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1 . 设自然数,由个不同正整数构成集合,若集合的每一个非空子集所含元素的和构成新的集合,记为集合元素的个数
(1)已知集合,集合,分别求解
(2)对于集合,若取得最大值,则称该集合为“极异集合”
①求的最大值(无需证明).
②已知集合是极异集合,记求证:数列的前项和
2024-04-04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如果
(1)求证:
(2)若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判断的大小关系,并予以证明.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海尔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3 . 阅读材料:
(1)下侧图片中为初中化学实验试题,请用数学中不等式知识解释题中“氯化钠加得越多,溶液越咸”这句话,用
代替溶质,
代替溶液,
代替添加的溶质并证明.
(2)结合(1)中的不等式关系与

,则有
的不等式性质.解答问题:已知


是三角形的三边,求证:
.
   
2023-10-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4 . 已知抛物线C上两个不同的点.
(1)求证:直线C相切;
(2)若O为坐标原点,CAB处的切线交于点P,证明:点P在定直线上.
2022-07-25更新 | 12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7月第一次摸底测试数学(理)试题
5 . 汽车前灯反射镜曲面设计为抛物曲面(即由抛物绕其轴线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其设计的光学原理是:由放置在焦点处的点光源发射的光线经抛物镜面反射,光线均沿与轴线平行方向路径反射,而抛物镜曲面的每个反射点的反射镜面就是曲面(线)在该点处的切面(线).定义:经光滑曲线上一点,且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垂直的直线称为曲线在该点处的法线.设计一款汽车前灯,已知灯口直径为20cm,灯深25cm(如图1).设抛物镜面的一个轴截面为抛物线C,以该抛物线顶点为原点,以其对称轴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抛物线上点P到焦点距离为5cm,且在x轴上方.研究以下问题:

(1)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和准线方程.
(2)求P点坐标.
(3)求抛物线在点P处法线方程.
(4)为证明(检验)车灯的光学原理,求证:由在抛物线焦点F处的点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点P反射,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抛物线对称轴.
2022-04-19更新 | 111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悬索桥(如图)的外观大漂亮,悬索的形状是平面几何中的悬链线.年莱布尼兹和伯努利推导出某链线的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该方程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的我们有双曲正弦函数.

(1)从下列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并求函数的最小值;


.
(2)求证:.
2022-02-01更新 | 130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同济大学”杯数理化联赛数学试题
7 . (1)请用文字语言叙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把(1)中的定理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并用反证法证明;
(3)求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问题,除了可以转化为求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还可以转化为求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写出两个平行平面的构造方法,并说明为什么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就等于这样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2021-10-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从中选取个不同的数,按照任意顺序排列,组成数列,称数列的子数列,当时,把的所有不同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称数列的子二代数列.
(1)若的子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的子二代数列的前8项和;
(2)若的子数列是递增数列,且子二代数列共有项,求证:是等差数列;
(3)若,求的子二代数列的项数的最大值.
2024-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已知抛物线.
(1)直线交抛物线AB两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2)已知PQ上的不同两点,且直线的斜率,直线分别交抛物线四点,求证:四点共圆.
2024-03-07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如图,在圆锥中,若轴截面是正三角形,C为底面圆周上一点,F为线段上一点,D(不与S重合)为母线上一点,过D垂直底面于E,连接,且

(1)求证:平面平面
(2)若为正三角形,且F的中点,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