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于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明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泰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虽欲攻燕,将何道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乃谓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楚是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B.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C.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D.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谦辞,古时男子用来自称。古人还常用愚、鄙等词表示自谦。
B.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后常与“舜”并称来泛指圣人。
C.“然则君料臣孰与舜”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与”含义相同。
D.“敝楚是强魏也”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明认为春申君为人圣明,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就能够了解自己,于是他把春申君比作尧一样的圣人,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春申君的门客。
B.春申君认为攻打燕国不易,前往燕国要途经齐国或者魏国,而齐魏两国又刚与楚国结怨,虞卿认为可从魏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C.虞卿懂得站在魏王的立场分析问题,他在与魏王的对答中表明楚国攻打燕国对魏国有利,有利于让魏王允许楚国途经魏国。
D.《战国策》中所记录的外交辞令既形象生动,又说理充分,本文中虞卿所展现的外交辞令就很好地体现了《战国策》的这些语言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
(2)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2022-12-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其科学内涵,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要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一要把握“大国小农”特征。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体形态。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其他均属于世界银行划定的“小农”范畴。这种小农户将会长期存在。将小农生产有效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走“大国小农”国情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要把握基本制度特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三要把握发展阶段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任重而道远。深刻把握基本国情特征,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魏后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农村生产力决定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在农业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到21世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生产发展”摆在开头,再到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产业兴旺”置于首位,都凸显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当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农村现代化就会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反之,将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推进农村现代化,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的单一力量充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重力量,汇集成乡村长效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看,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水到渠成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摘编自蒋永穆《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如果将工业化看作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则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将工业化狭义理解为发展制造业,就容易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分割而难以同步推进。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的要素循环、商品交换更加顺畅、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向。如果就此认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认为城镇化会消灭农业农村,又或农业农村将越来越不重要,就难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谬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即便城镇化率超过70%,我国仍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这决定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荒芜的乡村、萎缩的农业为代价,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通过简单地限制城镇化发展来实现,二者应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主要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后才进入信息化阶段的,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阶段就迎来信息化大发展,这为其赶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提供了重要动能。从实践看,当前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千百年来我国传统农耕场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了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促进了农产品供需精准匹配。甚至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方面,信息技术也展现出积极作用。反过来,农业发展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涂圣伟《在同步发展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我国所秉持的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科学内涵是不但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道路。
B.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现在提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过去单提的“农业现代化”不同,是更高的阶段。
C.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三农”工作中起决定作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新时代所提出的相关农村战略,无不凸显了这一点。
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使得我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局面加快形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经营30亩以上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
B.破除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束缚才能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能实现乡村的振兴。
C.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农业现代化问题,材料一谈农业现代化中国特色,材料二谈农业现代化重要性,材料三谈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3.如何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建筑风格,或建筑的时代的、地方的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更基本的还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由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决定的。

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的。其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

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因为史学和考古学之发达,以及民族自觉性之提高,环境逼迫着建筑师们不能如以往的“不识不知”地运用他所学得的知识,唯一的方法是去创造。在19世纪中,考古学的知识引诱着建筑师自觉地去仿古或集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极端主义的建筑师却否定了一切传统。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在自觉地创造他自己的形式,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现象。个人自由主义使近代的建筑成为无纪律的表现。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项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环境而独善其身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了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中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使资本家将地皮切成小方块,一块一块地出卖,唯一的目的在利润,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张百衲被,没有秩序,没有纪律。

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的起源无疑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是一座小城,每一个城市是一所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的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中国建筑结构之最基本特点在使用构架法。中国建筑系统之所以能适用于南北极端不同之气候就是因为这种结构法所给予它在墙壁门窗分配比例上以几乎无限制的灵活运用的自由。它影响到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现代科学所产生的R.C.及钢架建筑的特征就是这个特征。但这所用材料不同,中国旧的是木料,新的是R.C.及钢架,在这方面,我们怎样将我们的旧有特征用新的材料表现出来?这种新的材料,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将影响到我们新建筑的层数和外表。

新旧之间有基本相同之点,但在施工技术上又有极大的距离。我们将如何运用和利用这个基本相同之点,以产生我民族形式的骨干?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标准。

(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本文是作者1950年1月的讲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风格,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是建筑修饰的问题,而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
B.历史上民族的艺术创造几乎都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民族形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C.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起源于生活需要,然后对生活习惯产生影响,最终成为传统。
D.构架法让中国建筑系统能适应南北不同的气候,所以构架法在墙壁门窗分配方面拥有完全的灵活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建筑风格”的组成问题,由此引出对建筑的“民族形式”的认识,概念间逻辑关系清晰,因果关系符合事理。
B.文章第三段重点论述了近代城市建筑“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主要原因:建筑师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形式;资本家为利益分割出卖地皮。
C.文章第四段引用陈占祥先生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建筑在平面部署上的特点,论证了“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中国建筑结构最基本的特点,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传统的木料与新的R.C.及钢架的异同,并指出了新旧融合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建筑师不顾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而创造自己的形式,会让城市的建筑风格各异,无法统一。
B.作者认为,英美一些在高高的山崖上等地方的优秀建筑,如果放在城市中,就是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的胜利。
C.作者对我国建筑的传统特征的特点和优势持肯定的态度,并对传统民族形式如何适合现代生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D.在建筑的构架法上,作者希望在中国建筑传统构架法和现代先进技术材料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地走入公众生活。如今,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能。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摘编自康岩《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全国的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
B.当前我国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广泛应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C.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更要注重科技手段创新,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才能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D.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将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等重点场景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实现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的做法及意义,并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三段阐述为何要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时,运用了事实论证、引用论证法和对比论证法。
C.文章总体上采用层进式结构行文,第四、五段阐述怎样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则采用并列式结构。
D.文章语言严谨简练,如最后一段总结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以“今”入“古”的意义,要言不烦,富有鼓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博机构凭借现代数字技术的力量,可以联通历史与当下,让沉睡的文物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B.“让文物活起来”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热切期待。
C.云南丽江的实践实证了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的论断。
D.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魅力,科技可以促进其传承,但并不能取代之。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①      。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裹挟了他,亲昵地簇拥了他。他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清澈的水面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吸引着蜻蜓,常常来点水回眸。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端详桥下的流水,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②       。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③      ,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文中写自己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古运河,为什么先用第三人称“他”来写,而不是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感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12-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父瓷

张建春

那年,冬天的雪大,迷迷茫茫地封了门。天黑下来,祖父去收门,见场地下沿,有一个黑黑的影子躺在地上,在雪地里特别戳眼,祖父冒雪走向前去,是一个倒卧的人。

祖父不吃惊,这年头饿殍不鲜见。祖父还是低下身子,用麻木的手探访倒卧人的鼻息。还有口气!这倒让祖父大吃一惊。

祖父一把拖了倒卧的人向家门拽去,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痕。

不用说是饿坏了。祖母看了祖父一眼,再望了眼倒卧的人,忙去缸里抓米,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祖母生火熬米汤,火在灶洞里急急地舔。祖父也忙,把倒卧的人平放在床上,不忘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薄的被絮。

祖父撬开倒卧人的牙关,祖母把米汤一勺勺倒进他的口中。倒卧的人喉结蠕动,一碗米汤灌下去,倒卧的人长长嘘了一口气,哦——啊,醒了。

祖父和祖母互望了一眼,他们也饥肠辘辘,还是会心地笑了。

倒卧的人开口了:我叫羊,多谢了!

祖父回了句:哦,羊朋友。再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羊朋友摸摸周身,把手指向门外。祖父明白了,走进黑了的雪地,随之拎回了一个蓝花布包袱。羊朋友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羊朋友在祖父家住了三天,祖母还是天天熬米汤,一顿两把米,先紧了羊朋友喝。羊朋友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一碗,再一口气喝一碗。喝完了,再紧紧搂着包袱。

第四天早晨,羊朋友不见了,门口的雪地上的脚印深深地通向了大路。

羊朋友走了,祖父发现堂屋的桌子上多了个青花瓷瓶。祖父早发现,羊朋友搂着的包袱里是个瓷瓶。

瓷瓶留下了,蓝花布包袱带走了。

祖父望着雪地,野外一片白茫茫,不见个尽头。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

祖父自言自语:放这吧,存着,存着呢。祖父年轻时走南闯北,知道青花瓷瓶的重量。祖父也因此指望着羊朋友回头。

羊朋友没有再回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在了?

吃饱饭了,祖父开始谋划,将家中的土墙草顶的房子翻建了,这是祖父的一个梦想。

没钱,去不远的山砍荒草,一担荒草能卖上八角钱。祖父思谋,砍上几个冬天,或许能攒上买瓦的钱。

瓦买了一堆,就差砖的钱了。不可预料的是祖父吐血了,再也砍不动荒草、挑不动荒草了。

还是冬天,一个人进了祖父的门。说想买祖父手中的青花瓷瓶,开口出价五百元。祖父把青花瓷瓶从旮旯里取出,灰积了一层,擦干净了,还是清朗明丽。祖父心中算了一笔账,五百元是六百多担荒草,足能盖三大间一砖到顶的瓦房。

祖父的三间草房快趴架了。祖父望了眼透亮的屋顶,长叹了一声。祖母也在边上,续上了一口叹息。

祖父紧接着回了句话:不卖。祖母摇头:不卖。来人以为给钱少了,忙加价,八百,一千,一千五……五千。祖父和祖母还是不卖,祖父态度坚决,又含糊不清:不值钱呢,两把米的钱。祖父没住上瓦房,在土墙草顶的屋子里咽了气。临死前指着青花瓷瓶,说:存着,存着呢。祖母懂祖父,说:说不定,羊朋友会回头,人家的东西。

祖母也是想住上大瓦房的,她接着做添砖加瓦的事。不过祖母不卖荒草,祖母身子弱,只能从牙缝里省,从鸡屁股里抠。砖添置了些,但离砖墙瓦顶远着呢。

打青花瓷瓶主意的人又来了,张口给一万。祖母惊得合不拢嘴,鸡蛋一角一个,一万元可是十万个鸡蛋。一万元如若盖砖瓦房,可盖一溜十多间。

祖母不置可否,来人急了,一五一十加价,加到了十万元。祖母还是决绝地摇头:不卖,不值,两把米的事呢。来人骂了一句,悻悻地迈出门,不忘回头,就这一回头,虚弱的门差点被刮倒了。

祖母决心起房,房翻建了,但仅是土坯,半瓦半草的房子,可也明亮、结实多了。

祖母死在她翻建的“杂交”房里。死前,祖母没忘青花瓷瓶,擦亮了,放在她的面前。祖母交代:存着,存着,两把米呢。

青花瓷瓶传到了我的手里,我早住进了单元房,窗明几净,青花瓷放在了耀眼处。依然有人上门,开口五百万。不卖,给价千万,再不卖,又升价。

我哈哈大笑:不值钱的,我爷爷、奶奶说,两把米的事呢。我把故事和来人说了,来人眼中有泪,说:存着吧,祖父瓷。

祖父瓷放在耀眼处,我常听到两把米相互摩擦的声音。

(摘编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11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祖母抓米时“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又写祖父“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薄的被絮”,说明祖父家生活贫困。
B.“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说明包袱里的东西对羊朋友来说特别重要,他不告而别留下青花瓷,展示了他的报恩心理。
C.祖父“知道青花瓷瓶的重量”,说明祖父很重视青花瓷瓶;“放这吧,存着,存着呢”,表明祖父已经决定等羊朋友回来取走。
D.祖父砍荒草卖钱,奶奶从牙缝里省,从鸡屁股里抠,都是为了实现梦想——翻建房子。但他们仍坚决不卖青花瓷,说明他们固执死板。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冬天雪大封了门写起,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天气,也为下文祖父发现羊朋友并对其施救做了铺垫。
B.“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一句中的“戳”“冷冷”,表达了作者对青花瓷瓶的厌恶,对金钱的鄙视。
C.“祖父望了眼透亮的屋顶,长叹了一声。祖母也在边上,续上了一口叹息”运用细节描写,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内心的纠结。
D.小说多处列举数据,如“八百,一千”“一角一个”等,使文章更真实可感。从祖母住土坯房到“我”住进单元房,则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3.小说中多次出现“两把米的事”“不值钱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试探究小说标题“祖父瓷”的意蕴。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

调粱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谕。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宫,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宫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

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省。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匿反罔上,宜伏诛”,思复曰:“往韦氏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谐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奔命哉?请集百官议。”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卒,年七十四,谥曰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改)


【注】瘗:掩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B.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C.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D.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文中指唐代科举设置的秀才科,与“举臣秀才”(《陈情表》)中“秀才”一词的含义不同。
B.诏狱,文中指关押钦犯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C.社稷,土神和谷神,文中指祭祀。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D.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也可称为山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思复不爱钱财,为官清廉。他家里日益贫困,但是别人送他的一百绫却始终未开封;他的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生活困难,砍柴卖了自给。
B.韩思复施政务实,体恤百姓。他在梁府任职,碰上大旱,开仓救济百姓;他为政宽恕,不用鞭刑;他在滁州任职时,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
C.韩思复敢于进谏,为人正直。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曾大力劝谏;严善思被捕下狱,韩思复极力为其辩解申冤;他指出为政得失,大多被采纳。
D.韩思复为政公平,不会逢迎,对韩思复曾有知遇之恩的姚崇救灾做法有错误,韩思复上奏皇帝加以制止,刘沼也没有迎合姚崇的意思,都被贬到德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
(2)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
2022-12-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炀帝行宫

【唐】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浮云流水”转眼而逝。“竟如何”三字,尽情的嘲弄了这个昏君的迅速亡国。这种寓严肃于调侃的笔法最为警策。
B.“怨入”承上句,主要写“美人”之怨。美人香销,其愿随东风入而化为芳草;芳草无涯,人怨无边。这就把抽象的感情写成了具体而真实可感的形象。
C.颈联写出宫所见。隋堤之上,残柳空自露出叶片无人欣赏。烟波浩浩,龙舟安在?这里虽无一讥讽语,却得思与景偕,物与神游之妙。
D.诗人咏古别具一格。全诗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景真,情长,意远,构成了本诗特有的空灵浪漫风格。
2.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说:“结句需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语结情最好。”结合全诗,请分析本诗结尾是如何“以景语结情”的。
2022-12-16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也不到30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2019年6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直面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C.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重走长征路等,都是当代年轻人感受长征的做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长征最关键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我党我军的成长轨迹。
B.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利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只能做到尽量还原。
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
D.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近日,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电影《红色往事》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C.“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这样说。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某地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沿着红军在当地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出居庸关

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

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

榆林只隔数峰西。


【注】①朱彝尊:清初浙江嘉兴人,一生热衷于探访名胜古迹。②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凄凉。③榆林:著名古塞,距居庸关七百多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要出居庸关远游塞北,他伫立雄关之上,听到子规凄凉的啼鸣,不由得触动内心深处的一缕愁绪。
B.次句写诗人在山泉边给马饮水时所见夕阳西下的情景,“低”字透露出视野受阻无法纵目远望的遗憾。
C.第三句写塞外的雨雪之景,在重峦叠嶂之外,雨雪横扫天际,气势磅礴,展现出塞外寥廓壮美的景象。
D.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放眼关外,从苍茫落日到千嶂雨雪,远及榆林古塞,虽句句写景,却是景中含情。
2.这首诗前后感情有较大的变化,试分析第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