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8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将 Na、Mg、Al 三种元素填入相应位置。___________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Na、Mg、Al这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由于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存在差异,使得它们被还原为单质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金属冶炼的方法不同,活泼金属常用电解法冶炼。下列金属需要使用电解法冶炼的是___________。
A.NaB.FeC.CuD.Au
2024-0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现在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寻找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存在一条“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合成下列材料的元素是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
2024-02-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必然产物,根据元素位置预测元素性质是周期表的用途之一。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C.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原子序数的递增
2024-02-23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的元素之一。为了检验FeCl2溶液是否被氧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A.新制氯水B.铁片C.KSCN溶液D.石蕊试液
5 . 某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 Na、Mg、Al 三种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I.探究 Na、Mg、Al 分别与水反应的情况。
实验①:切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 Na,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将其投入盛有 100ml 水(含酚酞)的烧杯中。观察到 Na 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烧杯内溶液变红。
(1)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
A.Na       B.H2O       C.NaOH
(3)上述反应中若有23克金属Na被充分反应,则产生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
(4)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微粒是___________
A.Na+       B.H+       C.OH-
实验②: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条,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各加入 2ml 水,再滴入2 滴酚酞试液,观察到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有同学提出实验②的设计存在问题,故对实验②作如下调整:
实验③:另取镁条和铝条,分别用砂纸打磨去除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后,再进行以上实验     操作并加热。观察到:未加热时,反应现象均不明显;加热后镁条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红;加热后 Al 与水反应现象仍不明显。
(5)实验②的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因素是___________
(6)通过上述实验,得出 Na、Mg、Al 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Ⅱ.比较 NaOH、Mg(OH)2、Al(OH)3碱性的强弱。
实验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0.5mol·L-1 Al2(SO4)3溶液,然后逐滴滴加 2mol·L-1 NaOH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全部溶解。
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2ml 1mol·L-1 MgSO4溶液,然后逐滴滴加2mol·L-1 NaOH 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7)写出由实验④、⑤的实验现象可推导得出的结论。
现象结论
出现白色沉淀Al(OH)3的碱性比NaOH弱
沉淀全部溶解___________
出现白色沉淀___________
沉淀不溶解Mg(OH)2无酸性
(8)综上实验可知,NaOH、Mg(OH)2、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了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汞在第___________周期。工业上冶炼金属汞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
B.还原性:
C.二氧化硒具有还原性
(3)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磷(P)、砷(As)也是氮族元素。
①砷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其中稳定的核素是,它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
②已知的性质相似,则对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能与溶液反应
C.加热充分分解时与分解产物的种类完全一样
③下列关于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热稳定性:
B.As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C.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大
(4)砷酸可用于制造杀虫剂、药物等。溶于稀硝酸中可得砷酸,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 . 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等食品添加剂。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生成单质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3)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
A.置换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
(4)请综合上述题目,分析为何卫生部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等食品添加剂。___________
8 . 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盐。
Ⅰ.某学生使用传感器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数据如图2:
   

i.向反应器中加入溶液,逐滴滴加 的盐酸溶液。
ii.向反应器中加入溶液,逐滴滴加一定体积的 的盐酸溶液。
(1)若用无水碳酸钠来配制溶液,需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上称取___________无水碳酸钠。
(2)配制上述溶液用到的“容量瓶”是___________。
A.B.C.D.

(3)定容操作时:沿着玻璃棒向容量瓶中加水至___________处,改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4)实验i中,当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开始发生反应,压力传感器前 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结合离子方程式用文字表述原因___________
(5)实验ii为实验i的对照实验,根据图2信息,反应器中加入 溶液,其体积和浓度对应数值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40、0.4       B.20、0.4       C.20、0.2
(6)利用如图3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物质甲的为___________

a.       B.NaHCO3
Ⅱ.如图4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备并验证其还原性,填写下列空白:

(7)检验反应后圆底烧瓶中是否有生成所需试剂为___________
(8)实验完毕,B瓶中产生,为验证其还原性,打开b处止水夹,充入一段时间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的反应为(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9 . 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过程I需要向酸化后的海水中通入___________。
A.B.HClC.D.

(2)过程II中,用热空气将溴赶出,再用浓(aq)吸收。将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向盛有KI(aq)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后滴加氯水,振荡、静置后,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3)写出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整个过程两步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第一步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
(5)把KI换成KBr,则层变为____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向用硫酸酸化的NaI(aq)中逐滴加入(aq),当加入2.6mol 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n)如下表。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粒子
n/mol0.51.3未知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过程现象结论
向NaBr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红棕色氧化性:Cl2>Br2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氧化性:Cl2>I2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1)实验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②的现象是_______
(2)综合实验①②③,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递变规律。_______
(3)实验中加入CCl4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CCl4可以作为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1-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