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2 道试题
1 .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有关于别里科夫卧室的环境描写,请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4-01-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
2 . 请基于宋词三首: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阅读、学习与探究,完成以下小题。(约300字)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感悟选取角度对这三首宋词进行对比探究,分析其区别。(提示:可着眼于词体,例如:豪放、婉约;或着眼于创作手法,例如:情景交融、典故运用;或着眼于意象的选取等等)

2024-01-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清代吴楚材评价《谏太宗十思疏》: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道义上看出。《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见识高超,论辩犀利。阅读两篇文本,把握两位名臣的思想主张。
(1)《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2)《答司马谏议书》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胆略?
2024-01-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诗句所用音乐描写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B.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024-0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 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起,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
B.诗人善用比喻修辞,如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C.诗人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表达了像周公一样求贤若渴的心情。
D.全诗充满感叹时光易逝的消极情绪,包含着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2024-01-03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以“品杜甫的身世之悲”为题写一则文学短评,请结合诗歌内容,列出评论要点。

7 . 请基于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劝学》(《荀子》)、韩愈《师说》、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节选)、鲁迅《拿来主义》的阅读、学习与探究,完成以下小题。(约300字)

议论文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当我们发表意见时,心中总是有一个对象,或者是具体的人和事,或者是一种现象、风气。一篇议论文,有针对性就有意义、有启发,没有就是无病呻吟。论述有针对性,必然还要有概括性,即针对具体的现象、问题进行讨论,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透视现象,把问题说透。论述的概括性是指提炼观点是否有概括力,分析问题是否有穿透力。请联系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有理有据地分析其针对性和概括性分别是什么。

2024-01-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窦娥是被当时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在【滚绣球】一曲中为什么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
2024-01-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
9 .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有何作用?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4-01-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
10 . 下列对课内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构思奇特,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诗中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
B.《短歌行》以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C.《归园田居》中,诗人善于捕捉乡村生活的常见景象,工笔细描,有近有远,有动有静,淡淡几笔便让平常之物充满生机和意趣,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
D.《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2024-01-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