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一定温度下将CaCO3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左移动B.压强不变
C.平衡常数不变D.固体总质量不变
2020-04-28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HI(g)H2(g)+ I2(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再次平衡时颜色变深,该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若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HI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若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HI,再次平衡时HI的转化率增大
3 . 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降温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4 .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s)ΔH=QkJ·mol1,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Q>0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增大
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p1p2,a+b<c
5 . 在不同温度下,向 2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O(g)和1 mol活性炭(C),发生反应:2NO(g)+C(s) N2(g)+CO2(g) ΔH=-213.5 kJ·mol-1,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

温度/℃

n(C)/mol

n(CO2)/mol

t1

0.70

t2

0.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t2℃ 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容积,c(N2)∶c(NO)不变
D.t1℃ 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减小
6 . X、Y、Z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 +3Y(g) 2Z(g)   H= -(E2-E1)kJ
B.若图Ⅲ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Z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Ⅲ中曲线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533,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的转化率降低
D.图Ⅱ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2019-11-28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7 . 温度T℃时,在初始体积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甲(恒容)、乙(恒压)中分别加入0.2molA和0.1molB,发生反应2A(g)+B(g) x C(g),实验测得甲、乙容器中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能为4
B.M为容器甲
C.容器乙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5%
D.M的平衡常数大于N
8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气体,发生反应 a A(g)b B(g)+c C(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A) 变为原平衡的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a>b+c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物质B的体积分数减小
D.平衡移动过程中,与原平衡相比υ减小、υ减小
9 . 已知反应A2(g) + 2B2(g) 2AB2(g)   ΔH < 0,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10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充入O2,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当气体总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