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材料反映了(     
A.两税法实施具有合理性B.恢复租庸制成为趋势
C.税制改革加重百姓负担D.农民积极性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税法:(一)化繁为简,(二)引偏于均,(三)防杜逃户,(四)征及行商,从经济政策观之,总比租庸调为更进一步。所惜当日定制未尽周密,估资产后,既以钱、物定税,而临时又折征杂物,色目颇殊,是则更启吏胥高下其手之弊矣。若复正供以外,复巧立名目,违法滥征……此非杨炎之过也。”材料意在说明两税法(     
A.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B.缓解吏治腐败,减轻农民负担
C.确立财产为标准的赋税制度D.税制变更本意与结果严重背离
3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个赋税制度是(     
A.均田制B.租调制
C.租庸调制D.两税法
2022-12-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的两税法既“税物”也“税钱”,对于“税钱”的部分,农民需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从而完成这部分税收,这样就促使农民去从事多样化经营。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导致了小农经济解体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C.巩固了专制王朝统治D.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5 . 唐代均田制下的赋役制度为租庸调制,规定:丁男需要服正役20日,也可每日折三尺纳绢,如额外再加派正役,超过15日免调,30日租调俱免。这一规定(     
A.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扩大了政府收税对象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玄宗后期,均田制逐渐废弛,原有的赋税制度难以为继,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建议,实行新的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改革措施(     
A.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B.增加税收名目
C.减轻农民的人身控制D.缩小征税对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1)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及其体现的赋税制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8 . 我国古代一项赋税制度,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的实施(     
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③彻底废除了一直以来的人头税④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2-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关于唐朝的两税法有如下描述:“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     
A.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C.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D.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10 .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该赋税制度是(     
A.初税亩B.租调制C.两税法D.租庸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