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稷下学宫,在它存在的150余年中,先后延揽各家学派近千人,通过期会、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稷下学宫的兴盛
A.助推了“百家争鸣”局面B.奠定了一统天下根基
C.体现了诸子百家思想一致D.导致了齐国日渐衰弱
2022-04-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某班历史课题组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摘要一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摘要二   群雄纷争          各国混战
摘要三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动荡变革的时代D.繁荣与开放的伟大时代
2022-0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泰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A.助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B.在整体上提高民众素养
C.主要由士大夫推动和引导D.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局面
2022-02-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请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答案。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与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向统治者提出什么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材料四:“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4)材料四中“史家之绝唱”指的是谁写的历史巨著?
2022-01-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叙述的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
A.背景B.过程C.概况D.影响
7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8 . 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开创性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

材料二

A.文景二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大量的金钱,库存粮食和铜钱充盈。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B.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材料三 (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注:十二年,建造咸阳城,修筑冀阙,秦迁都于咸阳。合并各小乡聚,编为大县,每县设县令一人,共四十一县。规划田亩,设置阡陌。)

——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表现,指出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简述材料二中“(孝公)十二年,……编为大县,每县设县令一人”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该事件有何影响?
2022-01-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苏州高新区二中共同体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便民知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材料二: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孟子曾游说于齐、魏、滕、薛、宋、郯、梁等国,慷慨陈词,阐述儒家的理论和政见。

——摘自樊树志《国之概要》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核心主张并分析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结合学知识,说明该焦点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两种社会现象”是哪一思想局面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诸子百家”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
2022-0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学术流派大量出现且互相辩论,史称“________”。
2022-0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