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已知大衍数列满足,则(       
A.B.
C.D.数列的前项和为
2022-09-11更新 | 4759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4章 数列单元测试能力卷-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如图,若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右边的1开始按“锯齿形”排列的箭头所指的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1,2,3,3,6,4,10,5,…,则此数列的前20项的和为(       

A.350B.295C.285D.230
2022-12-29更新 | 1506次组卷 | 7卷引用:数学探究: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数学阅读+精讲)-【精讲精练】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3 . 折扇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延续,在我国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扇”与“善”谐音,折扇也寓意“善良”“善行”、它常以字画的形式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智大勇的象征(如图1甲),图乙是一个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一部分),若两个圆弧所在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6,且,则该圆台的(       

A.高为B.体积为
C.表面积为D.内切球的半径为
2022-12-21更新 | 1464次组卷 | 8卷引用: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 章末测试(提升)-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一隅三反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所示的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变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给出定义:能够将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的函数称为此圆的“优美函数”,则下列函数中一定是“优美函数”的为(       
A.B.
C.D.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分别排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如下: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把天干与地支按以下方法依次配对:把第一个天干“甲”与第一个地支“子”配出“甲子”,把第二个天干“乙”与第二个地支“丑”配出“乙丑”,,若天干用完,则再从第一个天干开始循环使用,若地支用完,则再从第一个地支开始循环使用.已知2022年是壬寅年,则年以后是__________年.
2022-12-12更新 | 82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六章计数原理章节验收测评卷-【精讲精练】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6 . 《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A.B.C.D.
2022-12-10更新 | 57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数列章末检测卷(一)-【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7 . 日凌晨分,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太空握手”.对接时,只有空间站组合体与梦天实验舱处于同一轨道高度,且空间站组合体前向对接口朝向了梦天舱赶上来的方向,才能实现“太空握手”.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太空握手’”是“空间站组合体与梦天实验舱处于同一轨道高度”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 任何一个复数(其中)都可以表示成:的形式.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我们称这个结论为棣莫弗定理.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当时,
C.当时,D.当,且为偶数时,复数为纯虚数
2023-09-13更新 | 922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七章 复数(单元检测)-【同步题型讲义】
9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盒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表达式(“…”代表无限次重复)可以通过方程来求得,即;类似上述过程及方法,则的值为(       
A.B.C.7D.
2022-11-26更新 | 91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章 等式与不等式-【高中数学课堂】单元测试能力卷(人教B版2019)
10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如数列1,3,6,10,前后两项之差得到新数列2,3,4,新数列2,3,4为等差数列,这样的数列称为二阶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二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3,4,6,9,13,18,24,则该数列的第15项为(       
A.94B.108C.123D.139
2022-11-13更新 | 92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章 数列(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A版2019)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