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咖啡馆在18世纪的英国达到鼎盛。咖啡馆作为文明而廉价的公共消费空间,被称为“便士大学”。咖啡馆为招徕顾客而订购时下流行的报刊供人免费阅览,馆内布局方便顾客畅谈。咖啡馆作为信息交换和流通的理想场所,逐渐成为商界人士的经常光顾之地。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出现了不少“专业化”咖啡馆,促使专业领域信息更便捷流通。一些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乐于在咖啡馆中议论时政的人,被喻为“咖啡馆政治家”。无论是新闻话题还是政治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在咖啡馆自由交流,不必太担心受到责难。

——摘编自何习尧、冯蜀冀《公共领域机制的英国咖啡馆和法国沙龙比较研究》

材料二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1819世纪,茶馆不仅遍布城乡,而且种类多样:有文人雅士居多的“清茶馆”;有设在郊外、设备简陋的“野茶馆”;有既卖茶又兼经营点心、茶食或酒类的茶馆;有兼营说书和演唱的书茶馆;还有设在乡镇,名为茶馆实为赌场的茶馆。这一时期,遍布城乡的茶馆不仅是平民饮茶之地,同时又是群众听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是商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谈生意找生活的集散地。清代茶馆特别发达,这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茶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闵宗殿《茶馆历史杂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咖啡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代茶馆和英国咖啡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共空间发展的作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代尚武思潮是千年变局逼迫下社会意识转型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85月,张之洞在奏章中提出“尚武救国”的改革倾向。他指出西方国家以尚武为荣,中国的富强之路或可通过“寓科举于行伍”而实现。1904113日,张之洞等人制定“癸卯学制”,更加重视“尚武教育”,规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并于文高等学堂中讲授军制、战史、战术等要义。1906年《学部奏请宣誓教育宗旨折》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等结合起来。一时间尚武教育思想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同。如《大公报》即撰文评论说“既可舒畅筋骨,又可熟悉步伐,由此进业,大可鼓气尚武之精神也”。

梁启超“欲先新吾国,当先新我民”的思想也是近代尚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他提出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要以“尚武”为培养“新民”的途径。他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

——摘编自谢忠强《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尚武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569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829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10中共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1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710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2021-05-25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翰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肯定农民群众在反奸、清算、减息、减租等斗争中已经使用的集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方式,且要求绝不可侵犯中农利益和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这一指示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C.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思想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5 .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D.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2021-05-14更新 | 2229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巨擘,致力于西学的译介和优秀教科书的出版。其主事者张元济以“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事而失坠”为应尽之责,于1914年开始组织辑印古籍。其古籍辑印兼顾“常用常见”和“珍稀罕见”,精选版本、精校精印,借助机器石印使古籍“得以家弦户诵”。1929年开始编印的,《国学基本丛书》使用新式标点、增添白话注释与导读,堪称古籍出版的成功案例。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规模巨大、享誉海内外,成为业界典范。

——摘编自董丽敏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发展迅速。不过,古籍出版周期长、投入大,在读者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深刻变化的今天,面临新的考验。同时,当前古籍出版也存在选题不精、重复出版严重、校勘和今译质量不高等问题。199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在专门人才培训、整理出版规范化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2014年问世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陆续推出镜像版、网络版、微信版、微信专业版四款产品,为古籍出版开拓新领域作出了良好示范。

——摘编自杨牧之《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十世纪初期商务印书馆大规模出版古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籍出版的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候斯也作诗云:“近闻回中章大作,不向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
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
2021-05-12更新 | 712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现代留学简表

时间主要留学地点及人数留学方式代表人物
1872美国,约120官费留学俗天佑,唐绍仪(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严复
18981905日本,约8000官派和自费孙中山鲁迅、周恩来、蔡元培、田汉等
19091937美国,总计1971“庚款留学”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梅贻琦
20世纪20年代苏俄,约1390革命留学刘少奇、王稼祥、张闻天
19501966苏联和东欧,约万余人政府派遣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沈显杰(地质学家)、刘铁生(外交家)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现代留学”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降,欧洲国家与社会从基督教世界中逐渐显现出独立的力量,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写道,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之后,阅读不再是经院学究的特权,也不是王公贵族的奢侈消遣与学者的专属领域,阅读开始走向大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书馆兴起并繁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各地先后出现公共图书馆运动。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图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9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宣扬西方图书馆事业,提倡新建公共藏书楼。
1898京师大学堂建立,拟定《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
1902清政府颁行《钦定学堂章程》,成立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还仿照西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制订了—整套规章制度。
1903《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藏书机构为“图书馆”,是官方文件首次使用“图书馆”这一名称。
1912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部职令草案》《教育部官制》,认定通俗图书馆是社会教育司执掌的重要的社会教育事业。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图书馆兴起的特点,并简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秦朝徭役,《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失期,法皆斩”的记载。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徭律》却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及时出发),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可见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史记》属于私人修史可信度低
C.考古发掘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
D.《秦律》客观再现秦朝历史全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