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1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时,江、浙、闽、粤四地的开关和雍正时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部分欧美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输出的商品一般以棉布、丝绸、瓷器、铁锅、茶、糖为大宗,进口的商品则是哆罗呢、哔吱、玻璃、珊瑚和各种香料、海味等奢侈品。在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的地位。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以正当商品的贸易为主,还夹杂有鸦片贸易。在1871-1936年间中外贸易中,进口的棉布从30.5%下降到1.5%,钢铁从0.9%上升到13.2%,机械工具从零上升到6.4%;出口的茶叶由52.7%下降到4.3%,棉纱及棉织品由无上升到3.0%。尽管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极不平衡,但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秀琴等《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材料三   1978199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4.6%。20022008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达26.7%,其中出口27.9%,进口25.1%。自2001年开始,中国外贸顺差逐年扩大,至2008年已达到2954.6亿美元。

——摘编自《新中国60周年经济史记之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外贸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外贸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外贸发展的认识。
2024-03-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中后期,英国比法国较早地建立起强大的王权,英国贵族的势力因受到强大王权的限制远不如法国的贵族,但是,深受日耳曼人传统自由观念熏陶的英国贵族们绝不会成为对王权俯首帖耳的羔羊,单个贵族虽不足以和国王抗衡,多数贵族联合起来却能迫使国王签署限制其权力的《自由大宪章》,贵族与王权的较量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基本上呈均衡态势,由此产生了以兼容并包为基本特色的多元政治文化传统,既容忍对立方的存在,又兼容传统的思想与文化。


法国王权与贵族势力的较量却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在中世纪早期,法国境内许多贵族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远在法王之上,法王的实际统治仅局限在王室领地——巴黎地区之内。在中世纪后期,法王的实力急剧扩张,不要说单个贵族,即使全体贵族联合起来也不足以对法王的权力构成实质性的制约,法国出现了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

——摘编自雷恒军《制度变革的民情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中后期英、法两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贵族与王权较量的基本历程。
2024-03-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61978年,尽管前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国家一度停止向外派遣留学人员,但从 1972年起又恢复了自1964年开始执行的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据统计,19721978年,我国向49个国家共派出1977名留学人员。

——摘编自刘学江《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评〈出国留学六十年〉》

材料二   近年来欧美留学学费在逐年攀升,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学院普通一年制硕士生为例, 20052006年度学费为11 958英镑,20112012年度学费升至15 888英镑,20122013年度学费又升至16 512英镑。然而,中国自费留学的人依然在不断增加。《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年)显示,有九成的留学生出国依靠自费,留学“大众化”成为当今中国留学生的突出特点。有些学校甚至给中国学生和家长留下“花钱就能留学”的印象。

——摘编自贾远琨、孟思奇《中国成为第一留学大国“留学热”需“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1978年我国留学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同时说明1972年我国 恢复留学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大众化”、以自费为主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特点的角度谈谈发展留学教育的必要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处境十分艰难,撇开经济形势,单说政治生态就恶劣异常,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再是后来与苏联的化友为敌,战争阴云常年笼罩着中国大地。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我国、行研制 “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空中升腾的巨大蘑菇云,震撼了整个世界;1970 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空中传来清晰的“东方红”乐曲,它是如此悦耳动听, 整个中国都在聆听,整个世界也一定在静听。

——摘编自潘志华《中国科技走向辉煌》

材料二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的因素共同推动所致。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典型代表。一个国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不仅仅是国力的体现,而且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民众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神舟飞船”计划的成功,就如同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引起全世界的注视,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它的经济效应将不断放大。

——摘编自冯留建《中国科技故实力的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70年代与新时期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不同影响,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一些主战的将军、督抚很快就变到主和的立场。道光皇帝也曾显得好像是坚决主战,但是他不断地动摇,终于接受屈辱的和约。这就因为他们在主战时都不切实际地认为可以一战取胜,当速战论行不通,马上就转到了投降主义。林则徐是一贯的坚决的主战论者,但他最多只能在他曾负责的广东地区加强防务。在封建官僚集团中虽然还出现了林则徐这样优秀的人物,但他在本集团中只能受到排挤和打击。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在陆上,日本在平壤将李鸿章的淮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成立了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并宣布朝鲜独立。在海上,中国的境况更为悲惨。尽管中国海军吹嘘有65艘军舰,相比之下日本只有32艘;尽管中国海军力量在世界排名第8,而日本只排名第11位,但是中方并没有将所有船舰都动员起来作战,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与日方交战,南洋舰队以及另外两支舰队则保持“中立”,以图自保。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不同影响及其根源。
2024-03-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为了确保国家赋役征发,户籍登记要注明户内人口的姓名、性别、年龄、是否课田,土地名目、段亩、四至等。为防止脱籍漏户,沿用隋朝的“貌阅”制,即每年由各县对户口核查登记,上报州和尚书省保留。在户籍管理上,唐朝推行乡里制和坊村分治。乡里是地方自治组织,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最基层机构。管理者由民间实体家户构成,承担各种事务和责任。坊的居民主要是贵族和商人等,而村的居民主要是农民。坊和村都各自设职,掌管户口。坊和村之间,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不可随意逾越。唐朝还制定了有关户籍的律令,对不登籍之户,或“脱口者”,一经查出,“家长徒三年”。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重塑社会结构成为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新中国的户籍制度最先在城市酝酿确立,如北京在1950年初制定了户口规则,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户口管理办法,并进行户口清查,确立起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在农村通过查土地、查户口,废除了旧的土地及保甲制度,配合了土地改革,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1953年,为了做好第一届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选举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全国人口登记办法》,通过人口普查为新中国户籍管理奠定了基础。到1956年时,全国性户籍制度建立起来,并由公安部门统一管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户籍制度的意义。
2024-03-01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重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曾经在1859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说过:“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摘编自吴苑华、吴妍林《被祛除误读而走向澄明的恩格斯——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上马恩走的两条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贡献。
2024-03-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4月16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

——摘编自【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

材料二   法国虽采纳内阁制,但内阁力量脆弱,议会权力很大,议员行使职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形式上,法国内阁成员是总统的官员,实际上内阁组成后即向议会报告施政方针,以便取得众议院的“信任”。议会如果投不信任票,内阁即需提出辞职,并重新组阁。法国总统非经议会两院同意,不准宣布战争。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后,不得提前罢免,除了叛国罪外,不对任何罪行负责。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法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
佛罗伦萨城不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舞台和意大利民族语言形成的中心,而且是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最早的诞生地和主要的活动地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萌芳诞生最早,金融高利货资本雄厚,城市共和国具有民主、共和的政治特点,资产阶级积极提倡和激励断的文化运动。世俗教育最为发达,培育出大量思想解放的新型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先进文化德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不是复兴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是主要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比较敏感,以发表“讽刺文集”和造型艺术而著称,重点是揭露和批判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反动和愚昧。这为宗教改革运动做了准备。一些作品强烈地反映出反对分裂。要求统- -和摆脱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早期运动以宫廷为中心主要是在王室和一部分贵族之间传播。这是由于法国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封建王权较强大。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包税、放货、买卖官职等方式加强了与王权的联盟。资产阶级充分官僚化并走向贵族化,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活动于宫廷之中,王公贵族对人文主义者加强笼络和奖励,通过意大利战争将意大利豪华的城市文明迅速传播于法国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伊萨伯拉等王室成贾曾对人文主义活动给予庇护和支持,聘其任宫廷高职,人文主义者涅波尔赫。巴列思第亚等人编著各类词典,作品颇丰。许多人文主义者对西班牙专制君主评价甚高
上表为欧洲文艺复兴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4-02-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富有的宗族成员对于贫困族众的赈济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救恤族中孤弱和单寒亲友,包括资助贫困族人婚丧嫁娶以及维持日常生活,赡养族中孤老疾弱,抚育那些幼年失怙的子侄等。其二,战乱和凶荒之年存恤贫者,如房景远“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由宗族发起的社会救济,看似一视同仁,实际上并非如此,救济的主体同客体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别,由近亲及远亲,拥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排在前,如有余力,则依次惠及旁人。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救济者的经济实力,救济也不是无限度地进行,在限度与承受能力之外,赈济的力度与辐射范围逐级递减。

——摘编自邵正坤《北朝的宗族与社会救济》

材料二   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特别规定:对于“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工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垦荒,以均地力”,国家将“严定田赋税收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征收”。对于广大工人,“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其余如养老育儿、普及教育、抚恤残疾等,“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

——摘编自周兴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具体内涵》

材料三   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宗族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一大减贫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社会救济的认识。
2024-02-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