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诗云:‘菀彼柳斯,鸣嚖嚖;有漼者渊,莞苇淠淠。’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贡曰A夫B隐括之旁C多枉木D良医之E门多疾人F砥砺之旁多G顽钝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人,指德才或成就超出常人,与现代汉语中“出人头地”的“出人”意思相同。
B.小学,与四书《大学》中“大学”相对,在文中指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等学问。
C.乃,表竟然,与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中“乃”同义。
D.避席,指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文中指的是子夏因有疑惑而虚心向孔子请教。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针对时人不愿从师的不良风气生发慨叹,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且嘲笑他人不耻相师的行为。
B.材料一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唐代社会耻于从师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果。
C.孔子就子夏的询问所作的回答,体现出较为典型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又能够指出各弟子所长。
D.面对东郭子惠的质疑,子贡认为,正因为孔子学识渊博,胸襟广阔,所以前来求学之人络绎不绝。
4.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5.两则材料引用孔子论述“师”的观点立足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02-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帝京(薄妆小靥闲情素)

黄庭坚

薄妆小靥闲情素。抱著琵琶凝伫。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

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描写琵琶女的娇羞之态,塑造了活泼可人的形象。
B.“慢捻”“轻拢”“转拨”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C.下片运用乌孙公主和昭君的典故,暗示了琵琶女的凄惨遭遇。
D.最后两句写词人的询问勾起了琵琶女的回忆和难言的痛苦。
2.本词描写琵琶女演奏技艺的手法与《琵琶行》颇为相似,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2024-02-2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展,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B.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D.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难求                 信:实在,确实
B.益以学                           少:年少时
C.侧宿松、匡庐间             转:辗转流徙
D.虎瑟兮鸾回车                 鼓:弹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贺知章称赞他假以时日可比得上司马相如,苏颋惊叹他为谪仙。
B.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他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D.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句划线句。
(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2)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024-01-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得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权,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得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但要求规格……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寥寥数笔的白描就写出陈秉正教青年们锄地的情节,表现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格。
B.王新春的语言解释了陈秉正的手与众不同的原因,从侧面热情地颂扬了勤劳的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可贵品质。
C.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D.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2.老舍总结了赵树理这篇小说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

(乙)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比数年来A颇发愤B自惩C艾D悔前E所为F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农历每月三十叫“晦”。
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2)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5.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2024-01-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兰,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先生A学虽勤B而不繇其统C言虽D多而不要其中E文虽奇而不济于用F行虽修而不显G于众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先生是韩愈的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国子博士是称呼,国子先生是官职。
B.异端,汉语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
C.诰是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尚书·周书》中有《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D.“博士”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是一种通晓史诗的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辑著述,传授学问。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国子先生勉励生徒的话。大意谓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
B.第二段先大段铺写先生之能,浩瀚奔放;再以寥寥数语写其不遇之状,语气强烈,其间自然形成大幅度的转折。
C.第三段,先生针对学生之意申说发挥,以工匠、医师为喻,以孟轲、荀况自比,表明要随意而安的生活态度。
D.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2)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5.谈谈你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1-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土地

朱百强

天气晴好,艳阳高照,一家一家的大铁门却关闭着,像一张张冷漠的脸,给人以排外的感觉,它们仿佛在说:没人、没人、没人!

我心急如焚,巴不得赶快找到包地的人选。

我这次回农村家中,是专门接老父亲去周城治病的。

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在老宅院生活,我曾多次要接父亲去周城,过城里人的生活,父亲都以撂不下地为由拒绝了。我就一次一次放弃了接他去城里的念头。可这次不同,他的心脏病复发了。另外,地里的麦子收割了,且已晒干入园,农事告一段落,父亲也可以放心地离开了。之前,我打电话咨询了在市人民医院当医生的同学,同学说,像我父亲这种病,不能大意,要赶快入院接受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父亲问,那地咋办?

我心里赌气说,一辈子就活在你那二亩地中,也不想想人重要还是地重要?但我把这样的话咽到了肚子里,怕伤了父亲的心。我知道,父亲也不单单是留恋那二亩地,每年打的麦子,我们家两年也吃不了,父亲是在通过辛勤的劳作寻找精神寄托和乐趣。像许多经历过饥饿年代的农民一样,父亲有着浓重的土地情结,换句话说,父亲对土地的感情已溶入血脉之中。

我开玩笑说,地又不能带着走,不管它了。父亲转过头,瞪了我一眼说:那不行,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把地撂荒造,是要遭雷劈的。我说,那就让别人种吧。我明白,父亲这次去周城得住院治疗,一天两天是回不了家的,更别说种地的事了。显然,把地转包出去才是权宜之计。父亲说,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地是当年分的责任田。记得分田到户的那年,父亲曾把我们全家召集在一块儿,专门开了个家庭会,会上,他先讲了分田到户的种种好处,说你们知道分田到户意味着啥?也就是说,以后种地自己可以当家做主,再不用听队长的瞎指挥,想咋种咋种,想种啥种啥了。所谓责任田,就是说,分到地的人要有责任,种好它。父亲点了锅烟说,台子上的人是唱戏的,农民就是种地的。都放勤快些,天亏人,地不会亏人,把地种好,咱们就不会饿肚子了。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年,我们家的好日子就来啦!打那以后,父母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土地里,精耕细作,农忙的时候,就连年迈的爷爷奶奶,年幼的姐姐和我也支援生产一线,抢收抢种,我们家很快就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了余粮。后来,爷爷奶奶去世,姐姐出嫁,我上大学当了城里人,我们的地没有了,自然就没责任了。再后来,母亲去世,也没种地的责任了。种地的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年迈体弱的父亲肩上。我和姐姐曾劝父亲不要种地了,父亲不为所动,仍然收了麦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麦子,坚持耕作他的那二亩地,任谁怎么劝也无济于事,像中了邪似的。再劝,父亲就会激昂地说,我要尽到责任,咋也不能把地撂荒!我们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执拗的父亲,便只好由他去了。

本来,可以让家在邻村的姐姐把地照管着,姐姐和姐夫为多挣钱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在南方拼命打工,连自家地都转包出去,顾及不上了。

妻子说,恐怕没人包地了。

我说,咱家地在公路边,能浇上水,是块好地,只要播种就会有好收成,咋能没人种?

父亲嘱咐我,最好找个诚实人,地不能受虐待。

我在偌大的村子转了两圈,东瞅西望,也就只发现两三个人。碰见一个人,我就问对方是否愿意包地?好像触及到了敏感的话题上,他们都摇摇头。我心里发凉:如今人不像从前,争先恐后承包地了,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向土地告别了。

村子沉寂如死。我站在十字路口,一只狗在树荫下吐着猩红的舌头,哈喇子挂在嘴角,一副慵懒的样子。环顾四周,一家比一家的楼房高,一家比一家的楼房漂亮,就是没有一个人影,就连头顶杨树上的大喇叭也哑了声。我有了茫然无助的感觉,真想通过大喇叭对着整个村子喊,我家的地不种了,一分钱不要,谁家愿意种,快举手报名,快举手报名!

一家门楼子下面有人说话,我上前去,发现是我熟悉的几位老人在拉家常,他们满脸疲惫,兴致欲浓。我给胡子花白的王大伯和光头的李大伯递上香烟,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唤着我的名字,问我媳妇和儿子回来了吗?夸我是个孝子,没忘了家中还有个老爹,十天半月知道回村看看,不像有些人进了城,就把爹娘忘了。后来,王大伯说到今年的收成上,我便借机说了欲把父亲名下二亩地转包出去的想法。

王大伯诧异地问:你爹恁爱种地,为啥不种了?

李大伯也感到吃惊:你爹说他身体好呀,咋舍得撂下地?

我说父亲身体不舒服,要接他去城里医院检查检查。

王大伯叹息了一声,给他说,让他去城里享清福,倔怂就是不听。

李大伯说,有病抓紧治疗,不敢耽搁。又说:我们是没办法种地哩,你爹有你这样的儿子,又不缺钱花,种啥地。

提到种地的事上,老人们的话多起来,说年轻人都进城了,我们这把老骨头干不动了。有的人家只种一料麦子,地里杂草长得比麦子还高,有人把地撂荒了。

离开这家门楼子,我又往村子的南头走去。

忽然,我发现文化广场上,有人晾晒麦子。我上前看见,李大妈和王大妈坐在老槐树下乘凉歇息,我坐下来和她们拉家常。李大妈说,儿子和孙子在省城打工,前几天儿子回家叫来收割机收了麦子,把一部分麦子在地头就卖了,剩下的十袋说留着自己吃。王大妈说,儿子两口在南方打工,夏收回不了家,是她和老伴收的麦子,儿子不让她种地了,说种地落不下几个钱。她想着没事干,还想种地,老头骂她,赌气在家睡觉哩。

我说了转包地的事,王大妈说,现在吃的不愁了,没人愿意种地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清冷的农村环境将读者立刻带入情境,连用三个“没人”,呈现出村里人烟稀少的现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经常回来看望父亲,想带父亲去城里看病,又想将父亲接到城里生活,十分孝顺,反衬出村中其他年轻人不顾家,不孝顺父母。
C.“我”急于将土地承包出去,但整个村子里竟没有什么人愿意种地,大多数年轻人进了城,老年人受年龄限制也干不动了。
D.虽然“我”长住城市,但是和村里的老人并无疏离感,“唤着我的名字”“问我媳妇和儿子回来了吗”写出他们对“我”的关心。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写出父亲选择将土地承包出去时的无奈,同时也照应了后文种地的人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土地告别。
B.作者详写当年分田到户后一家人肩负起对土地的责任,通过辛勤劳作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存有余粮。
C.小说中对“大喇叭”的描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景,同时以闷热的天气烘托作者的心境,含蓄而巧妙。
D.本文结尾部分写“我”与大妈在文化广场拉家常,大妈们的话揭示出村里人不种地的多种原因,与前文“我”找不到人承包土地相呼应。
3.“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第八段插叙了当年分责任田的旧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1-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中国人推动文化建构的热情也持续上升。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过去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命题。

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认为,要了解现代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在文明语境之下,特别是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之下,若要更好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就需要对中国文化传统做更好的梳理与理解。

他借助文化文明的分野,理解文化的特殊内涵:其一,文化是使民族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东西;其二,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耳濡目染而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是一种需要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其三,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文明处于运动过程中。那么,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的自我或特色?他认为,从家庭、家族生发出的国家秩序,奠基于伦理秩序基础之上,这一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是这一传统,建构了文化中国,使得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当然要了解现代中国的事情,不过,要了解现代中国,可能还是要知道传统的中国。西方人有一句名言,叫做过去即一个外国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那么,为什么要了解过去或外国呢?其实所谓了解过去也好,了解外国也好,都是为了了解现在的中国。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知道那个过去的中国,你就没法知道现代这个中国怎么个现代法,不知道外国有什么和我们不同的文化习惯、风俗特点,就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习惯风俗哪些是中国的。这就像你不拿个镜子不知道自己什么样,不看另一个人就无法知道自己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一样。这就是歌德说的只知其一,便一无所知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毕竟是从传统的中国延续过来的。

如果可以回到百年以前来看中国,你就会看到,那个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举几个例子,人们读的书不是休闲杂志、电脑书籍、报纸漫画,主要还是儒家的古典,以及由这些古典衍生出来的童蒙课本、考试范文,当然也有一些小说、散文和诗歌,但是那主要是士大夫的读物;人获得知识和消息的途径主要不是报纸、广播、电视,而是一些刻印的书本、道听途说的见闻以及乡亲父老的经验传授;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主要是在大家族、家乡中进行的,家乡仿佛是一个圆心或者轴心:人们对于地理远近的观念和今天大不相同,从北京到天津就是出了远门了。对于一般人来说,婚、丧、嫁、娶,加上一些年节,以及常常有的驱邪打鬼活动,似乎是最普通的仪式或节日,佛教和道教与人们的生活离得并不远。饮食方面,无论粗细,传统的米饭、面饼、杂粮、小菜加上饮茶,都是主要的东西,吃饭是大事,占了生活中的不少时间。

通常,我们自己不会太注意这些往日生活的记录,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意识里会觉得,这很普通,普通得没有仔细记录的必要。倒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他们也看到了一个过去或者外国,他们看到的一些生活方式、建筑景观、服饰风格等和他们西方的、近代的不一样,所以会很惊诧,会津津乐道,于是就画了好多画,拍了好多照片。现在,通过看很多当时外国人的文字记载和摄影作品,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到自己百年前的旧风景。

今天的中国已经大变,中国拥有了太多的现代城市、现代交通、现代通信。过去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四合院、园林、农舍,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乘牛车、马车,所以从岭南快运荔枝到长安,就得跑死马,成为奢侈的话题,苏轼被贬海南,就不像今天的旅游节目,连林冲发配沧州,一路上也好像远得可以,使董超、薛霸来得及做好些次手脚,而鲁智深得天天护送。至于信件,更比不上伊妹儿,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关于空间远近、时间快慢的观念,和今天大不同,今天的人才真的觉得天涯若比邻。同样,今天的中国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西方化了,麦当劳成了年轻人的favorite,吃饭的观念越来越不同于过去了。就说住罢,现代人与人可能头对脚上下楼住得很近,比旧时代的人与人相邻而居还近,但公寓单元式的住房却使人与人实际隔得很远,过去那种大杂院、村落式的邻里关系已经在城市里消失了。至于大家族,那更是少见了,七妯娌八连襟、堂兄堂弟、姑嫂、舅甥的那种矛盾或融洽,都已经像田园诗时代的旧事情,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了。大家族的亲戚关系已经被小家庭的契约关系所替代,所以旧时中国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也就是家族关系、家族礼仪和伦理观念,也已经成了过去的故事。

(摘编自葛兆光《什么是中国文化?》)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与理解,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也能够更好地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共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B.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是中国文化最深刻地表现自我或特色的地方之一。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C.了解过去或外国的重要性在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识范围,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D.在百年以前的中国,士大夫的主要读物是儒家的古典和由这些古典衍生出来的童蒙课本、考试范文,也有一些小说、散文和诗歌。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讲我们要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在这过程中,“过去”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传统,“他者”则指的是外国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B.西方人常说“过去即一个外国”,这意味着了解过去的中国或其他国家文化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
C.通过外国人的文字记载和摄影作品,我们能够窥见百年前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景观、服饰风格等方面的变迁和差异。
D.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城市、现代交通和现代通信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3.根据原文,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地说明了作者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观点。(     
A.只有了解传统的中国,才能更好地了解现代中国。
B.了解传统的中国是为了理解现在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
C.只有通过家庭和家族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自我和特色。
D.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是无关紧要的。
4.中国文化的自我或特色最深刻地表现在哪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2024-01-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有删减)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僧指A南B为C太公D石E室F南G而H西I为J招真宫K为L读书台M西N北0为P拂水岩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丑”和《赤壁赋》中的“壬戌”都属干支纪年法,其中“辛”在“十天干”中排序第9。
B.“复如江阴”中的“如”指到达,与《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的“如”含义相同。
C.“余已治筇屐”中的“屐”是一种方便登山的带齿的木头鞋,山水诗人谢灵运也曾经穿过。
D.碑碣,碑刻的统称,长方形刻石叫碑,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的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曾经前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船夫的欺骗,最终没能成行。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为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且装备已置办齐全,于是不顾天气,坚持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曾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并想游尽它,但是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阴雨连绵,最终只得遗憾地离去。
D.沈德潜游览虞山,貌似得偿所愿,但是也只是稍微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未能全面地深入探访那些幽深之处,因此心有不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2)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5.作者游历虞山,获得了哪些感悟?你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呢?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待,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辟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节选自曾国藩《劝学篇 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断句处的字母。
且书信A既详B则C四千里D外之兄弟E不啻F晤言一室G乐H何如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臾,极短的时间。与《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的“须臾”意思相同。
B.假,借助,利用。与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意思不同。
C.竟日,从早到晚,一整天。与材料一“吾尝终日而思矣”的“终日”意思相同。
D.古文,唐时称先秦两汉之文为古文,后泛指文言写成的文章。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假于物”。
B.材料一中,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说明了积累、坚持和专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C.材料二中,朋友认为曾国藩猛火式做学问不妥,建议他搬家到城里,向师友学习。
D.材料二中,曾国藩认为学习要专一,每日都要打起精神,心无旁骛,否则一无所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辟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5.两则材料都阐述了求学方法,有哪些共同点?请从主要观点和论证手法两方面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