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文化软实力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和支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们是第一批最具实力的文化传承群体,他们的著作同样是第一批最具文化传承分量的成果。更为明显的是,当时取得的比往古多得多的文化成果,其绝大部分自然是诸子创新能力、意识等的结晶。

——摘编自董连祥《“百家争鸣”及其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材料二     汉和帝日理万机,每天都要看一大堆竹简或木简。这些竹木简既沉重又占空间,无论搬运还是储存都不方便。市面上也有用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纸,但大多质地粗糙,只能用来包东西。

——摘编自宋时雁《蔡伦改进造纸术》

材料三     公元462年,祖冲之经过多年查阔、比较和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计算,终于制成了《大明历》。在《大明历》颁行受挫时,他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坚信自己劳动的价值,并把研究志向转向数学。

——摘编自何锐《无穷无尽的祖冲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这一“文化传承群体”中任选一个学派的某位代表人物,指出其“创新能力、意识等的结晶”。
示例:
儒家学派的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2)根据材料二,归纳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纸术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祖冲之“把研究志向转向数学”后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谈谈祖冲之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影响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经历着重大变化。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旧的经济形式不断崩溃,新的经济形式不断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众多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战国时期社会哪些方面经历着重大变化?战国时期“学术领域非常活跃”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中国历史众生相》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整理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察》


(3)根据材料三,回答材料反映出汉朝的主流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021-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引自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女儿的讲话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摘自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治大国如烹小鲜。

——摘自《道德经》

材料四: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①____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1)材料一中“字”最早是指的什么文字?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其中哪一点最能体现我们现在所说的教育公平?
(3)材料三体现的是谁的思想?他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①横线上可以填的物品(至少两例),并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5)我们应当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1-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办私学后使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们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殷商,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5 .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二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材料三   儒家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逐渐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材料四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1)依据材料一写出“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两个因素。材料一中“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重要人物的观点?请简要说出这个人物的历史地位。如果我们要了解更多他的思想,可以查阅那本书?
(3)材料三中“仁”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儒家所强调的“和”指的是哪两种“和谐”?
(4)结合材料四,指出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6 .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在地球北纬30度上下有几个古代文明发生飞跃性的发展……在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这个时期中国成为“文明发生飞跃性发展”时期是因为(     
A.各学派的思想都能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B.学派各陈其说,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C.促进了国家走向统一
D.统治者创办了“太学”,推动文化的发展
2021-01-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变革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新旧制度更替
2020-08-17更新 | 18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肇庆四中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在这种混乱中,却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生机”的表现最有可能是
A.农耕文明出现B.分封制的衰落C.早期国家产生D.思想百家争鸣
9 .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0-07-17更新 | 1793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它导致了古代古代思想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它”是
A.甲骨文B.商鞅变法C.科举制D.百家争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