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取NH3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1)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Ⅱ)中可用_________(填“碱石灰”或“食盐”)作干燥剂。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Ⅲ)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然后滴加水,观察到试纸颜色变为___(填“白色”或“蓝色”)原因是氨水呈____(填“碱性”或“酸性”)。
(4)装置(Ⅲ)中胶头滴管若改装浓盐酸,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观察到瓶内充满_______(填“白烟”或“白雾”),写出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装置(IV)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用0.1 mol NH4Cl与足量Ca(OH)2反应,理论上可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实验拓展】(7)已知:2NH3+3CuO3Cu+N2+3H2O,若把装置(Ⅲ)换为如图装置,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____(填“白色”或“红色”),在这过程中NH3表现出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知识应用】(8)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2020-07-17更新 | 4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2 .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变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2020-11-09更新 | 1006次组卷 | 70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预测试题
2010高二下·湖南·学业考试
3 . 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2)刚切开的苹果露置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色,如果将刚切开的苹果在溶有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浸泡一下,苹果能保持长时期的不变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2018-09-25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高锰酸钾分别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MnO+5e+8H===Mn2++4H2O
MnO+3e+2H2O===MnO2↓+4OH
MnO+e===MnO (溶液呈绿色)
(1)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影响。
(2)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将PbO2投入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PbO2>KMnO4
b.还原性:PbO2>KMnO4
c.MnSO4溶液可以用盐酸酸化
2017-09-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考点1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1-12高二·辽宁·期末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 转变为易吸收的Fe2+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6 . “鱼浮灵”又称固态双氧水,主要成分为2Na2CO3·3H2O2,是水产品运输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增氧剂。某小组为探究溶液酸碱性对H2O2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i.Na2SO4 溶液显中性。
ii.pH<7时, 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7时,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进行实验]
向3个均盛有80 mL 4% H2O2溶液的烧杯中,依次加入20 mL的稀硫酸、Na2SO4 溶液、NaOH溶液,分别测定溶液的pH和溶解氧含量。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加入的试剂稀硫酸Na2SO4溶液NaOH溶液
pH0.445.9711.74
溶解氧含量/ (mg·L-1)5.96.513.1

[分析解释]
(1)H2O2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可知,H2O2 溶液显___________ ( 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3)综合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应用实践]
(4)结合上述实验分析,“鱼浮灵”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
2021-12-28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所示的流程图提取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水溶解海带灰,应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
(3)溶液A中通入足量发生的反应为:,反应物表现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将2 mol 和6 mol 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10 min后测得为0.4 mol。
①用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0~10 min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mol/(L·min);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该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3-05-2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监测化学试题
8 . 为探究的相关性质,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省略部分夹持装置)。下列实验事实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解释
AK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
BL处蘸有酸性溶液的棉花褪色具有漂白性
CM处蘸有溶液的棉花上出现黄色固体具有氧化性
DN中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2023-12-2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10-11高三上·福建莆田·期中
9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溴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查阅资料显示:溴水是溴(Br2)的水溶液,呈黄色;溴水中含有溴单质。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除氯化亚铁溶液和溴水外,还有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实验现象
方案1
_______

_______
方案2
_______

_______
(4)结论: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019-01-30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综合评价化学试题
10 .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
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2020-06-11更新 | 415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毕节市2017-2018学年高一毕业学业达标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