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下列选项中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分封制与井田制   ②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③均田制与租调制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3-01更新 | 47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代法律规定男子二十一岁开始服兵役。有一次右仆射(注:位同宰相)提议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给事中魏征拒绝署敕,最终该提议未得通过。此时魏征任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
A.大理寺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
3 .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创举,这主要是指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初中书省下设六名中书舍人。凡百司表章,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提出“商量状”,拟出各种方案。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
A.君相矛盾得到了缓解
B.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C.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
D.中枢权力机构完备
2019-06-25更新 | 1118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通典》记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②儒学开始了独尊地位③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④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设有转运使、盐铁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其目的在于
A.增加政府税收
B.完善中央官制机构
C.削弱丞相权力
D.增强统治阶级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代规定左丞统吏部、户部、礼部,右丞统兵部、刑部、工部。左丞与右丞两个官职所隶属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2019-04-04更新 | 690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大教授贺卫方指出:“在唐代,中央集权下,君主和文官集团达到了最佳的合作和良性循环,把这个制度的有效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一制度
A.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的消失
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2019-03-06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