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社会历史进程,是国家朝气蓬勃和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当旧的制度、体制阻碍社会发展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纵观历史,思想文化的解放,常是国家政治经济急剧变革的先兆。那些蕴涵着新思想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当中,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巨大力量。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或体制战胜旧的制度或体制,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

——摘编自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简表。

时期表现
1500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西欧的地域界限被打破,人口流动性提高,民族共同体内部的经济联系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法国大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法国大革命爆发,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被摧毁,彰显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的理念,国家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祖国。西欧一系列革命都与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德国、意大利实现了统一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狭隘民族主义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兴起,其煽动对其他民族的排斥敌视。日本产生“民族优越论”,把日本的富强建立在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在合作的基础上,出现共享和共融,典型的代表是欧共体发展为欧盟。本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的首要考量。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起到主导作用

——摘编自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从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时间

盘尼西林发明及应用

盘尼西林的价值

1928年

英国科学家佛莱明意外发现青霉菌可以抑制引发气管炎、伤口化脓等各种炎症的葡萄球菌。因无法量产,未受重视而搁浅。 盘尼西林被认为是二战时期26项技术革新中最重要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

1943年

美国制药公司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盟国各国未自主研制,基本都是从美国手中获取。

1944年

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第一个卫生防疫机构——中防处研制出第一批国产青霉素,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2001年

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丝绸之路与新航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一直到龚自珍,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天工开物》的各种解读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非常重要的题目。那些奉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为圭臬的学者,力图在中国历史中找到可堪与欧洲对等的个案,找到欧洲的镜像。因此,在一些学者眼里,这本著作之存在,是中国人有志于工艺知识、技术和实用手段的一个有力证明。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宋应星之后没有学者沿着他的路数、用他开创的包罗万象的方法来了解工艺知识,这恰好足以说明中国人在思想层面上对实用事物和技术缺少兴趣;或者,他们将这本书看作一个文明的标志,而这文明中的发明和创造能力都正在趋于衰落。我在这里所做的,便是将《天工开物》重新归置到它原本所处的各种关联之中。(在我看来)宋应星对于“天工”和“开物”这两个语汇的使用,意在将自己的文字纳入一个更大的关联当中,而非简单地记录工艺过程。他相信,通过描写这十八个遴选出来的工艺领域,人们可以从中学到重要的宇宙规制(“天理”),了解这些规制能让世界进入“治”的状态中。

——《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


围绕材料中关于《天工开物》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界定英国何时崛起为大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克伦威尔时期本应被视为英国崛起的开端,这不仅在于英吉利共和国实际取得的成就,更在于“克伦威尔触摸到了一个更深远更持久的国家强盛概念的奥秘”。然而,英吉利共和国的强大最多只能被看作英国崛起为大国的序幕而非其正式的开端。将光荣革命看作近代英国崛起的起点,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英荷关系的调整,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此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这与此前英国时断时续的偶尔辉煌大为不同。……或许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前英法两国经济实力对比不利于英国以及工业革命迅速扭转这种对比的事实,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强调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崛起的关键作用。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英国崛起的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简要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各个年代的发明

时间历史资料
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76年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1895年马可尼发明电报
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条流水线诞生
1969年互联网问世


以“交通、通信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与美国相关的材料进行论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17世纪后期世界局部地区经济状况简表。

葡萄牙1669-1683年,葡萄牙港口都渐渐地趋于衰落,船只载货不足,运费降到了无利可赚的程度。
西班牙更多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到阿卡普尔科,致使欧洲货物的价格暴跌。在1682年、1684年、1686年和1690年,由于贸易不足,没有设立墨西哥船队。
英、荷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设置壁垒抵制外国的殖民地产品;船只装载葡萄牙港口的蔗糖和烟草,运往国外市场上出售。
巴西1666年,天花流行病几乎扫荡了整个巴西,由此导致一场生产危机。巴西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外国的竞争,价格出现了惊人的暴跌。越来越多的甘蔗种植园主被较高的工业利润率所吸引,转向生产酒类,向碾磨厂和牧场增加投资。


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8年,为扩大英帝国的版图,政府派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土著人冲突中被杀死。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土著人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4-18更新 | 670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