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6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②,数③见骐出东壁。

一匹龁④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⑤。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该诗约作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时诗人在成都。②骅骝:赤色的好马。③效()见:忽见。④龁():用牙齿咬东西。⑤霜蹄:马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知道杜甫爱画,所以杜甫来告别时,特留画相赠。
B.诗歌写韦偃墙上题画,用“戏”“秃笔”“见”这几个词突出了韦偃绘画造诣高深。
C.五六两句描绘马的形象,“坐看”句专写仰头长嘶的马,仿佛千里之长途即刻就到。
D.韦偃在墙上作画,杜甫为画题诗,这反映了唐代文人喜欢在墙上作画题诗这一现象。
2.明代文学家钟惺评本诗尾联云,“下一‘真’字,意便不在画,亦不在马”。请参考钟惺的这一评价,紧扣尾联谈谈你对本诗之“意”的理解。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居官不言廉,廉盖居官者分内事。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无所主,则见利易动。盍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况明有三尺,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故可饥、可寒、可杀、可戮,独不可一毫妄取。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善其后。

(节选自《州县提纲·洁己》)

材料二:

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乞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赋,实疏请得免。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

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瘐死狱中。

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将去金华时,体无完衣。寒剧,至不可忍,则货民毳舄以行。历数里而霁,裹而之邮亭,以畀其民。公暇读书,即肩舆中手一编不辍。中夜有得,蹴童子燃灯起书。后,南雄人哀而祀之。

(节选自《明史稿·刘实传》)

【注】供张: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毳舄(cuìxi):以鸟兽细毛做成的鞋子。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览A书B意稍C解D而中官E交谮F之G竟瘐H死狱中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逋,意为“拖欠”,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
C.敝,意为“破旧的”,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意思不同。
D.识,意为“做上标记”,与成语“博闻强识”“默而识之”中的“识”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实以才疏亲老为由向朝廷求任教职未被应允,任职金华时为受灾百姓奏免通赋获得了成功。
B.刘实因不愿巴结出使宦官而受羞辱,南雄百姓争相保护刘实;宦官大惊,询问他得民心的原因。
C.南雄吏民上书控诉出使宦官,宦官得知消息抢先上奏诬陷刘实,皇帝命人逮捕刘实,将他关进诏狱。
D.刘实勤奋好学,一有闲暇就读书,即便坐轿子也不忘读书,有时半夜有了心得体会,也要起床记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善其后。
(2)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回来了

柯岗

这是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山里实在黑,走在白马后边的人,往往当自己的胸脯碰上了马屁股的时候,才知自己并没有掉队。

二十一团的队伍不断地跑跑停停,这是因为天黑,路滑,常常有人不自觉地拉长了距离的缘故。后面有人压着嗓子吵起来:

“快走!快走!你怎么不跟上呢?”

“可不敢掉队呵!后面有敌人,你没看队伍走多快?”

“谁掉队啦?”管理主任一面往后走,一面问。

“供给处的挑夫王德胜。”不知是谁这样顺口回答着。

“王德胜!爬起来了没有?担动担不动?”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

“起来了,担动了!你放心走吧!”王德胜回答着,开始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赶队伍,小担子在肩膀上咯吱咯吱地响着,好像有人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王德胜:你是好战士,你是翻身农民,大家相信你,叫你挑着公家的一百七十万冀币、二百万蒋币、三十块银洋。”只是路太小,太滑,天太黑,差不多走不到五十米,就要有一只脚掉进田埂下面的淤泥里。他一气跑了十几里路以后,当他把担子放下之后,忽然静得可怕,连马蹄踩进泥坑里的声音也没有了,他发现自己掉队走错了路。

细雨迷蒙着漆黑的山道,雨丝在桐子叶上聚成了水珠,“滴嗒,滴嗒”地滑落下来。

往哪里去找队伍呢?他确实有些着急了。他担心两包钱会淋湿,心里也明白要想马上找到一个村子是不可能的。他无可奈何地把担子上那用油布包得方方正正的两包钱取下来,并排放在路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袖子把油布上面的水擦了一下,便一屁股坐在钱包上,两手紧紧握着扁担的中间,笔直地竖在脸前,接着就把脑袋往手上一靠,意思好像是说: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走了,索性等天明,但是千万不能把钱湿透!

这一夜,王德胜觉得比一年还长。

黎明的时候,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现在知道他昨夜把方向走错了,本来是向南的,可是他向了东。他挑起了担子,离开了道路,找到一个相当隐蔽的石缝。他把扁担和钱包都放在石缝的顶里边,迅速用石块盖起来,然后自己坐在口上。他决定等到下午再下山,免得碰到敌人和土匪,晚上顺公路走。

他感到困得很,想睡觉,但又怕有土顽来,怎么办呢?他用双手扶着额角想了半天,然后把两颗炸弹的火索统统拉出来,挂在衬衣钮子上,把炸弹挂在胸膛上,用外衣包着,再用皮带在外面拴起来,而后侧身睡了。他想:如果土顽在他没有醒来的时候到了跟前,只要他们一拉他的衣裳,炸弹就会响的,叫他们也不能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德胜甜蜜蜜地睡熟了。确实,这一天,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王德胜带着这么一担子公款,在这里得到了平安的睡眠。他醒来了,太阳已经偏西。

王德胜弄好担子,束紧皮带,顺着公路往南赶。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冲到王德胜身边。

“不准动!”他们之中的一个,用枪威胁着王德胜,就动手解他的外衣,待另一个家伙正要解皮带的时候,那个解衣服的人突然连声喊着:“炸弹!炸弹!”回头就跑。解衣带的家伙并不知道炸弹在哪里,也跑了。王德胜趁势抽出一颗炸弹,朝他们的屁股投去,然后迅速冲向树林深处,在一条十分曲折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向南行进。

转眼功夫天就黑了,他加快了行进速度,一气走了八十里。

拂晓,他饿得有些不能支持,坐下去几乎起不来。刚咬牙站起,前边忽然打起机关枪来,声音很近,子弹嗦嗦地穿着树枝。他已经发现,前边山根下就是公路,路东是自己的队伍,路西是白军。从这里下去,过了公路,就能回到自己的队伍。王德胜丢掉竹扁担,把两包钱捆在一起,像背包一样紧紧地绑在背上,弯着身子走到小路转弯处,顺着没有路的山坡冲下去。

天大亮的时候,王德胜像泥人一样,被这里的警戒部队护送到自己的团部里来。他站在管理主任的门口,用他那高亢的鲁西口音喊着:“报告!”刚把右脚跨进门槛,他就大声说道:

“担子丢了,可是三百七十万零三十元在这里!”

管理主任马上拉住了他那沾着很多汗泥的双手。

(有删改)

【注】①冀币,当时解放区用的,冀南银行的纸币。②蒋币,蒋管区用的,所谓法币。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他回来了”是对故事结局的交代,暗含着对王德胜竟然能在和队伍失散后克服重重困难安全归队的赞美。
B.战士们只有当胸脯碰上马屁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掉队,写出了夜晚之黑,也为后面王德胜的掉队埋下了伏笔。
C.王德胜路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这一突发事件,表现了归队途中的凶险,使情节产生波澜,也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D.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中某次夜行军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其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为接近。
2.文章结尾划横线的部分反映了王德胜归队时的复杂心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善于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

——丹尼尔·卡内曼访谈

问题1:我们拥有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快的模式一和速度慢的模式二,您认为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卡内曼教授:这两个思维模式是互补的。当我们被问到英国的首都在哪里,一个词马上自动从脑中冒了出来,不需要花力气思考,也没有什么企图性,这就是模式一。但若涉及对世界、欲望以及想法的诠释,最终转化成信念和决策,那么它就是模式二。模式二更复杂,它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它是间接的,不直接连通到记忆里。它是缓慢的,通常紧跟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思考。比如,        。模式二的运作需要努力,得让自己成为行为的主导人。

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

卡内曼教授:我不知道模式一是不是“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但是它确实简化了现实,只是时不时会造成认知偏误,而模式二也可能出问题。如果我认为有些事情是错的,或者我无法理解相对论,那得归咎于模式二的运作失败。我对模式一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情感模式、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目的,是完全主观的,不管在模式二的运作下接受不接受它,都没有关系。模式一除了是情感,它还有更多的属性,它与我们对生活的诠释、认知,以及我们大部分行为紧密相关。模式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确保着人们的控制力。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模式二必须凌驾于模式一?

卡内曼教授:当我们在发生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或者必须违背逻辑和行为规则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全神贯注,思维过渡到模式二。但模式一和模式二并不会突然互相转化,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掌管矛盾的区域,让这两个模式之间有一个持续往来的通道。

问题4:大脑中的什么区域牵动这两个模式呢?

卡内曼教授:我想模式二并不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区域管理,尽管它和前额叶有联系。我不想展开这个我知之甚少的话题。

问题5:我们不妨进一步诠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或者模式二,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卡内曼教授: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我们会变得冲动很多。例如醉酒的状态,这就是模式二被弱化之后的效果。因此,社会生活就不会再有互相妥协的和谐了。动物的情感生活很先进,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模式二的约束。但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二,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低等配置的电脑。

问题6:艺术灵感或直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卡内曼教授:这是从模式一中冒出来的,但却是由企图所驱动的。因为模式二完全有能力带着意图在记忆里搜索,而即使我们停止搜索,有时也能自主地产生灵感和直觉,就像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踏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突然想到答案的情况。

问题7:心理病理学中遇到的挑战是两个模式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了过多的模式一或模式二,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吗?

卡内曼教授:当然,如果我们长期地去自我批判,直到自己失能,那我们就是模式二使用太多,无法控制模式一了。模式一也会有病态的问题产生,比如强迫症。模式一能快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模式一不仅驱动我们去开车,也决定了我们的口头禅,决定了我们自己看待外界的视野,它是我们高度整合的记忆,也是我们所创造的历史。这一切都不是模式二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

1.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个例子,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交作文前,对文章的论证和语法进行再次推敲。
B.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想到爸妈和奶奶。
C.雨夜里听到几声凄清的叫声,你知道那是猫叫。
D.象棋教练在学生身边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好棋。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模式一间接连通记忆,没有较强的企图性和有目的性的思考,且不涉及对欲望的诠释。
B.模式一与模式二之间存在持续往来的通道,两者可以转化,但这种转化不会突然发生。
C.模式二更复杂,它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它比模式一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更大。
D.模式一可以自然促成艺术灵感与直觉的产生,模式二在这个过程中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3.在这篇学术访谈中,卡内曼教授对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今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至境是指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不同的文学类型有不同的艺术至境追求。一般而言,浪漫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境的营构,象征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象的呈现,而现实主义的作品则追求典型的创造。人类通过这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的追求,实现人类自身心理功能知、情、意在文学上充分的表达。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文学典型形象的创造,使人类的“知”(认识)的心理功能在文学上放出异彩。没有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能不通过典型形象的创造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笛福的鲁滨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罗贯中的刘备、孔明、张飞,施耐庵的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曹雪芹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鲁迅的阿Q,这些人物的名字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共名”而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现实主义若是不能创造程度不同的典型人物,也就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了。

那么,什么是典型呢?过去有许多讨论。

有的说,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的说,典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别林斯基认为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没有揭示出典型的特征。因为用哲学术语来解说典型,总是把问题大而化之,我们可以说不但典型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实际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所以这种典型理论说了等于没有说。至于别林斯基的说法则是一种比喻,我们可以理解,但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说法,都建立在“综合”论、“拼凑”论的基础上,就是说,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合和拼凑。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必须从许许多多商人身上的相同点去综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类型论,不是典型论。对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最失败的事情是把典型写成类型。典型正如黑格尔说的独特的“这一个”,它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但又的确有普遍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区,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

几年前,我提出一种典型论。我认为典型是具有特征的能够激发人们的美感的人物形象。在这个学说中,“特征”是一个关键词,按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的说法,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他的理论得到了黑格尔的激赏和发挥,黑格尔后来也提出了“特征化”原则。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也特别看重“特征”这个概念,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对此也有论述。按我的综合和理解,就其外延说,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就内涵而言,特征也是一种“悖论”:它的外在形象是极其具体的、生动的、独特的,但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所以,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质在这里相连,个别和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联结,意与象在这里汇合。作家如果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些特征(不必考虑在数量上的多少),将其扩大、提升、深化,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特征化”(不是综合、拼凑),那么就可能创造出“共名”的、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的典型人物来。典型人物的创造成功,哪怕是一个典型人物创造成功,那么你的现实主义也就达到了极致。

(摘编自童庆炳《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艺术至境追求不同,但最终都指向知、情、意在文学上充分的表达。
B.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无一不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C.用哲学术语解说“典型”,概念宽泛化,无法讲清实质,这种典型理论说了等于没有说。
D.类型论与典型论的确有相似性,但二者无法等同,且典型论比类型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列举多个典型人物形象,引出了“不能创造典型人物就不算充分的现实主义”的观点。
B.在讨论“典型”内涵时,文章先破后立,先分析以往理论的缺陷,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
C.为透彻阐述“把典型写成类型是失败的”这一观点,文章将类型论与典型论进行了比较。
D.童庆炳的典型论以“特征”为关键词,文章末段论述了这个概念的基本特点和理论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别林斯基认为典型就是“熟识的陌生人”,这一比喻性的解说既形象生动又科学严谨,容易被理解。
B.典型论认为,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的相同行为特点的综合,具有普遍性但又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
C.黑格尔十分认同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的说法,并提出了“特征化”原则。
D.作家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特征来写作并将其扩大、提升、深化,就能创造出“共名”的典型人物。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管仲老,不能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

公曰:“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

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用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开方A为事B君C欲适D君之故E十五年F不归G见其父母H此非人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指执掌、管理,与《劝学》中“用心躁也”的“用”意思不同。
B.幸,指侥幸,与《苏武传》中“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的“幸”意思不同。
C.顾,指看,与《离骚》中“忽反顾以游目兮”的“顾”意思相同。
D.意,指料想,与《孔雀东南飞》中“恐不任我意”的“意”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迈,居家养病,齐桓公向管仲询问管仲之后的人事安排,管仲认为君主最了解臣子,让齐桓公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人选。
B.齐桓公询问竖刁、开方、易牙能否胜任国政,得到了管仲否定的答复,但在管仲死后,他就任用了竖刁。三年之后竖刁等人作乱,齐桓公也因此死去。
C.苏洵指出一个国家的安定或者动荡都有源头,他把齐国强大安定的功劳不归于管仲,而归于鲍叔牙,把齐国动荡的罪责不归于竖刁等人,而归于管仲。
D.材料二认为,想要阻止竖刁等人掌权,管仲应该趁自己执政的时候,杀死竖刁等人,以斥退小人,否则当他不在位时,这些人就会执政。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
(2)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5.齐桓公为什么在管仲死后重用竖刁等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2024-05-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忆山阳(其一)

赵嘏

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波连。

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注】①赵嘏:楚州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人,留寓长安多年。会昌末年或大中初年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②枚皋:西汉淮阴人,枚乘之子,善辞赋,诗人比之东方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家在古人旧宅边,屋外水竹相接,一片空碧互映,隐隐有清高不俗之意。
B.荷香绕袖,清风拂柳,诗人横船弄笛,写景层次分明,动静交织,气韵流动。
C.“城碍”“寺临”如隔登仙之路,“花落猿啼”代指春尽肠断,道尽了羁旅乡愁。
D.诗人触景生情,借用眼前的景物描绘出了理想中的家乡景色,色彩鲜艳绚丽。
2.请简要分析诗人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家乡之美。
2024-05-2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个饽饽

莫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那正是自然灾害时期,煤油要凭票供应,蜡烛有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烧火,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双手捧着,像捧着圣物。包袱里放着五个饽饽,准备供过路的天地众神享用。这是村里的老习俗,五个饽饽从大年夜供出去,要一直摆到初二晚上才能收回来。

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爷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饽饽摆好。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我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天神地鬼,各路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一年,家里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不知怎的,我的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我真想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

财神爷,站门前/看着你家过新年/大门口,好亮堂/石头狮子蹲两旁……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的祝福。他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他就这样温柔而悒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母亲早就准备好了饭碗,我看碗里只有四个饺子,就祈求地看着母亲。母亲叹了口气,又用笊篱捞了两个饺子,放在碗里,端碗走到胡同里,财神急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惭愧地说,他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换来六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

不少,不少。大侄子,快快回家过年,将来考中状元。

财神没有往我家饭碗里放元宝,大概连买纸元宝的钱都没有了吧。他一路唱着向前走了,我端着空碗回家过年……

娘,咱家要真像财神爷说的有一麻袋钱就好了。那样,你不用去喂牛,奶奶不用摸黑纺线,爷爷也不用去割草了。

哪里还用一麻袋。母亲苦笑着说。

会有的,会有的,今年的年过得好,天地里供了饽饽。——奶奶忽然想起来了,问:金斗他娘,饽饽收回来了吗?

没有,光听‘财神’穷唱,忘了。母亲对我说,去把饽饽收回来吧。

我来到院子里,伸手往凳子上一摸,心一下子紧缩起来。再一看,凳子上还是空空的。饽饽没了!我叫起来。爷爷和母亲跑出来,跟我一起满院里乱摸。找到了吗?奶奶下不了炕,脸贴在窗户上焦急地问。

爷爷找出纸灯笼,把油灯放进去。我擎着灯笼满院里找,灯笼照着积雪,凌乱的脚印,

沉默的老杏树,堡垒似的小草垛……

一家四口围着灯坐着。奶奶开始唠叨起来,一会儿嫌母亲办事不牢靠,一会儿骂自己老糊涂,她面色灰白,两行泪水流了下来。已是后半夜了,村里静极了。一阵凄凉的声音在村西头响起来,财神在进行着最后的工作,他在这一夜里,要把他的祝福送至全村。就在这祝福声中,我家丢失了五个饽饽。

弄不好是被‘财神’偷去了。爷爷把烟袋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沉着脸站起来。

爹,您歇着吧,让我和斗子去……母亲拉住了爷爷。

这个‘财神’,也是可怜……你们去看看吧,有就有,没有就拉倒,到底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爷爷说。

我和母亲踩着雪向村西头跑去。财神还在唱着,他的嗓子已经哑了,听来更加凄凉:

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快点抢,快点抢/金子银子往家淌……

我身体冷得发抖,心中却充满怒火。我像只小狼一样扑到他身边、伸手夺过了他拎着的瓦罐。

谁?谁?土匪!动了抢了,我咧着嗓子嚎了一夜,才要了这么几个饺子,手冻木了,脚冻烂了……”“财神叫着来抢瓦罐。

大田,你别吵吵,是我。母亲平静地说。

是大嫂子,你们这是干啥?给我几个饺子后悔了?大侄子,你从罐里拿吧,给了我几个拿回几个吧。

瓦罐里只有几十个冻得梆梆硬的饺子,没有饽饽。

饽饽上不了天,饽饽入不了地,村里人都在过年,就你财神到我家门口去过。我坚信爷爷的判断是准确的。我把瓦罐放在雪地上,又扑到财神身上,搜遍了他的全身。财神一动也不动,任我搜查。

我没偷,我没偷……”“财神喃喃地说着。

大田,对不住你,俺孤儿寡妇的,弄点东西也不容易,才……金斗,跪下,给你大叔磕头。

不!我说。

跪下!母亲严厉地说。

我跪在财神面前,热泪夺眶而出。

起来,大侄子,快起来,你折死我了……”“财神伸手拉起我。

屈辱之心使我扭头跑回家去,在老人们的叹息声中久久不能入睡。天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五个饽饽没有丢,三个在下,两个在上,呈宝塔状摆在方凳上……

我起身跑到院里,惊得目瞪口呆,我使劲揉着眼睛,又扯了下耳朵,很痛!五个饽饽两个在上三个在下,摆在方凳上,呈宝塔状……

【注】①本文是以1961年春节为背景写的短篇小说,有删改。②财神:除夕夜里,有乞丐站在门外高声唱些吉利话,人们把煮好的饺子倒在乞丐的瓦罐里,乞丐把一个草纸叠成的小元宝放到空碗里。人们把纸元宝端回家去,供在祖先牌位下,这叫接财神。文中财神是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重”“捧着”等词语,既写出了奶奶爷爷对神灵的敬畏,也写出了他们对五个饽饽的珍视程度。
B.因为仅有四个饺子,“我”祈求地看着母亲,母亲的叹气写出了她对“财神”的同情及内心的善良。
C.“村里静极了”这一环境描写,使家人后半夜听到“财神”声音的情节合乎情理,更烘托出他们丢饽饽后的心境。
D.小说中的民间小调,与“财神”形象相符,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使小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同时也为因不能通宵挂灯而使五个饽饽被“财神”偷走的情节埋下伏笔。
B.小说第三段插入介绍“村里的老习俗”,与后文让母亲收回饽饽的情节呼应、侧面写出了在当时饽饽的珍贵。
C.饽饽丢失后爷爷的一番话写出了老人质朴善良的心性,推动了母亲和“我”找“财神”、搜饽饽的情节发展。
D.标题“五个饽饽”,是文章的重要线索,通过它们失而复得的过程,还表现了困难时期的复杂人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像只小狼一样扑到他身边,伸手夺过了他拎着的瓦罐”,“我”为何表现得如此愤怒,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有论者认为:“莫言的意义在于他为当代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个视角就是“儿童视角”。选择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是莫言作品的一大特色。请分析本文运用儿童视角叙事的好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800年前,文明曙光在中华大地出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今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形成都邑性遗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形成其他中心性遗址。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一些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朝建立后,经过约二百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在中原各地形成不少人口集中的聚邑。

这些都邑和聚邑,被称为(國)。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代表人、人群,下面的一横代表一片土地。由于这片土地是这群人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必须有人拿戈守卫。为了安全起见,周围还要建一圈墙——外面的一个大。何尊中那个字的写法还没有外面这个大。这样的国当时已有很多,所以有了万国的说法。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形容词,万国形容国之多。相传大禹在涂山(一般认为在今,安徽蚌埠禹会区淮河东岸)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到夏朝,尽管国的数量仍不可能达到万,但肯定比大禹时代有所增加。

商朝的统治范围和影响所及比夏朝更大,国的数量应该更多。随着国家形态的形成和强化、以及行政中心功能的完善,商王的驻地由不断迁移转变为长期稳定,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国。盘庚迁殷后的二百多年间,商朝的首都一直在殷《今河南安阳殷都区》。殷虽然也是万国之一,但其地位与重要性已远在其他国之上,因而被称为中国本来是商人制作的一面特殊的大旗的名称,用作召集部众。每次召集时,部众都会围绕聚集在这面大旗的周围,时间久了,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含义。中国,就是万国的中心、中央,万国中最重要的一个国,也就是何尊铭文中的大邑商。所以周武王在攻克商朝的首都大邑商后,可以向上天报告,余其宅兹中国。不言而喻,到了周朝,周朝的首都——原来的宗周和新建的成周——就是中国,其地位高于万国,也高于所有诸侯国的都城。直到东周初,中国还是周天子所在的周朝首都的专名,诸侯国的都城只能称

进入春秋时代,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强大的诸侯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相互争夺兼并,对因灾祸而亡的小国不再兴灭继绝,而是直接吞并。春秋时有名有氏的国还有一千多个,到了战国时已经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个附庸小国。周天子的实际地位已经降到了与附庸小国相当的程度,他的首都已不如七国中稍大一点的都城。七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比他拥有更大面积的土地、更强的实力。中国早已不是周天子的专属,诸侯国,特别是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统治的国当作中国。中国还被称为赤县神州神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他的首都咸阳当然稳居中国的地位,而六国的首都和疆域都成了他的统治范围,各自的中国概念也得以延续,所以整个秦始皇的统治区都成了中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琅玡台刻石中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这一广阔的疆域都成了中国。

(摘编自葛剑雄《何以中国》)

材料二: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崛起了,可是,崛起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除了国力变强之外,也有外与内两方面的问题。从外部来说,当中国崛起,中国跟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国际秩序,就会发生一定冲突。蛋糕要重新分配吗?利益要重新调整吗?打个比方,好像一个很挤的车厢,车厢上只能容五六个乘客。这五六个乘客都规规矩矩站着就算安了,可是,现在有一个乘客突然变得特别胖,胖了以后原来各自占有的空间会发生变化。这样会不会引起冲突?是接受大家各安其位的原有空间,还是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这就要对自我重新界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当国家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和族群差异,就越来越厉害。不平衡的情况下,内部认同也出现问题。为什么大家要认同这个国家,凭什么要认同,在什么共识上认同?如果大家看过亨廷顿的《我们是谁》就可以知道,认同问题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一个新的认同基础,变化了的国家很难建立稳定秩序。因此,这就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因此,学术界会来讨论这些问题,什么是中国中国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何为中国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葛兆光《为什么中国人要讨论何为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中原地区持续崛起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
B.盘庚迁殷这一史实说明,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可能有过多次迁移变化。
C.战国时周天子的国都还不如“战国七雄”中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大。
D.当下我们讨论“何为中国”这个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崛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前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早期国家,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文明阶段。
B.从夏朝到战国时代,国的数量总体呈递减趋势,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C.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统治的国家视作中国。
D.国家发展导致出现诸多不平衡问题,没有内部认同,很难建立稳定秩序。
3.下列选项中,“中国”一词不具有国家层面意义的一项是(     
A.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史记·天官书》)
B.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史记·齐太公世家》)
C.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梁惠王上》)
D.(齐宣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孟子·公孙丑下》)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对谭其骧《西周时期全图》(局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周时期的“万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地带。
B.成周的都城洛和鲁国曲阜、晋国曲沃、楚国丹阳等处于同一地位。
C.宗周都城镐可以称为“中国”,而其他诸侯国的都城则不能
D.周成王营建的新都洛,更符合“余其宅兹中国”中“中国”的本意。
5.据考证,何尊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是目前最早的关于“中国”的表述,请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朝以前关于“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演变情况。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迟在公元前一千四五百年,中国建筑就已形成独特的系统。在个别建筑物的结构上,它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即台基、屋身和屋顶。台基多用砖石砌成,但亦偶用木构。屋身立在台基之上,先立木柱,柱上安置梁和枋以承屋顶。屋顶多覆以瓦,但最初是用茅葺的。在较大较重要的建筑物中,柱与梁相交接处多以斗拱为过渡部分。屋身的立柱及梁枋构成房屋的骨架,承托上面的重量;柱与柱之间,可按需要条件,或砌墙壁,或装门窗,或完全开敞(如凉亭),灵活地分配。

(摘编自梁思成《敦煌壁画中的中国古建筑》)

材料二:

用木材以梁柱形式组成的框架建筑,室内布置灵活,隔间位置不受拘束,且能随意开窗。这些优点除了近百年来发展的钢构架和钢骨水泥构架以外,只有中国建筑在3000年以前就具备了。

但用木构架也有缺点,木料易腐朽。我们的祖先在柱子的外侧包以较厚的墙壁,除了能阻挡风雨寒流与太阳热量侵入室内,还能避免梁柱因风压发生偏斜而影响整个房屋的安全。然而,黏土筑成的墙坯外面虽涂刷石灰,仍经不起风雨的长期剥蚀,于是将屋檐向外挺出,以更好地保护周围的墙壁。可是,房屋的规模越来越大,墙身因之加高,屋檐也挑出更长。虽然保护了墙身,但也妨碍了室内的采光。另外,为了便于屋面排除雨水,就得把屋顶做成很陡的坡形。可是陡屋顶会使急泻下来的雨水溅得很高,这对墙脚、柱基不利。

因此,最理想的屋面是:上部坡度大,下部较平坦,而中部略呈凹陷形状。这种悬挑出来向上反曲的屋面,不但采光好,也便于泄水缓冲,保护房脚。如果采取四面泄水的方式,它的四角自然而然为反翘形式,也就产生了斗拱飞檐的屋顶。

(摘编自《为什么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屋顶都有翘曲的飞檐》)

材料三:

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和日常器具的一种结构组合方式。凸出部分的构件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的构件叫卯(或叫榫眼、榫槽)。两种不同类型的木构件采用凹凸卡口结合的方式连接,达到不用钉子和胶水,使建筑构件外表无缝隙、结合稳固的效果。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榫卯结构的楼层地板。常用的榫卯类型有柱头榫、柱脚榫、燕尾榫、套榫等几十种。榫卯结构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形成了以榫卯连接为主,以木销连接、铁钉连接和材料拼接等为辅的连接方式。除了木建筑本身,在屋顶上的瓦和套兽上也会用钉子来固定。从宋代开始,古建工匠对于一些材料较小或者平面较单薄的构件,规定必须使用特制的钉子加以稳固。但制造铁钉不仅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在满足不同施工需要的同时,还需防止铁钉钉裂木构件,所以对钉子的厚度和直径有严格要求,以上多种原因限制了铁钉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应用。

(摘编自《中国古代建筑真的不用钉子吗?》)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在谈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系统时,从个别建筑物结构和较大较重要的建筑物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描述和讲解。
B.中国古建筑虽然多采用容易腐朽的木料,但其建筑构架早已经具备了近百年来才发展起来的钢构架和钢骨水泥构架的部分优点。
C.榫卯是中国古代常见的结构组合方式,它不仅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还能够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大大降低地震对于建筑的损害。
D.虽然使用铁钉可以增强某些构件的稳固性,但是铁钉易使木构件开裂,所以工匠在连接构件时还是会尽量以榫卯连接为主。
3.某校中学部古建筑社团准备“五一”小长假到北京参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出发前查阅了以上相关资料,请你根据材料帮助社团的同学概括中国古代建筑系统有哪些“独特”之处?
2024-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热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