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类水解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0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匹配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既体现碱性又体现酸性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为深蓝色转化为
C相同温度下,分别测定NaNO2和CH3COONa溶液的pH,NaNO2溶液的pH约为8,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相同温度下,
D向5mL0.1mol/LNaOH稀溶液中滴加5滴0.1mol/L的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5滴0.1mol/L的CuSO4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A.AB.BC.CD.D
2024-05-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的AlCl3溶液中:K+、Na+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Ba2+、Fe2+
C.0.1mol/L的NH3·H2O溶液中:Ba2+、K+、Cl-、I-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Na+
2024-05-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I.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Kal=4.310−7、Ka2=5.610−11Ka=3.010−8
(1)CO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
(2)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CH3COONa②Na2CO3③NaClO④NaHCO3
(4)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II.为实现“双碳”目标,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降低碳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1:
反应2:
(5)则反应3:催化加氢制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反应2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图中决速步骤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III.为了探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Y极处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7)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HCOOH

HCN

(1)根据表中数据,将的下列三种酸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
a.       b.HCN       C.
(2)常温下,0.1mol/L的溶液和0.1mol/LHCOONa溶液相比.
________(填“<”“<”=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则溶液中将减小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液中,
C.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常温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当降至时,溶液中的
(4)已知常温下0.1mol/L的的pH分别为8.9和8.3,而水解常数,则溶液pH更小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
5 . 某化学小组同学对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
放置6小时后,溶液变为淡黄色,始终无沉淀生成。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
放置6小时后,生成红褐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S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实验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填现象),证实了此结论。
(3)乙同学检验红褐色沉淀为Fe(OH)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生成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检验实验②中无Fe2+,为探究此浓度下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向U形管的左侧加入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实此浓度下的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查阅资料已知:Fe3+、OH-、SO可形成难电离的红色配合物:。请解释实验②中无Fe2+生成的原因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探究,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的反应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至少写出两项)。
2024-05-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考试化学试卷
6 . 双碱法是一种用于燃煤尾气脱硫的工艺,其具有脱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以下是一种脱硫工艺简要流程。

已知:时,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1.等浓度的溶液,___________(填“>”、“<”或“=”),请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过程I中,溶液吸收时,随着的通入,会得到不同溶质组成的溶液。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II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②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生成的沉淀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写出被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也可以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氨水吸收后,氨水全部转化为铵盐的溶液。为测定铵盐溶液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

铵盐溶液中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7 . 锑(Sb)可用作阻燃剂、电极材料、催化剂等物质的原材料。一种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MgO、等)为原料提取锑的工艺如下:

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2.2

3.7

7.5

9.6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4.7

9.0

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时氧化产物是S,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还原”时加入Sb的目的是将________还原,提高产物的纯度。
(3)“水解”时需控制溶液pH=2.5。
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列能促进该水解反应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       C.增大       D.加入粉末
③为避免水解产物中混入浓度应小于________(已知)。
(4)向“滤液”中通入足量,再将滤液pH调至3.5,可析出沉淀。将沉淀溶于浓盐酸后,产物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5)Sb可由电解制得,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某些碳酸盐溶液及碳酸氢盐溶液的性质。
已知: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测量溶液的,测得
2测量某浓度的溶液的,测得约为9.4
3将两种浓度均为溶液等体积混合,测量其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
B.实验1测得的
C.实验2溶液中:
D.实验3所得溶液中:
2024-05-01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用氨水吸收,得到氨水和甲酸铵的混合溶液,时该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已知:时,电离常数)
2024-04-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常温下,已知三种一元弱酸的相对强弱:。在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气体,随着增大,溶液中的(代表三种酸根离子,表示三种弱酸)的分布系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电离常数
B.反应的平衡常数
C.交点处的
D.原混合溶液中:
2024-04-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