产生的能量称为吸附能)。

使用Sn-Ni合金作为催化剂的历程中最大能垒___________eV;脱氢反应阶段选择Pt-Ni合金作为催化剂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
(3)恒压P0条件下,CO2与CH4以等物质的量投料进行催化重整实验,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
②X点的速率: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③800 K时,主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系统,通过“溶解”水中的CO2触发电化学反应,该装置可有效减少碳的排放,并得到氢能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09-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研究消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NO2是工业合成硝酸的中间产物,也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工业可采用CH4消除NO2污染,主要原理为CH4(g)+2NO2(g)CO2(g)+2H2O(g)+N2(g) H。
①已知:CH4的燃烧热H1=-890.3kJ•mol-1
N2(g)+2O2(g)=2NO2(g) H2=+133kJ•mol-1
H2O(g)=H2O(l) H3=-44kJ•mol-1
H=________kJ•mol-1
②在3.0L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H4和2molNO2,进行上述反应,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t/min0246810
总压强p/×100kPa4.805.445.765.926.006.00
则0~4min用N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2)=________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kPa。
(2)N2O曾用作麻醉剂,其分解的方程式为2N2O(g)2N2(g)+O2(g),分别向四个密闭容器中充入如表所示相应气体,进行上述反应。容器I、II、III中N2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容器物质的量/mol
编号体积/LN2ON2O2
IV1=1.00.100
IIV20.100
IIIV30.100
IVV4=1.00.060.040.04
①若容器IV保持370℃,则起始反应速率v(N2O)_______2v(O2)(填“>”“<”或“=”)。
②A、B、C三点中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
③碘蒸气的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步I2(g)2I(g)(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
第三步2IO(g)+2N2O(g)2N2(g)+2O2(g)+I2(g)(快反应)
则第二步的活化能________(填“>”“<”或“=”)第三步的活化能。
实验表明,碘蒸气存在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0.5(I2)(k为速率常数),已知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其反应速率方程v=k1•c(N2O)•c(I)(k1为速率常数)。则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和k1表示)。
8 . 用制备,既可减少碳排放,又可获得实用的含碳物质,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主要反应为:
I.              
II.       
回答下列问题:
(1)①25℃,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的燃烧热为286
       
_________。反应I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
(2)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催化效果M___________N(填“优于”或“劣于”)。
②已知活化能(看作不受温度影响),反应温度T和速率常数k之间符合公式:(R和C为常数),下列关于反应Ⅰ在题设条件下的图像与上述两种催化剂关系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d.   
③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能加快制备的速率且提高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移走(g)   D.更换适宜的催化剂
(3)T℃时,在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CO(g)、1mol(g)以及催化剂,仅发生反应II。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9 . Fe、Co、Cu等金属在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乙二醇和甲醇,但若反应温度过高,乙二醇会深度加氢生成乙醇。
   (g)+CO2(g)+3H2(g)HOCH2CH2OH(g)+CH3OH(g)
   
获取乙二醇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2步:
I.   (g)   
II.   加氢生成乙二醇与甲醇。
①步骤I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研究反应温度对EC加氢的影响(反应时间均为),实验数据见下表:
反应温度/℃的转化率/%乙二醇的产率/%
16023.823.2
18062.160.9
20099.994.7
22099.992.4
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EC的转化率越高,原因是_______。温度升高到220℃时,乙二醇的产率反而降低,原因是_______
(2)多晶是目前唯一被实验证实能高效催化还原为烃类(如)的金属。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分别以多晶为电极材料,用阴离子交换膜分隔开阴、阳极室,反应前后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温度控制在10℃左右,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反应如果用作为催化剂,可以得到含有少量甲酸的甲醇。为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将催化剂循环使用,相同条件下,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甲醇产量如图所示,试推测甲醇产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Co的性质与相似)
   
(4)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10 .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标准状况下,1.68L家用燃料(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某气体)质量为1.2g,在25℃和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66.77kJ的热量。
(1)该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该气体的燃烧热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Ⅱ.火箭发射时可以用肼(,液态)作燃料,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和水蒸气。
已知:
   
(2)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32g液态肼与足量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器的原因:①能快速产生大量气体;②___________
Ⅲ.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可用CO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
已知:在25℃、101kPa下,



(5)25℃、101kPa下,CO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07-24更新 | 5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