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95 道试题
1 . 自然环境中,大气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速和海拔等方面的改变,都将导致大气压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以海拔的影响最为显著.下图是根据一组观测数据得到海拔6千米~15千米的大气压强散点图,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验回归方程为,决定系数为;根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验回归方程为,决定系数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散点图可知,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负相关
B.由方程可知,海拔每升高1千米,大气压强必定降低4.0kPa
C.由方程可知,样本点的残差为
D.对比两个回归模型,结合实际情况,方程的预报效果更好
2023-01-10更新 | 308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2 . 甲、乙两个口袋各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把从甲、乙两个口袋中各任取一个球放入对方口袋中称为一次操作,重复n次操作后,甲口袋中恰有0个红球,1个红球,2个红球分别记为事件,则(       
A.B.       C.D.
3 . 定义:对于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和正数,若存在正数,使得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称函数在区间上满足阶李普希兹条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函数上满足阶李普希兹条件.
B.若函数上满足一阶李普希兹条件,则的最小值为2.
C.若函数上满足的一阶李普希兹条件,且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则是方程在区间上的唯一解.
D.若函数上满足的一阶李普希兹条件,且,则存在满足条件的函数,存在,使得.
2023-04-08更新 | 2937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一模)数学试题
4 . “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当一个正方体用圆柱从纵横两侧面作内切圆柱体时,两圆柱体的公共部分即为“牟合方盖”,他提出“牟合方盖”的内切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比为定值.南北朝时期祖暅提出理论:“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在等高处的截面面积总是相等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并算出了“牟合方盖”和球的体积.其大体思想可用如图表示,其中图1为棱长为的正方体截得的“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图2为棱长为的正方体的八分之一,图3是以底面边长为的正方体的一个底面和底面以外的一个顶点作的四棱锥,则根据祖暅原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以一个平行于正方体上下底面的平面,截“牟合方盖”,截面是一个圆形
B.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牟合方盖”的内切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比为
D.由棱长为的正方体截得的“牟合方盖”体积为
2023-05-01更新 | 2808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
5 . 在一个有限样本空间中,假设,且AB相互独立,AC互斥,则(       
A.B.
C.D.若,则BC互斥
6 . 已知四面体的各个面均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且.设为空间内任一点,且五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       
A.
B.四面体的体积为
C.当时,点的轨迹长度为
D.当三棱锥的体积为时,点的轨迹长度为
2024-02-24更新 | 2481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7 . 已知mn关于x方程的两个根,且,则(       
A.B.
C.D.
2023-01-13更新 | 282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主城区2023届高三一诊数学试题

8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方形ABCD四边所在直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则正方形ABCD四边所在直线中过点的直线的斜率可以是(       

A.2B.C.D.
2023-04-27更新 | 2706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9 . 设ab为两个正数,定义ab的算术平均数为,几何平均数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数学家D.H. Lehmer提出了“Lehmer均值”,即,其中p为有理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022-05-11更新 | 546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多选)如图1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矩形,PC⊥平面ABCDAB=BC=PC=2,OAP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平面PAB∩平面PCD=l,则
B.过点O且与PC平行的平面截该四棱锥,截面可能是五边形
C.平面PBD截该四棱锥外接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
D.A为球心,表面积为的球的表面与四棱锥表面的交线长度之和等于
2023-05-14更新 | 2696次组卷 | 5卷引用:模块十 最后第4节课 立体几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