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出现在
A.商朝B.西周C.战国D.秦朝
2020-01-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________”;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
3 .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下列描述中能够印证他观点的是
A.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儒、道、佛并立局面的出现
2019-05-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4 .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记历史】材料一   戊戌“狗”的前世今生


【思想映历史】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60百科     

【史学叙历史】材料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60百科

【画窟现历史】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狗”刻写在哪些材料上面?篆书“狗”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狗”是王羲之的真迹,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狗”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笔势并举他的代表作一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作者是谁?请写出这部著作的叙史范围。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什么?龙门石窟和其它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
2019-03-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       
①春秋战国时代            
②秦汉时期            
③明清时期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记历史】

材料一:今年是农历“狗”年,下表是“狗”字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狗

          篆书狗

          行书狗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狗”应刻写在哪些材料上?篆书“狗”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狗”是王羲之的真迹 ,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狗”字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笔势特点。

【思想映历史】

材料二: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60百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史学叙历史】

材料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60百科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它记述了何时的史事?

【画窟现历史】

材料四: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石窟的开凿与统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

2019-02-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建湖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朝以前“最灿烂的学术思想”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信奉道教和佛教
8 .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抨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各家相互切磋辩驳,又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个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请根据材料二说出,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的意义?并说出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帝国”变为“民国”所产生的思想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一次厄运和第二次厄运是什么。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4)上面材料中对董仲舒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思考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时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试评价曹操。

2019-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孟子的政治理想。
【科技之美】

材料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巨大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她独特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她古代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东汉时期,哪个人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写出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
【艺术之美】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据上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和该作品的地位。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