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由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干冰可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干冰在云层中的变化过程中
C.将如图实验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能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D.     ,低温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
2023-07-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阿根廷科学家MasVeronica等人利用Ni(Ⅱ)Al(Ⅲ)层状复合催化剂进行了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研究。其主要反应为

反应I.C2H5OH(g)+3H2O(g)=2CO2(g)+6H2(g) H1=+173.3kJ/mol S=+362.7J/(K•mol)

反应Ⅱ.C2H5OH(g)+H2O(g)=2CO(g)+4H2(g) H2=+255.7kJ/mol

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1)反应I在常温下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对上述恒容密闭容器中的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增大H2O(g)的浓度,有利于提高C2H5OH平衡转化率
B.一定温度下,增大C2H5OH的浓度可以提高C2H5OH的平衡转化率
C.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D.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I、Ⅱ的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研究发现,在压强为P0Pa,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及H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CO的选择性=×100%。

   

①图中曲线表示平衡时H2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②在密闭容器中,以投料比n(C2H5OH):n(H2O)=3:8通入混合气体,此时C2H5OH的转化率为66.67%,求交点M坐标为(500℃,5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______(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不必化简。已知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K表达式中的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

③一定能提高CO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④请分析说明曲线②随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4)对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I进行反应机理分析如下,“*”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请补充完成基元反应iii。

i.C2H6O(g)+(*)→C2H6O*

ii.C2H6O*+(*)→CH4O*+CH2*

ⅲ.______

iv.CH2*+2H2O(g)→CO2(g)+3H2(g)+(*)

2023-04-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3 . 某研究小组探究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C(g)与相应的A(g)、B(g)物质反应制得D(g),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I:       
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反应I、Ⅱ、Ⅲ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反应Ⅱ________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       B.在任何温度下都能             C.在低温下能             D.在高温下能
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___
A.<-1                           B.-1~0                           C.0~1                                 D.>1
(2)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VL某反应容器中加入a mol D(g),控制温度为353K,保持容积不变,测得D(g)的平衡转化率为b。该温度下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则353K时平衡时,B(g)与D(g)物质的量浓度之比___________,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气体E(E不与体系中各气体发生反应),反应I的化学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g)、B(g)、C(g)。控制温度为353K,A(g)、B(g)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代表B(g)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填“X”或“Y”);t=50s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v正逆反应速率v逆___________(填“>”“<”或“=”)。
2023-04-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 工业上利用碳热还原制得BaS,进而生产各种含钡化合物。温度对反应后组分的影响如图。

已知:碳热还原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ⅰ.
ⅱ. kJ/mol
ⅲ. kJ/mol
下列关于碳热还原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J/mol
B.反应ⅱ在高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C.温度升高,的平衡常数K减小
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始终等于投入C的物质的量
2023-04-1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利用化学原理研究对废气进行脱硝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对构建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合理应用和处理氮氧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I.
(1)闪电时空气中的会发生反应: ,若不考虑温度对该反应焓变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1000℃时,此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1000℃时,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
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约为

II.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的平衡常数
(2)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平衡时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保留整数)。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的浓度分别为,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将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图所示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 第24届冬奥会中,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里屡破奥运会纪录,该冰场是冬奥史上“最快冰面”,冰层表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层固态冰中,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密度比液态水小
B.第二层“准液体”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较第一层多
C.当高于一定温度时,“准液体”中的水分子与下层冰连接的氢键断裂,产生“流动性水分子”,使冰面变滑
D.冰熔化成水的过程,是
2023-04-1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对于反应2NO(g)+2CO(g)2CO2(g)+N2(g)   ΔH=-746.5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
D.其它条件不变,增大的值,NO的转化率下降
14-15高二上·湖北武汉·期末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B.2Ag(s)+Cl2(g)= 2AgCl(s) ΔH=-127 kJ·mol-1
C.2HgO(s)=2Hg(l)+O2(g) ΔH=+91 kJ·mol-1
D.2H2O2(l)=O2(g)+2H2O(l) ΔH=-98 kJ·mol-1
2023-02-21更新 | 677次组卷 | 7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燃料的热值)为,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反应,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逆反应的活化能为,则
C.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
10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因为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
C.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的方向进行
D.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也不可能自发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