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13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备一定量的KClO3并探究氯气的某些性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②中有0.1 mol KClO3生成,理论上应有0.5 mol KCl生成
B.若④中溶液显橙色,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C.若③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说明氯气有酸性、漂白性
D.该套装置在实验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2021-09-28更新 | 4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且改变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实验方案如下:
甲:①准确配制0.1mol·L-1的HA、HCl溶液各100mL;
②取纯度相同、质量、大小相等的锌粒放入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0.1mol·L-1的HA、HCl溶液各100mL,按下图装好,观察现象。

乙:①用pH计测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HA和HCl溶液的pH;
②再取0.1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1滴约为0.05mL)分别稀释至100mL,再用pH计测其pH变化。
(1)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0.1mol·L-1的HA溶液的pH___________1(填“>”“<”或“=”);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A. 装HCl的试管中放出的氢气速率大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氢气的速率大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大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第②步,能证明改变条件,弱电解质平衡发生移动。加水稀释,弱酸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甲同学为了进一步证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情况,设计如下实验:使HA的电离程度和c(H+)都减小,c(A)增大,可在0.1mol·L -1的HA溶液中,选择加入___________试剂。
A.NaA固体(可完全溶于水)B.1mol·L-1 NaOH溶液
C.1mol·L-1 H2SO4D.2mol·L-1 HA
(4)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B.若1<a<4,则A、B都是弱酸
C.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D.稀释后,A溶液的酸性比B溶液弱
2021-12-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3 .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2021-10-27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8-19 章末综合测评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2021-08-20更新 | 4642次组卷 | 8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5 .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苯的溴代反应的实验,并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口瓶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除去反应生成的HBr气体
B.锥形瓶中生成淡黄色沉淀,可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C.除去溴苯中的Br2通常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也可以用Na2CO3溶液洗涤分液
D.若要进一步除去溴苯中少量的苯,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
19-20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6 . 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其降解效果,设计如图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KpH
2981
3101
2987
2981
A.实验①在0~15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mol•L-1•min-1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2021-06-06更新 | 318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新东方】53.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 ℃时,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1,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B.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C.25 ℃时,0.1 mol·L-1的亚硫酸溶液比等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醋酸、一水合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8 . 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温度/℃pH
251
451
257
25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在0~15 min内M的平均降解速率为1.33×10-5 mol·L-1·min-1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9 . 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磷酸氯喹常温下为固体,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磷酸氯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氯喹的摩尔质量为515.5
B.含0.3NA个P原子的C18H32ClN3O8P2物质的量为0.1mol
C.标准状况下,4.48LC18H32CIN3O8P2含有0.2NA个氯原子
D.10g磷酸氯喹中m(H):m(O)=1:4
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
C.某物质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 则该物质一定是钠盐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NH
2021-09-18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