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②跃马:化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当前时令写起,“催短景”写夜长昼短,给人时光荏苒、岁序逼人之感。
B.“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当此寒宵雪霁,诗人万千感慨不言自明。
C.战伐之声令人不安,但夷歌、渔樵声声给人慰藉,让诗人不禁兴发起归隐之意。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写阁夜所见所闻,并由此生发诸多感慨,怆然而有无穷之思。
2.前人赞扬这首诗第二联写得“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2-0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访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徐妍:您在《童年》这篇散文里曾说: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河边上。所以,我很想从水开始我们的访谈。您的整个成长阶段都是在大河边度过的吗?

曹文轩:是的。尽管家随着父亲工作的不停调动而不停地迁移,但家总会是傍水而立,因为,在那个地区,河流是无法回避的。那里人家,都是住在水边上。开门见水,满眼是水。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

徐妍:当我通过阅读得知水对于您有很深的内在影响时,更是对您生活的那个水边的村庄充满想象。您能否进一步谈一下水构成了您怎样的性格、人生观与审美情趣?

曹文轩:首先,水是流动的。你看着它,会有一种生命感。写作时我常要想到水——水流动的样子,文字是水,小说是河,文字在流动,那时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水的流动还是神秘的,因为,你不清楚它流向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动,流动就是一切。你望着它,无法不产生遐想。水培养了我日后写作所需要的想象力。其次,水是干净的。造物主造水,我想就是让它来净化这个世界的。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再其次,是水的弹性。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这对我写小说很有启发。水,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对水,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徐妍:您说的这一切都是让我们这些远离水乡的人永远向往的。但,现在我换一个角度与您谈论这个问题:水对于您的性格与审美趣味是否也有让您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曹文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来还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是的,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因为水——河流之水而不是大海之水,我与我的作品,似乎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缺乏严峻的山一样的沉重。容易伤感,容易软弱,不能长久地仇恨。水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将许多东西流走,或是洗刷掉。一个人没有仇恨,不能记仇,这对于创作是十分有害的,它影响到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分量的。我一直不满意我的悲悯情怀的重量。但,一个人做人做事都必须要限定自己。不能为了取消自己的短处而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长处。换一种角度来看,短处之说也未必准确。

(选自《与一位古典风格的现代主义者对话——曹文轩专访录》,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文轩虽然从小都在不断地搬迁,但一生都在处处河流的水边居住,水乡的生活和水的形态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曹文轩从水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他感悟到了生命感,水的流动的神秘使他产生许多遐想,培养了他日后写作需要的想象力。
C.水对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风格、形象特征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水也是他小说中的一个永恒的题材和主题。
D.这篇访谈的提问围绕“水与曹文轩的成长”,层层深入,而且语言亲切,角度独特,自然引发了曹文轩的深刻的思考。
2.曹文轩认为“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环境对于个人的文学创作,是否有影响?请给出你的答案和理由,并另举一例阐述。
2024-02-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生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愈危,身愈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③,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刁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必谨所渐者,此之谓也。

(节选自《墨子·所染》)

【注】①僇:羞辱。②矜奋:傲慢自夸,盛气凌人。③创作:这里指滋生事端。比周:结党营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行理生A于染B当C故D善E为君者F劳G于论人H而逸于治官。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介词,被。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于”两者用法不同。
B.举,推举。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举”,两者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C.要,要领,关键。文中“不知要故”的意思是不知道治理国家的要领、关键。
D.渐,有浸、浸染之义。与今天常用成语“防微杜渐”中“渐”的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看见丝用青色染就成为青色,用黄色染就成为黄色,放入五色,就染成五色的丝,他由此感叹染色需谨慎,治理国家的道理也是一样。
B.作为国君,需谨慎选择身边的人。范吉射、中行寅、吴夫差、智伯摇、中山尚、宋康都因身边人落得国家残破灭亡,使自身遭受刑戮的命运。
C.不善于做君王的人,即使劳身费神,心中担忧辛苦劳作,然而国家的危难反而更多,自身所受耻辱也更多,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影响不恰当。
D.与喜好仁义的人做朋友,做官合乎道理,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因此家一天比一天富有,身体一天比一天安康,名声一天比一天显著。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
(2)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5.文章具体论述了怎样的观点?
2024-02-03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论尤其强调有感而发,因此有“感物吟志”“为情造文”“不平则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说法。这些说法的具体言说语境有异,但都强调了文学写作的发生,必须建立在写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有所感触的基础上。作家心有所感,于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然后才催生出具有艺术美的文学作品。

具体说来,“有感而发”的“感”、“为情造文”的“情”从何而来呢?从现实生活中来。这个“现实生活”,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言,既包括“自然景观”,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也包括“社会景观”,如“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作家平时就处在一定的生活之中,有时候还为了一定的题材专门去深入生活,进行着创作素材的积累。因此,文学创作的生活积累又分为两类:一种是长期的“无意积累”,另一种是专门的“有意积累”。但光有泛泛的积累还不够,作家真正开启创作还需要一个触发点,一次刺激。秦牧在《艺海拾贝》中就以小羊喝奶的细节为喻来说明这样一个写作道理:文学创作要有生活的积累,要有一次“刺激”。这样,长期积累的素材和情感,才能找到合适的表达突破口。

对文人来说,这种“刺激”是珍稀资源,不是说有就有的,那是一种特殊体验。它需要你有日积夜累的体验作为基础,需要你对写作对象的深入思索作为前提。更重要的是,这种“刺激”虽然可能来自外在的因素,但却跟写作者的内在情感相互契合、相互激发。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写作者写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情感,是因为情感的需要而开启写作。此乃真正的“为情造文”。

当下的文坛中,不乏真诚的作家、真挚的作品。他们之中,有的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不理会文学潮流的起起伏伏,认真打磨自己内心真正要写的那一部作品;有的为了创作一个题材的作品,长期地深入生活,进行丰富的素材积累,并持续地寻找写作的突破口。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虽然每日从报刊、从网络能看到海量文章,但许多文章好像不是发自作者内心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有的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一些编辑的主题约稿,为了给一次采风活动交差,这样的写作大都有“任务”之嫌。当然,即使为了完成任务,也有作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积累和经验,写出了漂亮的文章,甚至成为名篇。但是,大多数的“任务式作品”都写得不怎么样,因为这不是出于他们的本心,这让我想到鲁迅所说的,“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写”。自己给自己下达任务,可以不可以呢?比如,必须每天写一两千字,雷打不动。这似乎无可厚非,特别是学徒期,坚持勤奋练笔自然是好事。可是,像网络作家那样,必须每天更新,被一种“机制”逼着写作,是不是好处、坏处并存呢?

对有些作家而言,写作变成了一种“生产”。他们好像不是文学家,而是一批生产商,夜以继日地构思,写作,发表,清点稿费。书房变车间,作品变产品,难免悲剧发生,粗制滥造,浪费纸张。尤其是一些专写历史典故的杂家,他们一篇接一篇推出历史典故,通常开头一段古代轶事,末尾加一两句个人感想,低成本,高效益,好发表,易转载。老实说,那些典故看似深奥,在历史学家眼里是“小儿科”,在稍有点文化的人眼里也是“炒冷饭”,就是寻常百姓,偶尔读来感觉有点新鲜,久而久之便味同嚼蜡。

有的写作是为了“钓誉”。手机上时常会收到这样的信息,“请给我投一票,我参加了××诗歌大奖赛”云云,写诗难道是为了评奖?太把这种网络投票的大奖赛当真,不太合适。还有,有的人急于发表,确认自己作家“身份”,竟恶意“复制”别人作品,这恐怕是文坛上最糟糕的事了。还有的诗人,把参加A地诗歌大赛的稿子稍微一改,比如改一下地名和习俗,然后又投到B地诗歌大赛。这样的“写作”还称得上写作吗?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作家内心受到真正的触动而写出来的。屈原“发愤”而写就《离骚》,司马迁心怀志向而著《史记》,曹雪芹受“刺激”创作千古《红楼梦》……他们的作品中有时代、有自我,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因此,对于当下的写作者而言,不必勉强地进行创作,你没有那份情要表达,就不要“为文造情”、矫揉造作。更进一步地,如果一个人没有写作的那份才华,就不要着急地挤入写作圈子,先踏实地生活,踏实地积累。积累够了,情感有了,文学自然就来了。

文无定法,唯情满自溢耳!坚持“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

(摘编自李秋生《“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虽然经历各异,说话具体情境有别,但都强调文学写作应该有感而发。
B.作家平时就处在一定的生活之中,在他无意之中也可为他提供丰富的生活积累。
C.报刊、网络的海量文章表明,多数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发自作者内心。
D.“似乎无可厚非”,作者对给自己下达任务、每天必须写的做法,持保留态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人看来,写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一旦心有所感,就可以创作出具有艺术美的文学作品来。
B.作家真正开启创作需要一个触发点、一次刺激,以找到合适的表达突破口,但这是殊为不易的事。
C.能够刺激作者表达的突破口无论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它要与写作者内在的情感相互契合、相互激发。
D.没有写作的才华不要紧,只要踏实生活,踏实积累,当积累够了,情感有了,也是可以进行写作的。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学发生学角度立论,大量引用中国古代文论的观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B.第二段从“感”“情”从何来谈到写作表达的突破口,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C.第四段论证当下文坛不乏真诚的作家、真挚的作品这一观点,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D.文章倒数第二段从正面立论,为最后一段再一次明确观点、主张提供了充足依据。
4.文章第五、六、七段使用“任务”“生产”“钓誉”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作者特别强调文学写作中“现实生活”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0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滫:臭泔水。②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③没:通“殁”,死亡。④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⑤箸:通“著”,显明。⑥蝡:同“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烦碎。⑨向:通“响”,回音。⑩方:仿效。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2.下列对文言现象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必就士”与“金就砺则利”的“就”都为动词,理解为“靠近,接近”。
B.“古之学者必有师”和“今之学者为人”中的“学者”都解释为“求学的人”。
C.“句读之不知”与“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与“《诗》者,中声之所止也”句式相同,都是判断句。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学习的内容。
D.最便利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5.文章最后一段“学莫便乎近其人”强调了学习中什么的重要性?和《师说》中的哪些说法意思相近?
2024-0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黑头

冯骥才

这儿说的黑头,可不是戏曲里的行当,而是条狗的名字。这狗不一般。

黑头是条好狗。但不是那种常说的舍命救主的忠犬、义犬,这是一条除了它再没第二的狗。

黑头是条菜狗——那模样,说它都怕脏了舌头!白底黑花,花也没样儿,像烂墨点子,东一块西一块;脑袋整个是黑的,黑得看不见眼睛,只一口白牙,中间耷拉出一小截红舌头。不光人见人嫌,野狗们也不搭理它。

天津北大关顶大的商号的老伙计商大爷见黑头皮包骨头,瘦得可怜,时不时便叫小伙计扔块鱼头给它。狗吃肉不吃鱼,尤其不吃生鱼,怕腥;但这小崽子却领商大爷的情,就是不吃也咬上几口,再朝商大爷叫两声,摇摇尾巴走去。这叫商大爷动了心。

一天商大爷下班回家,黑头一直跟着他,距离拉得不近不远,也不出声,直送他到家门口。商大爷开门进去,扭头一看,黑头就蹲在门边的槐树下边一动不动瞧着他。第二天下班回家时,黑头不知嘛时候又出来了,又是一直跟着商大爷,不声不响送商大爷回家。一连三天,商大爷明白这小崽子的心思,回到家把院门一敞说:进来吧,我养你了。

商大爷日子宽裕,很快把黑头喂了起来,个子长得飞快,一年成大狗,两年大得吓人,它那黑脑袋竟比小孩的脑袋还大,白牙更尖,红舌更长。它很少叫,商大爷明白,咬人的狗都不叫,所以从不叫它出门,即便它不咬人,也怕它吓着人。

其实黑头很懂人事,它好像知道自己模样凶,决不出院门,也决不进房门,整天守在院门里房门外。每有客人来串门,它必趴下,把半张脸埋在前爪后边,不叫人看,怕叫人怕,耳朵却竖着,眼睛睁得挺圆,决不像那种好逞能的家犬,一来人就咋呼半天。可是一天半夜有个贼翻墙进院,它扑过去几下就把那贼制服。它一声没叫,那贼却疼得吓得唧哇乱喊。这叫商大爷知道它不是吃闲饭的;看家护院,非它莫属。

商大爷常说黑头这东西有报恩之心,很懂事,知道怎么做事。商大爷这种在老店里干了一辈子的人,讲理讲面讲规矩讲分寸,这狗和他的性情,所以叫他喜欢。只要别人夸赞他的黑头,商大爷辄必眉开眼笑,好像人家夸他孩子。

可是,一次黑头惹了祸,而且是大祸。

那些天,商大爷家西边的厢房落架翻修,进进出出全是生脸。黑头没见过场面,如临大敌,浑身的毛全竖起来。但又不能出头露面吓着人,便天天猫在东屋前,连盹儿也不敢打。七八天过去,老屋落架,跟着放一大挂雷子鞭,立时引来一群外面看热闹的孩子连喊带叫,拥了进来。

黑头以为出了事,突然腾身蹿跃出来,孩子们一见这黑头花身、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吓得转身就跑。外边的往里拥,里边的往外挤,在门里门外砸成一团,跟着就听见孩子又叫又哭。

商大爷跑过去一瞧,一个邻居家的男孩儿被挤倒,脑袋撞上石头门墩,开了口子冒出血来。邻居家大人赶来一看不高兴了,迎面给商大爷来了两句:使狗吓唬人——嘛人?

商大爷是讲礼讲面的人,自己缺理,人家话不好听,也得受着。一边叫家里人陪着孩子去瞧大夫,一边回到院里安顿受了惊扰的修房的人。

这时,扭头一眼瞧见黑头,心火冒起,拾起一根杆子两步过去,给黑头狠狠一杆子,骂道:畜生就是畜生,我一辈子和人好礼好面,你把我面子丢尽了!黑头挨了重重一击,本能地蹿起,呲牙大叫一声,那样子真凶。商大爷正在火头上,并不怕它,朝它怒吼:干吗,你还敢咬我?

黑头站那儿没动,两眼直对商大爷看着,忽然转身夺门而去,一溜烟儿就跑没了。商大爷把杆子一扔说:滚吧,打今儿别再回来,原本不就是条丧家犬吗?

黑头真的没再回来。打白天到夜里,随后一天两天三天过去,影儿也不见,商大爷心里觉得好像缺点嘛,嘴里不说,却忍不住总到门外边张望一下。这畜生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吗?

又过两天,院门敞着,黑头忽然出现在门口。这时候,商大爷去隆昌上班,工人都盯着手里的活,谁也没注意到它。黑头两眼扫一下院子,看见中间有一堆和好的稀泥,突然它腿一使劲,朝那堆稀泥猛冲过去,地一头扎进泥里,用劲过猛,只剩下后腿和尾巴留在外边。这一切没人瞧见。

商大爷下晌回来,工人收工时,有人发现这泥里毛糊糊的东西是嘛呢,拉出来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是黑头,早断了气,身子都有点发硬了。它怎么死在这儿,嘛时候死的,是邻居那家弄死后塞在这儿的吗?

大伙猜了半天说了半天,谁也说不清楚。半天没说话的商大爷的一句话,把这事说明白了:我明白它,它比我还要面子,它这是自我了结。随后有感慨地说,唉,死还是要死在自己家里。

(节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文本二:

二十年前,脑袋忽冒出一群人物,全是我家乡天津卫的奇人异事。文化学者好述说一地的特征,写小说的只想把这一方水土独有的人物写出来,由此实实在在捧出此地的性情与精神,所以自从我写小说,此地的人物就会自个儿钻出我的笔管,然后一个个活脱脱站出来,独立成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篇小说,反过来一篇小说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俗世奇人》我喜欢这样的写法,一个个雕出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的形象。

天津这块地里边,有碱有盐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又热又辣又不好惹。我相信——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

若说地域文化,最深刻的还是地域性格。一般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只有进入一个地方人的集体性格的文化才是不可逆的。它是真正一种精灵。还有比《朝花夕拾》那些人物更鲜明的鲁镇,比《骑兵军》那些故事彰显得更夺目的哥萨克吗?

(节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序》,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写黑头貌丑,又用“大得吓人”“白牙更尖,红舌更长”写其凶,为后文黑头“惹祸”埋下伏笔。
B.黑头挨了重击后,蹿起呲牙大叫,面露凶相,并非真想咬商大爷,可能是被打后的应激反应。
C.黑头走后,商大爷的反应说明他当时非常生气,他内心是真的想把黑头赶走。
D.文章结尾,黑头最终负气而死,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更是为了维护尊严,也有羞愧的成分。
2.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黑头形象,既具有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同类形象的共性,亦有其独特个性,可以说是成功的文学典型。
B.文本二中谈及了小说的地域性问题,文本一中一些口语元素,比如“嘛”,非常能体现地方语言的特点。
C.文本二是一部作品的序言,说明了作品的写作缘由、内容概述和艺术特色等,与《送东阳马生序》作用相同。
D.根据文本二的说法,家乡的地域文化往往能够在作家的创作中有所投射,正如绍兴之于鲁迅,北京之于老舍。
3.黑头是能动不能言的动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写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文本二中冯骥才说天津人“又热又辣又不好惹”,黑头是否具有这样的地域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一举例说明。
2024-01-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摘编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

材料二:

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都可认定为新乡贤。在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闭性,一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干部,一个活力四射的回乡创业青年,一个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则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就都能归入新乡贤之列。这种新观念,摆脱了传统封建等级制度及其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

重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发挥新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乡贤文化植根乡土、贴近乡情,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内在力量。新乡贤大部分来自农村,并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将自身的知识阅历、城市资源带到了乡村,成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同发展的桥梁。新乡贤的出现,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源不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传承优秀的乡贤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新乡贤为模本示范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新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新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践行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凸显,新乡贤及其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鼓励推动乡贤治村,不是也不能寄希望于把新乡贤打造成为乡村治理唯一的甚至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按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构建一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摘编自张雯婧《新乡贤文化:乡村治理的时代选择》)

材料三:

乡土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是解决今天人类世界一些根本性冲突的良药。宗教冲突、神学与科学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的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解决的,但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应对和解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合观念、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等都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大法。联合国的一些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高度契合,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念是今天人类的最高理念。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丧失殆尽,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仍然弥漫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呼吸中。不仅仅是中国需要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世界也需要向中国文化学习。

诚然,乡土文化是解决今天人类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但并非唯一的良药,更非万世良药。任何一种文化,无论是海洋文化,游牧文化,还是农耕文化,都有其产生、壮大、完善的过程,也有其生病、僵化、老死的过程,当然,也有其新生的可能。

(摘编自徐兆寿《乡土文化何以复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贤文化是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新乡贤文化与传统乡贤文化一样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等特点。
C.传统乡贤是指生活在本乡、造福本乡、深受本乡爱戴且有影响力的民间精英。
D.现代社会,只要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突出业绩,都可以成为新乡贤。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新乡贤们不住在本乡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B.古代中国乡村人们往往聚族而居,因此拥有宗族力量优势的人更容易成为乡贤。
C.乡贤的流失导致乡贤文化的衰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乡贤才能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
D.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乡村治理至关重要的因素。
3.下列说法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为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指明方向。
B.中国在金砖峰会上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愿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相互对接。
C.“和合上合”——“上海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和合”文化理念高度契合。
D.古丝路作品展传递的天人合一、开放包容等理念与联合国组织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平合作、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高度契合。
4.材料二是怎样分层论证的?请简要说明文章脉络。
2024-0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那几条黑带子在硝烟中移动,越来越近了。射击声越来越猛烈,汇合成一片连续不断的轰响。硝烟也越来越多,迅速地扩展到整条战线上,终于合成一片越来越大的紫云,中间还夹杂着闪闪的火光和斑斑的黑点,各种声音混合成一个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他们进攻了!军官脸色发白,把望远镜递给水兵,说道。

哥萨克们在大路上奔驰,军官们骑着马,司令坐在车上,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人人脸上都露出焦急和恐怖的神色。

不可能被占领的!一个骑马的军官说。

啊呀,旗子!你看!你看!另外一个军官撇下望远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马拉霍夫陵上扯起法国旗来了!

不可能!

柯捷尔卓夫老大夜里刚捞回本钱,接着又把钱输光,连缝在翻袖里的几个金币都输掉了。黎明之前,他正躺在第五棱堡的守备兵营里,睡得很熟,但梦魂颠倒。这当口,忽然传出一声不祥的叫喊,接着就有几个声音跟着喊道:

警报!

您怎么还在睡觉,米哈依尔·谢苗内奇!敌人进攻了!有人喊道。

准是哪一个开玩笑。他睁开眼睛,怀疑地说。

但他忽然看到一个军官,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一想到人家可能把他当作胆小鬼,在紧要关头不肯下连队,他紧张极了。他一口气跑到连队里。炮击已经停止,但步枪声非常激烈。子弹不是一颗颗地嘘嘘飞着,而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从头上呼啸而过,好像秋天的鸟群。他的营昨天驻扎的地方弥漫着硝烟,听得见敌人的呐喊和呼叫声。一路上他遇到一群群负伤的和没有负伤的士兵。又跑了三十步光景,他看见他的一连人贴墙排列着,还看见一个士兵吓得脸色发白。其他的人也一样。

柯捷尔卓夫不禁也感染了恐惧的感觉,浑身上下掠过一阵寒战。

施华尔茨被占领了。一个青年军官说,他的牙齿碰得咯咯发响,全完蛋了!

胡说!柯捷尔卓夫怒气冲冲地说。他拔出短小的钝铁刀以壮声势,接着大声喊道,前进,弟兄们!冲啊!

他的声音很威武很洪亮,使他自己也受到了鼓舞。他沿着避弹障向前冲去;约莫有五十名士兵嘴里呐喊着,跟在他后面。他们跑出避弹障,向一片开阔的野地跑去。这里子弹密得简直像冰雹一样;有两颗子弹打中了他,但中在哪里,伤得怎么样,是挫伤还是打伤,他可没工夫琢磨。就在前面,在硝烟中,他看见许多穿蓝军服和红裤子的人,听到非俄国话的呐喊;一个法国人站在胸墙上,挥着帽子,嚷着什么。柯捷尔卓夫相信这回他免不了一死,这种想法反而增添了他的勇气。他一直向前冲,向前冲。有几个士兵赶上了他;另外有几个在旁边出现了,也冲上去。穿蓝军服的兵纷纷回头向自己的战壕跑去,始终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是脚下到处都是伤兵和尸体。当他们跑到外围的壕沟时,柯捷尔卓夫觉得眼前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他感到胸口一阵疼痛,在踏垛上坐下来。透过炮眼,他满心欢喜地看到,穿蓝军服的人群乱糟糟地往他们自己的战壕跑去,整个战场上横满穿蓝军服红裤子的尸体和在地上爬行的伤兵。

半小时以后,柯捷尔卓夫躺在尼古拉耶夫兵营附近的担架上,知道自己负伤了,但几乎一点也不觉得痛。他只想喝一点凉东西,躺得更舒服些。

一个满脸黑色络腮胡子的矮胖医生走到他跟前,把他的外套解开。柯捷尔卓夫垂下眼睛,瞧医生怎样检查他的伤,又打量着医生的脸,但还是一点也不觉得痛。医生用他的衬衫盖住伤口,手指在外套前襟上擦了擦,也不向柯捷尔卓夫瞧一眼,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柯捷尔卓夫无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记起第五棱堡上的战斗,十分快慰地想,他已经出色地尽了他的责任,而这是他服役以来第一次干得那么漂亮,他觉得问心无愧。医生一边给另一个军官包扎伤口,一边指指柯捷尔卓夫,对拿着十字架站在旁边的留着红色大胡子的神父说了几句话。

怎么,我要死了吗?神父走近时,柯捷尔卓夫问道。

神父没回答什么,做了祷告,把十字架递给他。

死亡并没有吓倒柯捷尔卓夫。他伸出软弱的双手接住十字架,把它贴在嘴唇上,哭了起来。

怎么样,法国人全部被打退了吗?他问神父。

我们处处都胜利了。神父回答,故意不让他知道马拉霍夫陵上已经飘扬着法国旗,免得他难过。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柯捷尔卓夫喃喃地说,也没感觉到眼泪簌簌地在颊上滚动。他想到自己干了一番英雄事业,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

他有一刹那也想到了弟弟,心里默念道:但愿上帝也赐给他这样的幸福!

【注】1854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从多瑙河部队调到克里米亚俄土战争前线,担任炮兵连长,几乎从头至尾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他一边指挥炮兵连,一边写作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进攻了”,哥萨克们、军官们、总司令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写出了敌人进攻的突然以及自己一方临战的慌乱和紧张情形。
B.“不可能被占领的!”“不可能!”军官的对话,写出了战场形势的快速发展,己方阵地被敌方占领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C.从在睡梦中被叫醒,到看见“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的军官,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表明柯捷尔卓夫战场经验丰富。
D.医生检查完柯捷尔卓夫的伤以后,也不向他瞧一眼,就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写出了当时医生对下层官兵的冷漠态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反复写军官和士兵被吓得脸色发白、牙齿碰得咯咯发响,既给人真实感,又对后文表现战士们的勇敢进行了衬托。
B.选文在重点刻画柯捷尔卓夫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注意刻画普通战士的群像,表达了对普通士兵和底层军官的赞美。
C.柯捷尔卓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底层军官形象,他勇敢,他也赌博,临死之时,依然不忘兄弟亲情,祝福兄弟幸福平安。
D.小说运用了大量对话描写,在人物对话中,刻画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些对话还准确反映了战争的进程。
3.本文是如何描写激烈的战场情境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选文集中刻画了下层军官柯捷尔卓夫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

范成大

市声汹汹鼓催阵,日影骎骎潮涨痕。

消磨意气默数息,把玩光阴牢闭门。

夜坐有感

范成大

静夜家家闭户眠,满城风雨骤寒天。

号呼卖卜谁家子,想欠明朝籴米钱。

[注]①骎骎: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鼓催阵”“潮涨痕”描绘声音和时光,使无形之物变得具体形象可感。
B.面对喧闹市声、时光飞逝,诗人内心很不宁静,只能调整呼吸强压内心的躁动。
C.第二首诗描写静夜,家家闭户而眠是以静写静,满城风雨天骤寒则是以动衬静。
D.两首诗都用了叠词,“骎骎”写的是主观感受,“家家”是对环境的客观描写。
2.两首诗都写到市井之声,表达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背井离乡的树

邢小俊

村庄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棵树,这是这户人家的威严。这树是否蓬勃也似乎暗示着这户人的现状和走向。

虽然缺水,但是远看村庄,它依然是坐在一簇簇的绿荫之中的。

村庄早先确实是有两棵龙爪槐的,它们的特点在树冠上,冠上枝杈密集,弯曲如龙爪,枝叶却细碎,也不丰腴。有风吹来,也不摆摆腰肢,就那么呆如木鸡,只有密集、干硬的枝杈,遇到风才发出金属一样嗡嗡的颤响。

这龙爪槐生长极慢,甚至不长,所以木质坚硬如铁,用手也难掐出一个印子。从我记事起这树就呆立在一孔窑洞前,左右各一,有碗口粗细,树干褪掉了皮,发枯白的颜色。窑洞的主人在两树上钉上一副铁环,一个拴牛,一个拴骡子。只有在实在闲得无聊时,这牛才会用舌头舔舔它。下地的男人们,在树身上磕掉锄头上的土或抹掉布鞋边上的泥巴,他们还要骂骂咧咧地说:这丑东西!女人们也不恭敬,她们把洗了衣的脏水一盆盆地泼在树根。

这个黄土高原褶皱里的偏远小村,这树,这村子,这些人,就这样在各自漫长的生命中消磨着各自的日子。

记忆中震动村子的一次喧嚣是在夏季的中午,雨后的烈阳熏烤着土地,麦田里密不透风,热气蒸人。这时,八辆大型卡车、四辆伸着长脖子的大吊车轰隆隆地开进村子,沿途挂断了许多人家的树冠,树的枝叶遗了一路。村子里的人们既兴奋又惊惶,劳作的他们纷纷直起腰,巨型机器轰隆隆的响声搅得他们心慌。

这些机器的目标是那两棵龙爪槐。来人用石灰在树的周围圆圆地画了一个圈,把这块土整个挖下来,深度两米。第一棵树被整个吊起来时,树像被惊恼了样挣扎着一震,根部的土在空中抛洒下来,只剩下一把根须,在亮亮的夏日中午的阳光里很怪异很陌生。第二棵树根部的土则全部被细麻绳一层层缠裹住,它起先像一个喝醉的壮汉摇摇晃晃,遂被直直吊起,不情愿般,绳索铮铮吃劲。

村民们从晒麦场聚拢过来,蹲在两个大坑周围。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这两棵树是品种稀少的龙爪槐,省城的一个公园用一台二十七寸黑白电视换走了这两棵树。电视放在村长家里。

以前骂过龙爪槐的男人们张大嘴一遍遍说:真是稀罕的树种啊。女人们也一遍遍说:就是。正在被五花大绑装进大车厢的树在他们眼中有些陌生。他们一生中都没有想着某一日能进到省城去,而这些一声不吭的丑树却忽然去了。

但是,人类的城市里讨厌一切有长势的东西,非得将其阉割,遏制住阳性。城市的人企图把社会的所有资源都集中到城市中来,把站在田野里的大树、老树、品种珍贵的树一股脑地移栽进城市里。树木在城市里难以长大,城市的人类会定期剪短疯长的草坪的草,砍掉张扬的树的主干,只象征性地留一些偏枝。

树长在城市里,就一生都缺少水。城市是不蓄水的,一下雨,水找不到土壤,就汇集成灾,最多也是顺着下水道流走了。城市的雨水再多,也与树无关;城市的雨水再多,这城市也干巴巴缺水。一座城市里缺少了水,就显得愣头愣脑的没有灵气,一座城市缺少了树,就显得冰冷干燥,火气很大。

叶落归根对城市的树来说当然也是一种奢望,水泥把树和土地隔开了,城市的树掉了叶子,也腐烂不到树根的泥土里,会被清扫干净,树和落叶就像可怜的母子,眼睁睁地就被分离了。

两棵树在村庄实在也不算什么,村庄没有感觉到,村庄里的人却感觉到了,他们空落落的心情一日甚于一日,挖走树的地方是两个硕大的土坑,雨水流积进去,像村庄翻开、化脓的伤口。

两棵龙爪槐在城市也传来消息,没有带走土的那棵去以后就死了,连土带根挖走的单独活下来了,病恹恹、惊惊惶惶地站在公园里。

这是逃离农村两棵树的必然宿命!

两棵树以前站在旷野里,呼吸新鲜的风沐浴温暖的阳光,身后有靠山,脚下有厚土,风越摇撼树根越深,迎风而立,随心所欲地站成任何姿势。而城市里的树,因为水泥和钢筋的阻隔缺少了泥土,一有大风和大雨,树就踉踉跄跄站不稳,甚至连根拔起。被拔起根的树,你可以看到,它在城市不仅没靠山也没有多大的根基!

人挪活树挪死,树是最忠贞的,一旦被挪便是要得一次大病。功利急促的城市人,在碌碌的一生中,有没有闲暇定睛观望过这一棵从村庄挖来的不适应的树?

在许多年后的某些零散的日子里,这个村庄走出的零散的年轻人们,曾经零散地去省会城市的公园里去找那树,皆无消息。

这树就这样被带进水泥的森林里,失去了踪影,村庄的一些年轻人,走进城市,也同样被命运抛散在四方……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庄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棵树,因此虽然缺水,远看村庄,“它依然是坐在一簇簇的绿荫之中的。”可见,有了树,村庄就有了生气。
B.文章前面部分着力对两棵龙爪槐进行了细致描写,并交代了庄人对两棵树的态度,这为后文两棵树进城以及庄人的态度变化做了铺垫。
C.“这树,这村子,这些人,就这样在各自漫长的生命中消磨着各自的日子”,四个“这”字,寄寓了对村庄及生活其中的人、物的沉重感慨。
D.作者认为,城市人从乡村挖走了树,却“没有闲暇定睛观望”,刻画了城市人对树虚伪的喜欢,批判了城市人对自然资源永无休止的掠夺。
2.在同样缺水的城市和村庄,两棵龙爪槐的命运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3.有人评价刑小俊的散文有哲理意味和忧郁气质。请结合本文进行具体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