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同步教学 共852套

同步作业包收藏

共852套| 浏览:292082次| 更新:2021-04-08

2020/10/31更新 233次浏览
整卷下载 + 全部加入试题篮
单选题 | 适中(0.65)
甲、乙、丙三人参加某公司举行的“学习强国”笔试考试,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被该公司录用,得到考试结果后,乙说:丙被录用了;丙说:甲被录用了;甲说:我没被录用.若这三人中仅有一人说法错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被录用B.乙被录用
C.丙被录用D.无法确定谁被录用
2017-09-25更新 | 2223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在平面几何中,与三角形的三条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类似的,在立体几何中,与四面体的四个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相等的点有(       
A.1个B.5个C.7个D.9个
2020-04-1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从,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A.B.
C.D.
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两位数字为(       
A.49B.43C.07D.01
单选题 | 适中(0.65)
幻方最早起源于我国,由正整数1,2,3,……,个数填入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相等,这个正方形数阵就叫阶幻方.定义阶幻方对角线上所有数的和,如,则       
A.55B.500C.505D.5050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则第222个“整数对”是  
A.B.C.D.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祖暅(公元前5~6世纪)是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是祖冲之的儿子,他提出了一条原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里的“幂”指水平截面的面积,“势”指高.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体积相等.设由椭圆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称为椭球体),课本中介绍了应用祖暅原理求球体体积公式的做法,请类比此法,求出椭球体体积,其体积等于
A.B.
C.D.
2019-04-25更新 | 867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对于大于的自然数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方式的“分裂”,…,仿此,若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59,则的值为
A.6B.7C.8D.9
2019-05-17更新 | 60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已知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蛇形排列形成宝塔形数表,第一行为,第二行为,第三行为,第四行为,如图所示,在宝塔形数表中位于第行,第列的数记为,例如,若,则(  )
A.B.C.D.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从出发沿图中路线依次经过,按此规律一直运动下去,则
A.1006B.1007C.1008D.1009
2018-07-20更新 | 631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时,不等试左边应添加的项是
A.B.
C.D.
2018-08-29更新 | 1666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则三个数(        
A.都小于4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4
C.都大于4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4
2019-10-30更新 | 2841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数学(文)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现有个小球,甲、乙两位同学轮流且不放回抓球,每次最少抓1个球,最多抓3个球,规定谁抓到最后一个球谁赢. 如果甲先抓,那么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4,则甲有必赢的策略B.若=6,则乙有必赢的策略
C.若=9,则甲有必赢的策略D.若=11,则乙有必赢的策略
单选题 | 较难(0.4)
命题:在三角形中,顶点与对边中点连线所得三线段交于一点,且分线段长度比为,类比可得在四面体中,顶点与所对面重心的连线所得四线段交于一点,且分线段比为(       
A.B.C.D.
2020-03-24更新 | 43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艺: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某高中学校为弘扬“六艺”的传统文化,分别进行了主题为“礼、乐、射、御、书、数”六场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现有甲、乙、丙三位选手进入了前三名的最后角逐,规定:每场知识竞赛前三名的得分都分别为;选手最后得分为各场得分之和,在六场比赛后,已知甲最后得分为分,乙和丙最后得分都是分,且乙在其中一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有四场比赛获得第三名
B.每场比赛第一名得分
C.甲可能有一场比赛获得第二名
D.丙可能有一场比赛获得第一名
2019-07-04更新 | 104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在正整数数列中,由1开始依次按如下规则取到的项:第一次取1;第二次取2个连续的偶数2,4;第三次取3个连续的奇数5,7,9:第四次取4个连续的偶数10,12,14,16……按此规律一直取下去,得到一个子数列1,2,4,5,7,9,10,12,14,16…,则在这个子数列中,第2014个数是(       
A.3965B.3966C.3968D.3969
2020-04-07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已知且对任意都有①;②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2020-03-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用图①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偶数换成,得到图②所示的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行各数字的和为,如,则____________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克拉茨猜想”又称“猜想”,是德国数学家洛萨·克拉茨在195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公布的一个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如果是奇数,就将它乘3加1,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最终都能够得到1.已知正整数经过7次运算后首次得到1,则的所有不同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__.
2020-03-25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数学(文)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将等差数列1,4,7,…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根据这个排列规则,数阵中第10行最后一个数是_____
2011·广东·一模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已知等差数列中,有,则在此等比数列中,利用类比推理有类似的结论:__________
2018-02-06更新 | 491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数学理卷二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观察下列各式:
;②
;④
……
根据以上规律可得_____.
2020-04-0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2012·全国·一模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的内切圆面积为,外接圆面积为,则,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体积为,外接球体积为,则____.
2012·海南·一模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如图所示,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个金属片,按下列规则,把金属片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属片;
(2)在每次移动过程中,每根针上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
个金属片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记为,则__________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名校
是正数,求证:下列三个不等式:


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2020-04-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1)证明:
(2)若,证明:
2020-04-09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如图所示,坐标纸上的每个单元格的边长为,由下往上的六个点:的横、纵坐标分别对应数列的前项,如下表所示.

按如此规律下去,请归纳,则等于______.
2020-04-1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10-11高二下·安徽马鞍山·期中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时,
(Ⅰ)求
(Ⅱ)猜想的关系,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016-12-01更新 | 1217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0-2011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
解答题 | 适中(0.65)
在数列中,,其中
(1)求,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2020-04-23更新 | 115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Ⅰ)求的值;
(Ⅱ)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2019-07-15更新 | 5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020-02-10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