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如图,瑞典数学家科赫在年通过构造图形描述雪花形状.其作法是: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一段为底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去掉底边.反复进行这一过程,就得到一条“雪花”状的曲线.设原正三角形(图①)的边长为,则图④中图形的面积为(       

A.B.C.D.
2023-02-22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对圆锥曲线有深刻且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圆锥曲线》一书中,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已知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为,那么点的轨迹就是阿波罗尼斯圆.如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为时的阿波罗尼斯圆为.下面,我们来研究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已知圆上的动点和定点,则的最小值为(       
A.B.C.D.
2023-02-14更新 | 159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3 . Cassini卵形线是由法国天文家Jean—Dominique Cassini(1625—1712)引入的.卵形线的定义:线上的任何点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常数b是正常数,设的距离为2a,如果,就得到一个没有自交点的卵形线;如果,就得到一个双纽线;如果,就得到两个卵形线.若.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______:若A是轨迹Cy轴交点中距离最远的两点,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2023-02-10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4 . 抛物线的弦与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常被称为阿基米德三角形.阿基米德三角形有一些有趣的性质,如:若抛物线的弦过焦点,则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的交点在其准线上.设抛物线,弦AB过焦点,为其阿基米德三角形,则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
2023-01-31更新 | 473次组卷 | 4卷引用:沪教版(2020) 一轮复习 堂堂清 第七单元 7.8 抛物线
5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一点,总存在一个点满足关系式,则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使得椭圆变换为一个单位圆;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得到,记的面积分别为,求证:
(3)若的三个顶点都在椭圆上,且椭圆中心恰好是的重心,求的面积.
6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的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120°时,所求的点为三角形的正等角中心,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的点称为费马点.已知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对边,且,若点P的费马点,则       
A.B.C.D.
2023-01-07更新 | 2346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期末)数学(理)试题
7 . 数学家笛卡尔研究了许多优美的曲线,如笛卡尔叶形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为.当时,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曲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②曲线关于直线轴对称;
③对任意,曲线与直线一定有公共点;
④对任意,曲线与直线一定有公共点.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
2023-01-06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8 . 数学家康托()在线段上构造了一个不可数点集——康托三分集.将闭区间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余下的区间段长度为;再将余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余下的区间段长度为.以此类推,不断地将余下各个区间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重复这一过程,余下的区间集合即为康托三分集,记数列表示第次操作后余下的区间段长度.
(1)_______________
(2)若,都有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136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两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数学试题
9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的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的一列数:1,1,2,3,5,8,13,21,….该数列的特点如下:前两个数均为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现将中的各项除以2所得的余数按原来的顺序构成的数列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若,则D.
2023-05-23更新 | 966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艾萨克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同时在数学上也有许多杰出贡献,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零点时给出一个数列,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有两个零点1,2,数列为牛顿数列.设,已知的前n项和为,则等于(       
A.2022B.2023C.D.
2023-05-23更新 | 68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