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已知双曲线,直线为其中一条渐近线,为双曲线的右顶点,过轴的垂线,交于点,再过轴的垂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重复刚才的操作得到,记
(1)求的通项公式;
(2)过作双曲线的切线分别交双曲线两条渐近线于,记,求证:
2 . 设,满足
(1)证明:若,则当时,
(2)若存在满足,证明
2024-01-28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测试数学试题
3 . “让式子丢掉次数”:伯努利不等式
伯努利不等式(Bernoulli’sInequality),又称贝努利不等式,是高等数学的分析不等式中最常见的一种不等式,由瑞士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提出:对实数,在时,有不等式成立;在时,有不等式成立.
(1)猜想伯努利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
(2)当时,对伯努利不等式进行证明;
(3)考虑对多个变量的不等式问题.已知是大于的实数(全部同号),证明
2024-02-18更新 | 1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三新高考改革数学适应性练习(4)(九省联考题型)
4 . 已知函数
(1)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的零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构成数列,证明:
(3)对于任意正实数,证明:
5 . 定义:设均为定义在上的函数,它们的导函数分别为,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称为“相伴函数”.
(1)给出两组函数,①,分别判断这两组函数是否为“相伴函数”(只需直接给出结论,不需论证);
(2)若是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是偶函数,是奇函数,,证明:为“相伴函数”;
(3),写出“为相伴函数”的充要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2023-12-12更新 | 5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奉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已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根,且.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若存在正实数,使得成立,证明:.
2023-05-26更新 | 140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四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数学试题
7 . 设函数.
(1)①当时,证明:
②当时,求的值域;
(2)若数列满足,证明:).
2023-12-30更新 | 107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万州高级中学及西南大学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数学试题
8 . 已知,曲线没有公共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设一条直线与分别相切于点.证明:
(i)
(ⅱ).
2023-11-11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10 .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导函数为,若对任意恒成立,则称函数为“线性控制函数”.
(1)判断函数是否为“线性控制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为“线性控制函数”,且上严格增,设为函数图像上互异的两点,设直线的斜率为,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3)若函数为“线性控制函数”,且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证明:对任意都有.
2023-05-05更新 | 717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