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著的《几何原本》中记载: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要么是一个素数,要么可以写成一系列素数的积,例如.对于,其中均是素数,则从中任选3个数,可以组成不同三位数的个数为(       
A.18B.32C.36D.42
2 . 杨辉三角(如下图所示)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到第2024行,每行的第3个数字之和为(       

A.B.C.D.
2024-04-30更新 | 51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5月)数学试题
3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图一是一个由波涛纹和葡萄纹构成的正六边形青花瓷盘,已知图二中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圆的圆心为正六边形的中心,半径为1,若点在正六边形的边上运动,动点在圆上运动且关于圆心对称,则的取值不可能是(     

A.B.2C.D.3
2024-04-24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4月)考试数学试题
4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为三角形的三边).现有满足,且的面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的周长为30B.的中线的长为7
C.的三个内角满足D.的外接圆半径为
2024-04-1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5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展示了二项式系数表(第行从左至右每个数分别为),数学爱好者对杨辉三角做了广泛的研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第2024行的第1014个数最大
C.第6行、第7行、第8行的第7个数之和为第9行的第7个数
D.第34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个数与第15个数之比为
2024-04-03更新 | 64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奥赛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余弦函数导数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具有的类似的性质(不需要证明);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求的最小值.
2024-03-10更新 | 10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卷
7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展示了二项式系数表,数学爱好者对杨辉三角做了广泛的研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6行、第7行、第8行的第7个数之和为第9行的第8个数
B.
C.第2020行的第1010个数最大
D.第12行中从左到右第2个数与第3个数之比为
2024-03-04更新 | 2048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520次组卷 | 3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2024年伊始,随着“广西沙糖桔”“马铃薯公主”等热梗的不断爆出,哈尔滨火爆出圈,成为旅游城市中的“顶流”.某班级五位同学也准备共赴一场冰雪之约,制定了“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的出游计划,这五位同学准备在行程第一天在圣索菲亚教堂,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三个景点中选择一个去游玩,已知每个景点至少有一位同学会选,五位同学都会进行选择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景点,若学生甲和学生乙准备选同一个景点,则不同的选法种数是__________.

   

10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如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2024-01-05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