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0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戴复古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空余豪气峥嵘。安得良田二顷耕。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平。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注】①蹭蹬(cèng dèng):比喻失意、潦倒。②侬:古时吴人自称之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追溯了作者早年为名为利奔走的辛苦和晚年归来的凄清,令人同情和叹惋。
B.下阕抒发了一腔峥嵘豪气无处释放的感慨和几经蹉跎后寄意自然的无奈选择。
C.词人借司马相如和严君实的经历遭遇自我慰藉,从而表明即使贫穷落魄都不能陷入沉沦之中。
D.这首词文字浅显,直抒胸臆,工于典故,它是作者语言风格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2.戴复古曾在《望江南》中说自己的诗词创作“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最会说穷通”。这首词中哪些地方印证了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词,任选两点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

(节选自《颜氏家训·养生》)

材料二: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谗慝():为奸作恶。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诛A匈奴B愚以为贤者C宜死节D有财者E宜输之F如此G匈奴可灭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咎,责怪,怪罪。与《游褒禅山记》中“咎其欲出者”的“咎”意思相同。
B.见,表被动,译为“被”。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徒见欺”的“见”用法不相同。
C.输,交出,献纳。如《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另有成语“输财助边”,指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D.无以,没有……(办法)。与《劝学》中“无以至千里”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推认为应当爱惜生命,但要选择正当的手段,不能因满足欲望、为奸作恶而遭致死亡,但可以为忠孝仁义、全家济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B.乱世中,许多名臣贤士苟且求生却遭受侮辱,而吴郡太守张嵊和世子夫人皆为义而死,保持了气节,颜之推借两者鲜明的对比阐明了生死观。
C.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这不合“人情”。但皇帝还是在讨伐匈奴时接受了卜式的家财。
D.皇帝对卜式的认识有个变化过程: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任命他为齐相。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
(2)臣生与人亡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何故见冤?
2024-04-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鞋说

我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这看来是不对的。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要知道除开睡眠时间,人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随着昼夜交替,人交替着把自己搁在床上,装进鞋里。

鞋子因脚与土地的长期较量而出现,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汉字造得有点意思,右边两个相叠,鞋底是。鞋面也是。它真正是一路风尘。帽子虽高高地戴在头上,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及鞋子。人可以不要帽子,却不可不穿鞋子。漫漫人生路上,会踏上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烂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

鞋子因实用而存在,但它的存在已不仅仅具有形而下的意义。

对一个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做周岁、做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等,进礼的至少要备一双鞋。那意思是祝福人家顺利、健康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十岁那年的生日,我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最中意的还是二娘送的一双黑帆布胶鞋。它是那么合脚、那么软和,穿着它走路,欢喜得让人连蹦带跳的。这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感到有一股生命祝福的深意在涌动。

过去的女性精于女工,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文革时期,在村前那条碎石铺成的公路上,经常有所谓的黑帮分子被游斗。造反派不让他们穿鞋,让他们把两只鞋用绳子系了,挂在脖子上,扎脚的石粒刺得他们直蹦高,路上留下一串鲜红的血迹。那些造反派还一个劲地在身后推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折磨!德国曾经有一个展览,里面有幅黑人抱着流血的赤脚痛苦万状的照片。一个叫弗里茨的人当众流下了眼泪,他办起修鞋店,建了捐鞋台——带动德国人逐年向非洲捐鞋。从对裸足受难人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检测出这个人的善恶。要知道,鞋的有无关乎幸福与痛苦,鞋的予夺见出大爱与大恶。

鞋与脚还有一个合与不合的问题。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在美观,不在耐穿,而在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不合脚的鞋则会挤压、捆缚脚。跟脚,养脚,才算得合脚。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的极致。乡下人常言,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用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人的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很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人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彻底违背了人类穿鞋子的初衷,结果往往自虐如受刑,这真令人叹息。

鞋子是否合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人穿有形的鞋,也穿无形的鞋,人与鞋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当第一双鞋子穿在远古初民的脚上,人类就再也离不开鞋子了。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让人穿着行走的草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样式的鞋,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鞋陪伴人的一生。陪伴每个人走过或平坦或泥泞的征程,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麦城。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如同接力一般,把我们送抵一个个的人生驿站。人生能著几两屐是谢灵运说的话,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警诫?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9日第4版,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

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篇指出自己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是为了对此表达否定,以表达自己对鞋新的认识,体现思想上的自我革新。
B.文章结尾处引用谢灵运的诗句,是由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引发的诗意联想,转向警诫我们在有限的生年不辜负鞋履所至的山水。
C.文章对“鞋”字的造字技巧进行了思考,既表达了鞋与土地的不解之缘,又彰显了汉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D.文章寓象征于写实,负载着我们的生命的鞋关乎实用也关乎我们的生命与精神体验,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
2.画线句中“无形的鞋”指的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处理与“无形的鞋”的关系?
3.文本二谈到散文应具有“活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
2024-04-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联合宣布,经多年联合攻关,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首钢朗泽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获得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瞿剑《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材料二: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来源于饲料所与首钢朗泽的偶然结合。数年前,首钢朗泽专注于气体生物发酵合成乙醇工艺研发。研究人员发现,在乙醇分离蒸馏过程中还有一种麻烦的黏稠的物质,于是就把它分离出来想要弄清楚其成分,把样品送到饲料所后,饲料所赫然发现,这些黏稠物居然主要是蛋白质(乙醇梭菌蛋白)。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当量,即我国大豆年进口量的1/3,同时,人工合成蛋白还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每生产1000万吨该蛋白,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亿吨。

(摘编自郑琳《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工业尾气竟变成饲料》)

材料三:

饲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步生物合成饲料蛋白实现工业化生产有助于我国摆脱大豆进口依赖综合征和实现碳中和

据测算,中国每年至少可产生1.2万亿立方米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如将这些工业尾气采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高效清洁利用,可年产乙醇梭菌蛋白1000万吨,替代鱼粉和大豆蛋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爱科认为,该成果最大的亮点在于以微生物蛋白生产来破解蛋白质短缺难题。他介绍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微生物蛋白生产列为研究课题,但进步较缓;国际上也长期在研究从碳化合物合成蛋白的问题,但一直都没能实现产业化,而联合研发团队让这一构想变为现实。他说,如果能实现生物合成蛋白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对我国饲料蛋白供应、粮食安全等意义重大。

(摘编自赵广立《乙醇梭菌蛋白何以成了香饽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钢朗泽本是研发气体生物发酵合成乙醇工艺的,结果却制造出了乙醇梭菌蛋白,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B.首钢朗泽通过多年努力攻关,终于掌握了一氧化碳到蛋白质(乙醇梭菌蛋白)的一步合成技术,并将其合成速度提高到了22秒。
C.我国对国外大豆的依赖性强,每年进口约8400万吨,但目前我国乙醇梭菌蛋白年产量已达千万吨,可以大量减少大豆进口。
D.中国每年产生至少1.2万亿立方米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在现有条件下,它们能全都用于乙醇梭菌蛋白的合成。
3.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技术的形成,给科研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2024-04-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多学科汇聚交叉研究,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推出阶段性科研成果——文化遗产数字演绎剧场。该剧场借助尖端影像建模、数据交互大屏、三维沉浸投影、XR虚拟叙事等数字设备,融合人文历史、信息管理、文学艺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数字孵化—虚实融合—协同演绎—沉浸体验—智慧服务五位一体的完整创新链条,以支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在文化遗产数字演绎剧场内,借助数据交互大屏,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精品馆藏的3D模型在记者的指尖触碰下被放大、翻转,甚至还能打开一些器物的盖子察看器物内部的铭文。戴上VR眼镜,可以瞬间置身于敦煌石窟的虚拟空间中,佛像雕塑、壁画尽收眼底。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与形式。数字时代,数字采集记录技术可以处理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多种形式的数字文献。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通过抽取、分类、标引等数据化处理,形成结构化的主数据和元数据资源;经过语义建模、关联标注、集成整合,进一步对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中蕴含的概念实体、知识单元和文化基因进行细粒度编码表示和跨域链接,并借助知识图谱、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形成可信的、跨模态的、富语义的、可追溯和再利用的智慧数据资源集合,最终完成文化遗产的数据态转型。

在运用现有技术、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由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副主任黄先锋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实景三维集群建模软件——重建大师,突破了实景三维构建过程中数据量庞大、渲染缓慢的技术瓶颈,构建了高质、高效、智能语义的智能三维重建引擎。该软件打破了国外实景建模软件Context Capture的长期垄断。在珞珈三号01星发射升空后,该软件可以通过卫星数据对世界各地的大型城市场景和文化遗产地进行快速精准建模。重建大师已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国家大型活动,以及长城保护和上百个城市三维数字底座建设中。以京郊怀柔区八道河乡境内的箭扣长城为例,该长城坐落于海拔千余米的险峰断崖上。部分城墙、烽火台、楼梯在岁月侵蚀下破损严重,亟待保护和修缮。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双鱼倾斜摄影机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多角度影像15000余张,对箭扣长城进行了实时三维重建。通过地面补拍实现局部毫米级精度,砖瓦缺失、墙面裂痕等破损细节得以精准呈现。黄先锋向记者介绍称,三维建模完成后,他们发现表面破损的细节可以在模型中更细致地放大并呈现出来。通过深度学习网络和模型对多形态数据进行一系列级联神经网络处理,他们检测出箭扣长城的破损部分及其结构缺陷,监测判断出需要修缮的墙面裂痕和砖瓦缺失,并生成相应的3D形状和砖墙。这让箭扣长城的修缮工作得以更快、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

针对建模过程中出现的纹理与模型错位问题,以及图像色差、纹理分块映射带来的几何与色彩接缝问题,黄先锋团队研发了可一站式解决三维模型纹理贴图的专业软件——贴图大师。该软件实现了从二维影像到三维几何模型的精准映射。先扫描再贴附的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山西窦大夫祠、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几十家文博单位的数字化项目。

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教授张帆牵头的数字文化遗产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技术,能实现低质量二维图像分辨率提升2倍,三维模型重建精度提升20%,低质量三维模型纹理信息分辨率提升2倍。这一技术可帮助实现数字文化遗产数据质量持续增强,提升对文化遗产本体的数字化时空关联感知能力,为数字文化遗产数据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提供保障,已在云冈石窟得到应用推广。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向数字空间迁移过程中,形成了对社会、文化和地理跨时代演变的映射,拓宽了人文研究的时空跨度与研究尺度。为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实验室主任王晓光提出了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概念。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智能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信息与知识进行采集、记录、分析、组织、挖掘、表达、关联、传播、展示活动的总称。他希望通过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现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再造,探索文化遗产大数据驱动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以促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实世界向数字空间迁移,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空间赓续和全景化展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明海英《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创新链条支撑文化遗产活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借助数据交互大屏,可以瞬间置身于虚拟空间中,将敦煌石窟的佛像雕塑、壁画尽收眼底。
B.为了支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基于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文化遗产数字演绎剧场隆重登场。
C.通过语义建模、关联标注、集成整合,并借助知识图谱、区块链技术等,可以形成结构化的主数据和元数据资源。
D.超大规模实景三维集群建模软件“重建大师”研制出来后,就可以对世界各地的大型城市场景进行快速精准建模。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文化遗产的数据态转型的过程,文章第二段按照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一般详尽地介绍了转型过程。
B.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涉及文理多学科领域知识和技术,数字化技术生成的文物三维模型能做到精准映射。
C.王晓光提出的“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概念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再造,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空间赓续。
D.文章列举重建大师、贴图大师、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技术,主要说明将实体文物转化为智慧数据需要多种设备和技术的支持。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化遗产借用数字技术得以活化”观点的一项是(     
A.杭州亚运会以“数实融合”的形式完成主火炬点燃,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
B.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地图携手研发,共同推出“玩转故宫”小程序,以轻应用玩转“大故宫”。
C.“数字敦煌”通过“互联网+”实现30个经典洞窟整窟高清数字化图像及全景漫游的全球共享。
D.《你好!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深度权威讲解三星堆考古挖掘近百年的前世今生。
2024-04-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被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暴君代A作B坏C宫室D以为洿池E民无所安F息G弃田H以为园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是我国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说其治理过洪水。
C.处士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D.《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处在大道败坏的年代与社会中,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B.孟子将杨、墨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D.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5.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4-01-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桂梅

名字的波折

回忆是一种重逢。

我们就用长焦距镜头去追寻你的背影,与你生命的起点和轨迹相逢吧。

你的出生地在牡丹江市郊一个美丽的屯子里。在那片辽阔的平原上,到处盛开着野玫瑰,花的芳香弥漫在黑土地上。祖先称此地为“赤玫火笼”,大意是野玫瑰花开得像火一样艳丽和旺盛。

你并非生来就卓尔不群,更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书香的遗传基因。你出生在一个农耕世家,四个姐姐你一口米汤、我一口包谷饼地喂你,你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你那时细细的脖子,大大的脑袋,整天噘着小嘴巴,活脱脱一个“小萝卜头”。

该起个名字报户口了。爸爸在院子里望着田野上盛开的玫瑰说;“就叫玫瑰吧。”姐姐去报户口,管户籍的同志竟不会写“玫瑰”两个字,便说:“改叫‘桂梅’行不?这两个字我会写。”

死而复生

昏迷11天后,睁开眼睛,喊出口的第一声就是“疼”。一个月后,生命的活力才逐渐恢复。你想下床走走,当姐姐把你扶下床时,你的腿不听使唤,软软的,站不起来。你又躺回床上,心生怨恨和恐惧,声嘶力竭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救我这个废人啊?”

原来腰部穿刺的那个针眼不仅发炎,还生了蛆,难怪你总觉得腰部又疼又痒。医生看后说:得把蛆挑出来。忍耐一下吧,听说你还是一个小江姐呢!“医生的这种激励还真管用,在往外挑蛆和清洗上药的过程中,你没哼一声。”

这场大病,使你开始思索你的一生该怎么度过,你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同学们来家看你,你们笑作一团,唱作一团。他们走后,你便下地锻炼走路。第一次下炕,你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等爸爸回来才把你抱回炕上……

老师的责任

你的责任心是从一位美丽女老师身上学到的。

有一次学校组织夏游,大家正吃着东西,忽然听到一声尖叫,一条蛇钻进了一个女同学的裤腿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位美丽的老师,伸手就把蛇拽了出来,用力甩出很远很远。蛇甩出去了,她却被吓昏了过去。几位男老师把她背下了山,送进了医院。

你想,一个美丽的柔弱的老师,她怕蛇,但为了她的学生,竟然表现出如此的勇敢精神,这与母爱有什么区别?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时胆小如鼠,看见毛毛虫都会被吓晕。在医院,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只是淡淡地说:“这是老师的责任。”

一个人一生会学懂很多词语,“责任”二字,在那时候便播入你的心田。

死神又来敲门

1997年12月,你腹痛难忍,去医院复查,被告知肿瘤复发。诊断书也是一份死亡通知书。你忽然觉得活着好累好累。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女人。你在这个世界上已无牵挂,你不想再坚持了。

你回到家从包里找出一个本子,摸出笔,开始疯狂地书写。从幼年、少年、青年,到遇到丈夫,到拥有的那些幸福日子,到丈夫丢下你让你孤独地生活,到你全身心地对学生的付出,到华坪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你边哭边写,像在写一篇无限长的遗书。哭了一晚上,写了一晚上,迎着旭日,身心俱疲的你终于放松了下来。

你“审判”了自己!

你的思绪回归现实:你学生的学习成绩刚有起色,难道你就要离开他们吗?你舍不得那些来自贫困山区、与你朝夕相处并有了超越血缘之情的孩子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如果不能考出去,她们只能重返大山,重复他们父辈的宿命。

你要用自己生命最后的烛光,照亮他们精彩的明天。你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

你的“特效药”

你是华坪县中医院最不守规则的病人。如果有课,你拔下针头就跑回学校;没有课时,你才回医院打针。这样跑来跑去,控制不住肿瘤的生长。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你干脆放弃了治疗。

你的学生们哭了。孩子们说:“是我们把老师累病的!听老师讲第一节课时,老师是那么年轻,可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你说:同学们,老师不会死的,也决不会离开你们,请相信老师。

可爱的孩子们唤回了你的信心,她们是你的“特效药”。你决心在有生之年,加倍地爱护他们。

放假不回家的学生没有水喝,你便自己掏钱去附近的一家饭店买开水。一暖水瓶收1元钱。当饭店的老板知道你每天买水是给学生喝,就降到5角钱一瓶,最后干脆不收钱了。

学习方面,你从不看重分数多少,只要她们尽力学就行。课间播放音乐,讲课前唱一首歌,提倡讲普通话,让她们多读多写,引导地们带着感情放声朗读,把自己的情感糅进课文描绘的画面之中。

一个苗族学生,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就盯着她吃饭,盯着地喝水,盯着地睡觉,劝她:孩子,要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失去了健康就什么也学不成了。

“老师,有你做榜样,我精力充沛得很。”

考试结束,全县1000多名考生,她考了第二名

你身带疾病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们崇拜的“旗帜”,你的每一堂课,都是学生们励志的军号声。

(摘编自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手执“摄像机”带着读者穿越时空,见证了张桂梅的生活中亲人、老师以及困苦、疾病如何一步步造就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张桂梅虽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依旧被父亲寄予厚望,赋予她象征旺盛的“玫瑰”之名,可惜最后被管户籍的同志改成了“桂梅”。
C.文章取材注重典型性,不仅有典型事例,也有典型细节,后者如张桂梅自费给学生们买水喝,同时还通过饭店老板反衬了张桂梅的奉献。
D.文章用词讲究,开篇先用“重逢”,然后用“相逢”,一词之差,是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重逢”的对象是作者,“相逢”的对象是张桂梅。
2.关于文中第四节“死神又来鼓门”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一句表现了张桂梅的斗志,这与后文“老师不会死的,也决不会离开你们”形成了巧妙的呼应。
B.张桂梅是时代楷模,而在作者笔下,她首先是个普通人,有笑有泪、有爱有恨,刻画没有拔高没有夸张,这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C.这部分生动刻画了一个鲜活而丰满的张桂梅形象,凸显了她思想感情的升华,这奠定了她跨越生死、以生命办学的思想基础。
D.张桂梅忍受着病痛之苦,接受了种种磨难,她也曾孤独软弱想要放弃,最终她通过“审判”自己走出困境,这都是文学性的体现。
3.“桂兮梅兮,国之芬芳。”这是作者为《张桂梅》这部报告文学写的题记,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其妙处。
4.这篇报告文学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2024-01-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的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两位老人对海边正下着的大雪有一番对话,将对雪和对人生的感悟联系起来,感叹人生的不易和易逝。
C.听到有人呼救的声音,金豹的一“跳”和老刚的一“抖”,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激动、紧张、恐惧的心理。
D.四位获救的青年跪在两个老人面前,内心悲喜交加,对两个老人满怀感恩,突出了老人英勇救人精神的可贵。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语言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风雪天里的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B.作者描写大火燃烧时运用“熊熊”“远远近近”等叠词,直接描写烈火的颜色,渲染了烈火浓焰的壮观。
C.两位老人救起落水的人之后又迎来老刚的儿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特色。
D.金豹勇敢机智,面对困难永不言弃,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一致。绝望的老刚则与他形成强烈反差。
3.本文在情节安排上层层铺垫,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4.作家张炜曾经说过:“虚构和真实是两种不同的吸引力。”虚构是小说的显著特征,而真实是虚构的源泉。小说中哪些方面的真实为虚构提供了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
2024-01-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现代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春秋经》上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就是彗星,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平均每76年多回归一次。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间隔2149年,哈雷彗星回归29次,每一次中国都有详细的记录。近代西方天文学家欣德曾利用这些连续的观测数据来推算哈雷彗星的轨道,发现轨道面倾角在逐渐变小,汉代为170°,到19世纪中叶已减至162°了。这项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朗迪博士于1972年发表过一篇论文,论证太阳系存在着第10颗行星,证据是哈雷彗星的轨道变化是这颗行星长期摄动的结果。布朗迪还预言了行星的位置,但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和美国的里克天文台都没有在预言位置上发现它。

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成员,其轨道有三种类型: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具有后两种轨道类型的彗星在绕太阳转一个弯后就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彗星才会回归,称为周期彗星,哈雷彗星就是周期彗星。由于彗星的椭圆形轨道偏心率较大,有的接近于1,因此只有当彗星行至近日点附近时,才有可能用肉眼看到。彗星的结构也很特殊,彗头的中央部分密集而明亮,叫彗核。周围是彗核蒸发出来的雾状物,叫彗发。在太阳风和太阳光压的作用下,彗发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一条或几条光带,叫彗尾。离太阳越近,压力越大,彗尾就越长。于是,彗星在接近和离开近日点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再加上每颗彗星的彗核大小、彗发多寡都不一样,所以仅用一两幅示意图,无法描述所有的形态。

正是因为彗星形态的多样化,古人便以为它们是不同类的天体而分别命名。对于彗尾长且直的彗星,叫扫星或彗星,实际上“彗”字就是扫帚的意思。对于彗尾稍短略有弯曲的彗星,叫孛星或拂星。彗星呈钩状的,叫蚩尤之旗。有几条彗尾的彗星,很罕见,叫五残、狱汉或昭明。

《晋书·天文志》关于彗尾现象有一段话:“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明确指出太阳与彗尾方向的关系。如果没有多次观测作基础,很难提出这种见解。

彗星还有分裂现象,虽然很少,但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新唐书·天文志》里写道:“唐乾宁三年十月,有客星三,一大二小,在虚、危间,乍合乍离,相随东行,状如斗。经三日,而二小星没。其大星后没虚、危。”客星,在这里指彗星。这段话描述的是已经分裂成三部分的彗星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出没的情形。

(选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材料二:2023年2月初,一颗划破夜空的彗星,一时成为天文爱好者们竞相追逐的“明星”,天文学家为它命名编号为C/2022E3(ZTF)。这是5万年一遇的彗星回来了。上一次光临地球,还是5万年前,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

彗星,俗称“扫把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目前已发现1600颗,能用肉眼看到的却很少。彗星家族中的哈雷彗星出现的周期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来的。上次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是1986年,下次出现是2062年了。别小看哈雷彗星,它本事可不小,曾解决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难题。这道历史难题,没有被历史学家解决,却被天文学家解决了。这究竟是道什么历史难题呢?

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一重大改朝换代的历史事件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由于史料缺乏记载,一直是个谜。为此事,史学界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是公元前1027年,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却认为是公元前1066年。他们各抒己见,究竟谁是谁非,最后还是哈雷彗星给出了答案。

事情是这样的,西汉《淮南·兵略训》一书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武王伐纣的时候向东面迎着木星进军,到了汜水逢下雨,到共头山时发生山崩。此时,彗星从东方升起,柄朝东而尾西指,似乎天老爷有意把扫帚柄授与殷人,以扫除从西方来的军队。

天文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张钰哲,后来根据这一记载和哈雷彗星76年出现的周期,按照其轨道参数推算出这颗彗星便是赫赫有名的哈雷彗星。他还反推出这颗彗星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那次回归是公元前1057年3月1日经过近日点,当时人们只能在2—4月份断断续续窥见彗星,而1—3月份能见木星悬挂于东方。1976年3月,陕西临潼县发现的周代初期青铜器,其上铭文说:武王征商,在甲子清晨,见到了岁星。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史籍记载的真实性和天文学家推荐的精确性。由此可见,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57年二三月份。

彗星平时罕见,拖着一条亮闪闪的长尾巴,横扫天空。过去很多人认为不吉利,是灾难的预兆,借此大肆宣扬。其实,彗星也是太阳系的一种星体,它只是绕太阳转动的轨道与一般行星不同。行星转动的轨道差不多是正圆形,而彗星转动的轨道则扁长得多,差不多成为椭圆形。所以彗星有时离太阳很远,有时又很近,转一圈要好几十年。彗星转动距离我们近时,我们才能看见。彗星由稀薄的气体组成,有彗头、彗核、彗尾。彗星离太阳远的时候没有尾巴,自己也不发光;离太阳近的时候,组成彗星的物质点被太阳的压力所推斥,才出现尾巴。所以彗星的尾巴总是背着太阳,离太阳越近,尾巴越长,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彗星尾巴横扫地球”。

(选自肖植文《哈雷彗星终结史学界一桩公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从秦始皇七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哈雷彗星共回归29次并且它的轨道面倾角在逐渐变小。
B.彗星并非时时都有彗尾,只有离太阳近的时候,在太阳风和太阳光压的作用下才会形成彗尾,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
C.《晋书·天文志》记载的彗尾现象明确指出了太阳与彗尾方向的关系,这是建立在古代中国人多次观测着彗星的基础上的。
D.天文学家张钰哲根据西汉《淮南·兵略训》关于彗星的记载,推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57年二三月份。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美天文台未能在布朗迪预言的位置发现第十颗行星,但是哈雷彗星轨道面倾角变化的发现也并非没有研究价值。
B.只有周期性彗星才会回归,非周期彗星在绕太阳转一个弯后就一去不复返,可见非周期彗星不能为肉眼所见。
C.古人以为不同形态的彗星是不同的天体,因而对其进行不同的命名,说明古代中国对于彗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D.材料二在介绍彗星的时候善于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彗星的形象描述得更加生动,读起来也饶有趣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诗经·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B.《明史》:有星见于五车东北,发芒丈余。
C.《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D.《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4.材料一第2段和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都提及彗星的轨道和结构,但它们的写作目的不同,请谈谈有何不同。
5.自古至今,中外人士对于彗星的观测、记录和研究热情不减,请结合材料探究其中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狙击手

【爱尔兰】利亚姆·奥弗莱厄蒂

六月漫长的暮光渐渐隐没于夜色之中,都柏林[注]笼罩在黑暗里,只有从朵朵轻云中透出的淡淡月光映照着一排排街道和利菲河黑黝黝的河面,有如黎明之光。整座城市看上去很静,但这种静使人觉得诡异。

在大桥附近的屋顶上,一个共和军的狙击手正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狙击步枪就放在身旁,肩上还挂着一副野战望远镜。他的面庞还是学生模样,可他的眼睛却闪烁着狂热的寒光。

他拿出一小块三明治,这是仅剩的干粮,他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小瓶威士忌,喝了一小口。他顿了顿,考虑是否应该冒险抽口烟。最后,他还是决定冒一次险,他把香烟放在唇间,划着了火柴。①几乎是在同时,“砰——”一发子弹呼啸着打到了屋顶的挡墙上。他赶紧扔掉香烟,伏在地上,迅速挪动着身子,离开了危险地带。他小心地探出头来,想看看挡墙外面的情况。此时,又一发子弹呼啸着从头上掠过,他立刻缩了回来。根据枪口的闪光,他判断出子弹是从街对面射过来的。

他滚到后面的烟囱旁边,慢慢站起身来,直到视线和挡墙顶部保持水平。可是他什么都没看见,街对面的屋顶和天色融为一体。正在这时,敌军的一辆装甲车穿过大桥缓缓向街心驶来,“嘎吱”一声,停在离街心只有50码的地方。他甚至能清楚地听到装甲车排气管“突突”的喷气声,他的心急骤地跳着,等待着时机射击,但他心里清楚这是徒劳的,因为子弹根本无法穿透这个钢铁的庞然大物。

这时,从旁边小街街角走过来一个头部裹着披肩的老太太。她开始跟装甲车炮塔里的机枪手说着什么,边说边用手指着房顶。装甲车的炮塔打开了,一个人探出了脑袋。他毫不犹豫地端起枪开了火,那人随即应声倒下……老太太向小街冲去。他又开了一枪,老太太尖叫一声转了个圈,掉进路边沟里。

几乎是在同时,从对面也传来一声枪响,他的前臂一震,顿时感到火辣辣的,不由自主地丢下了枪。他弯下腰想把枪提起来,但右胳膊毫无知觉,无法动弹,他小声地诅咒道:“该死,我被击中了!”

他用左手捂住受伤的右臂,爬回了挡墙,只见伤口鲜血淋漓,渗透了衣袖,子弹已射入了骨头。他咬紧牙关,忍住疼痛,费力地掏出急救包,把伤口包扎停当。

街道又恢复了宁静。②那辆装甲车已慌慌张张地退回了大桥,那个被击毙的机枪手依旧耷拉着脑袋靠在炮塔边上。

他在挡墙后面静静地躺了很久。他一边歇息,一边盘算着怎么撤离。天一亮,屋顶上的自己就会被发现。可周围只有一条路可走,但就是这惟一的路,还被对面屋顶上的狙击手死死地堵住了。他清楚,必须击毙他,自己才有活路,只可惜自己的手臂受伤了,现在无法使用步枪,能用的只有身边这枝左轮手枪了……

他取下军帽,把它套在步枪的枪口上,然后慢慢地伸出挡墙外,并缓缓地晃动着,直到那帽子可以被对方明显地观察到。随着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帽子中间穿过。他赶紧把步枪一歪,让帽子掉落了下来。紧接着,让胳膊耷拉在挡墙外面一动不动,又过了片刻,他手一垂,步枪也掉落了下来,之后整个身子便沉了下去。随后,他迅速匍匐着爬到了挡墙的拐角,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对面的动静。他的计策似乎已经奏效:对面的狙击手从黑暗中闪出身来,朝这边张望,整个身体的轮廓暴露无遗。

他微微一笑,提起左轮手枪架在墙沿上。距离大约有50码,在暗淡的光线下射击不容易,而且右臂还疼得厉害,好像有成千上万个魔鬼在捣乱。他瞄准目标,由于急迫,他的手在颤抖。他抿了抿嘴,鼻子深深吸了口气,开了枪……那人从屋顶上一个跟斗栽了下来,身体在空中打了个旋,便重重地砸在街上,一动不动了。

看到敌人倒了下去,他打了个寒颤,心中对战争的渴望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以被懊悔刺痛的心。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上冒了出来,他开始语无伦次地自言自语,诅咒这场战争,诅咒自己,诅咒所有的人。他看了看手里还冒着烟的枪,骂了一句就把它扔到了脚边。手枪由于震动而走了火,一颗子弹嗖的一声从他的耳旁飞过。他一惊,恢复了理智,懊悔的阴云从心头消散。他哈哈大笑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了那瓶威士忌,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他决定离开屋顶去寻找部队和战友。

周围静悄悄的,他顺着天窗爬下了屋子。临近街口时,突然冒出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知道那个被击毙的狙击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大年纪,什么模样?④也许在军队没有分裂以前,他们还在同一个连队呢。

他疾步穿过大街。一挺机枪从黑暗中射出了一串冰雹似的子弹,周围的泥土被纷纷掀起。他一个鱼跃,趴到在那个狙击手的尸体旁边,把脸埋在地上,像个死人一样。过了一会儿,机枪停止了射击。

他把那具尸体翻了过来,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那是他的哥哥……

(张宁生译,有删改)

[注]都柏林:爱尔兰首都。1922年,爱尔兰自由军和共和军在都柏林爆发了激烈内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环境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如开篇将淡淡的月光称为“黎明之光”,这暗示战争即将结束,胜利必将到来。
B.狙击手的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寒光”,渲染了他冷酷的性格和对战争的狂热情绪,与他学生模样的面庞形成强烈反差。
C.见老太太“跟装甲车炮塔里的机枪手说着什么”,狙击手立即将二人击毙,这一情节表现了狙击手的残忍和枪法的精准。
D.小说结尾揭示了狙击手与对手间的另一层关系,这一情节的突转,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戏剧性。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砰——”这一拟声词的使用,使描写更为生动逼真,增强了叙事的现场感。
B.句子②写装甲车带着机枪手尸体慌忙撤退,这充分反映了战事的紧张激烈与血腥残酷。
C.句子③中的“微微一笑”,透露了狙击手此刻的心理,表现了他见敌人中计后的得意。
D.句子④解释了狙击手冒出“强烈好奇心”的原因,表明他已经猜到了对手的真实身份。
3.“看到敌人倒了下去”这一段,写出了狙击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请加以梳理概括。
4.本文以“狙击手”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3-12-1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