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0 道试题
1 . BTCu是荧光增强型Cu2+荧光分子探针,可对环境和生物体内的微量Cu2+进行有效检测。BTCu识别Cu2+机理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BTCu中所含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3)探针BTCu与Cu2+的识别过程既有氧化脱氢反应,也有配合形式的参与。1molBTCu-Cu+中,Cu+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___mol,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
(4)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a=b=0.524 nm,c-1.032 nm,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nm=1×10-7cm)

①距离Fe最近且等距的S有___________个。
②该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列出计算式)。
2024-01-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A.CO2B.BF3C.NH3D.SO2
2024-01-03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I.醋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
(1)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保持温度不变,向醋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氨气,下列量将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c(CH3COO)B.c(H+)
C.c(OH)D.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

(3)将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c(CH3COO)/c(CH3COOH)的比值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溶液导电性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弱电解质达电离平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和离子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静态平衡
B.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离子浓度均相等
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D.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产生离子与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速率相等

II.对比酸性的相对强弱
(5)某些弱酸在25℃时的电离常数如下:
化学式CH3COOHHSCNHCNHClOH2CO3
电离常数1.8×1051.3×1014.9×10103.0×108K1=4.4×107,K2=4.7×1011
①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               D.NaHCO3+HCN=NaCN+H2O+CO2
②将20mL1mol·L1CH3COOH溶液和20mL1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1mol·L1NaHCO3溶液混合,画出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并注明对应酸的化学式_______
2024-01-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在一定条件下,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1
(1)将N2和H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0.2mol/L,这段时间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___________T1(填“>,<或=”)。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氨的平衡含量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温度升高,浓度商(Q)变大,Q>K,平衡逆向移动
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温度升高,K变小,平衡逆向移动
③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下图是某压强下,密闭容器中,N2和H2按物质的量浓度分别1mol/L和3mol/L投料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Ⅰ是平衡时的曲线,Ⅱ是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

①图中a点,容器内n(N2)∶n(NH3)=___________
②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③图中b点,υ______υ(填“>”、“<”或“=”)。
2024-01-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5 .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2X(g)+Y(g)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温度/K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平衡时浓度/(mol/L)
c(X)c(Y)c(Z)c(Z)
I4000.20.100.08
4000.40.20.2a
5000.20.100.025
A.达到化学平衡时,Ⅱ中X的转化率大于80%
B.化学平衡常数:K(Ⅱ)=K(Ⅰ)
C.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IⅢ<I
D.按Ⅱ中的起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
2024-01-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关于相同体积、相同c(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及其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和醋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两种溶液至中性时:所需体积相同
C.均加水冲稀10倍后:盐酸的c(H+)小于醋酸溶液的c(H+)
D.均加入足量镁粉,反应完成后产生H2的物质的量:盐酸大于醋酸溶液
2024-01-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7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s)+O2(g)=CO(g)   ∆H=-akJmol1,则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大于akJ·mol1
B.已知SO2(g)+2H2S(g)=3S(s)+2H2O(l)常温下自发进行,则可推知一定∆H>0
C.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2024-01-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若重要作用。
(1)如图是1molNO2(g)和ImolCO(g)反应生成1molCO2(g)和1mol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热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已知,可逆反应2NO2(g)N2O4(g)   △H =-56.9kJ/mol,在乙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NO2球的红棕色会______(填“变深”、“不变”或“变浅”),能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3)肼(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能量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N≡N为942kJ、O=O为500kJ、N-N为154kJ,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
2024-01-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9 . 按下图进行实验,探究H2O2的分解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H2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B.NaBr中的Br加快了H2O2分解速率
C.双氧水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反应了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Br2+H2O2=2Br+2H++O2
2024-01-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Fe³+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资料:i.Fe³+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Fe(H2O)6] 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Fe(H2O)6]3+(几乎无色)+nH2O [Fe(H2O)6n(OH)n]3−n(黄色)+nH3O+(n=0~6)。
ii.[FeCl4(H2O)2]为黄色。
进行实验:【实验I】

【实验Ⅱ】分别用试管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

(1)实验1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I中,试管③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Ⅱ图1、2可知:加热时,溶液颜色_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由实验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FeCl3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Cl4(H2O)2]+4H2O=[Fe(H2O)6++4Cl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
[结论二]结论一中反应的△H___________(填“>0”或"<0")。
2024-01-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